长白山游记丨人生在世,惟有登攀
- wang
- 2023-09-10
- 生活笔记
- 47浏览
- 0评论
点击「三名治」关注,点击右上●●●菜单栏
选择「置顶公众号」可以吃的文艺联盟!
三位仙女的乐活记录 / 好物分享 / 生活感悟

疫情阴霾消散,憋了三年,我们又启程了!
不论秉持着要把东三省都 all in 的想法,还是北方凉爽气温的吸引,我们一行六人说走就走。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台风过境,直逼东三省,让我们差点转战内蒙,但是临时改变既定目标,不是金牛座的行事风格,初衷不改,初心不变,我们要一往无前。

- 第一站 长春-
长春给我的印象很一般(哦,对不起长春),夜幕降临后,缺少城市灯光、彼时雨水充沛,又黏又潮。待我们安顿下来后,去了有名的网红景点“ 这有山 ”打卡,“ 这有山 ”照搬重庆的“ 洪崖洞 ”,将整个“ 洪崖洞 ”安置在商城内,其实是很好的创意,但是由于内容拉胯,呈现出一个四不像的玩意儿,大不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我们逛了十五分钟,就意兴阑珊的去长春电影制片厂对街吃烧烤,这个城市缺乏夜生活啊!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对于我们八十年代生人,知名度极高,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先后拍摄故事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董存瑞》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毕竟这些电影及影片的主题曲简直刻在我们的基因里,谁懂?
烧烤过程中,除了美味还见识了东北人的性情,吃着喝着,混不相识的几桌人坐到了一起,推杯换盏,豪情万千,看得我们几个南方人一愣一愣的,当然除了天生热情,还有利索的嘴皮子(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和巨大的食量。
从长春到长白山,我们选择高铁出行,六个人被分散到不同的三节车厢,两两而坐,因多在山体隧道中穿行,信号全无,除欣赏长白山脉独特的景致外、全凭阅读《翦商》长精神,这真的是一部奇书,颠覆了我对商衰周兴历史的认知,尤其在观影《封神》后,这种震惊被放到了最大。
每当列车穿越黝黑的山体隧道,商代人祭的场景犹如片影浮光掠在眼前,久久不散,说一句离题的话:成年之后能够颠覆观念甚至把想象力打倒在地的书是真不多!周文王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儿子周公姬旦真是天降猛人,也为纣王和妲己唏嘘,亡国这天大的锅,末代之君、倾国红颜不背谁背。
身躯岿然不动,想象驰骋千年之际,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长白山到了。

- 第二站 长白山-

从高铁站到我们下榻的度假村,要开车超过1.5个小时,我想花一点笔墨描述下沿途的风景。在这里满目葱郁只是个很“ 浅薄 ”的词,凉风袭来,原始森林幽静而神秘,绿色是主旋律,松涛是协奏曲,而丛林飞鸟和走兽则是变调。
林木的色彩层次也极为丰富。长白松又称美人松,身姿舒展,插入云霄,呈灰褐色泽;白桦树皮为灰白色,是小说中忠贞、执着之树,象征坚毅、挺拔,多见于俄罗斯的文学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阅读卫斯理《寻梦》,主人公梦境中走在白桦树成行的道路上,强烈的视觉冲击。红松纹理通直,颀长秀美,或单株独处,或成片成林。和江南的景致堆叠成石,阔叶花香不同,这里宁静淡泊,阔大深邃,植物无不挺拔向上,志气昂扬,记录了近万年漫长的岁月里,它们是如何抵御严寒、大风和暴雪的侵袭,完美诠释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法则。
可以想象到了冬季,浓雪覆盖之下,皑皑纯白,又不绝青翠绿意,是何等绝美的景致。还是这句话,江山多娇,也是身为匹夫的骄傲。
- - - -
万达度假村是非常成熟的旅游度假区,下榻后我们就开始谋划,如何上天池?对于不了解天池景区的人来说,这算什么问题?买票上去啊!这里我科普一下:
天池是中朝两国的界湖,北、西和南坡属于中国,东面属于朝鲜。北、南两坡观光车直达,已经没票了,西坡要经过一片高山苔原带,还要在海拔2000米左右,爬1440阶台阶,方能窥得神秘的天池。
哦对,至于能不能看到天池,这可说不好,山下阳光猛烈,山上可能雾气浓重;山下刮风下雨,山上或许雨过天晴,这是大自然的盲盒,能否“ 抽中 ”全凭运气,或许相比天然的风景,这才是天池的神秘之处,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长白山脉,接受自然随心所欲、爱搭不理的“ 馈赠 ”。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第二天是个雨雾天气,一大早湿意弥漫,我们一行六人穿着扎实的冲锋衣,向西坡高山苔原带进发,上不上,是一个大问题。上可能一无所获,不上唯恐错失美景,就像人生每一次重大选择,都让人为难。
但是话到临头,人到山下,没有人说不上的。男人的情结是“ 一览众山小 ”,而女生也都是“ 人生要登攀 ”,1440阶台阶虽然不多,但是海拔较高,平时运动也少,无不气喘吁吁。但是让人更气馁的是,越往上雨雾越大,渐渐看咫尺之间的人都觉得费劲,我心里“ 咯噔 ”一下,天池应该是看不到了。
来吉林前,我做了功课,在B站关注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火山研究室主任许建东教授,他专门做了一期视频“ 长白山天池的不解之谜 ”,来解释只出不进的天池水,为啥不会流尽?
长白山在《山海经》中被称为不咸山,咸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兑上,艮为山在下,兑为泽之上,是为咸卦。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山上有湖。不要以为长白山古来伫立辽东,天池是万年水汽凝结,实则是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活火山,是活火山就会爆发,上一次爆发的时间是公元946年,这一年中国历史处于五代十国割据时期,最为重大的事件是契丹攻入汴京,后晋灭亡。引出这段,主要是想告诉自己,火山爆发这种自然事件,未必离我们很远,倏忽之间桑田沧海,斗转星移,人活着就是要能做且做,应做尽做,不要留有遗憾。
我们在山顶痴痴等待了半个小时,山上伸手不见五指,雾气浓郁,遮天蔽地,相机贡献了如下这张照片,见证了自然怎么无情的对我们说NO,可能心意不坚,心意不诚,我们没能看到天池。下山的路途也值得一说,浓雾散去渐渐可以看出高山苔原带的地质风貌,为了给辛苦上山的小朋友打气,我用“ 形色 ”APP帮助小朋友辨认高山植物,有极具入药价值的红景天、高山龙胆;还有各种丘陵地带不曾见过的菊科类植物,还见识到密度较低的火山石,可以浮于水面,小朋友的兴致立刻提了起来,到了旅客补给区,火速干完一桶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长白山天池,我们会轻易放弃吗?不会!
第二天我们腿脚酸痛,整个人像被碾过一样。但天公作美,艳阳高照!我们都觉得此时上山,看到天池的几率为百分之八十五。然而同行队伍中有了分歧,两个小朋友太害怕失望了(主要是懒),都不肯上山,我们只能分为两队,伍医生和刘医生上山看天池,我们留下来带孩子们在度假村玩。
(这时候我反复叩问心灵,人为啥要生孩子?Why?)
我们带着略丧的心情,陪伴孩子们坐索道,坐了四次,上上下下,收获了天高云淡、山川俊美。山上的咖啡馆尤其绝,我可以在这个咖啡馆坐到天荒地老。
在经历了喂野生动物、水上乐园轰趴等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欢天喜地,大人们愁眉苦脸,尤其当前方传来“ 战报 ”,看到天池了,天池绝美之后,这份失意到达了顶点!凭啥我不能去看天池,凭啥我是个管孩子的老妈子!怨念陡生的后果是大晚上一顿千元烧烤我都没有吃好,心怀不甘是人生的大敌啊!
第三天我们即将离开长白山,租车前往延吉市,退房后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再上山看天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依然是熟悉的高山苔原带,依然是熟悉的1440阶台阶,当天池以明澈纯净的风姿,徐徐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内心千言万语,只有一句:值得!

大自然神工鬼斧,巧用圆月为盘,扣在山林松木之间,引“ 瑶池 ”之水倾注其内,水为蓝绿色,大体远观则都是蓝,深深浅浅的蓝,黛蓝、湖蓝、蔚蓝、宝蓝,是宁静的湖泽,是阔大的海洋,是深邃的天空。我顿时脑洞大开,想起许多文学作品的情节,《天龙八部》中的无量山无量洞,逍遥派在此修炼绝世神功,被人误为仙人,就该是此地此山此湖;还有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我最喜欢的“ 云顶天宫 ”,那奇绝瑰丽的景致,分明就在眼前。相信我,一定要亲眼来看看天池,这里的一切,会让人深信世上真有仙境,羽化成仙也不是梦想。
我在天池边长久伫立,不肯离去,身边熙熙攘攘拍照的游客,仿佛和我不在一个空间。因为坚持、因为登攀,没有错过世间如此绝美的景致,这就是行万里路的意义,人生在世,绝不能轻言放弃,不能苟且随意,山为登攀而孕,水为涉川而育,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不断角力、不断磨合、互相适应的过程,自然最垂青有不懈斗争力、充沛灵气的人。在这里我诚挚地把长白山天池景区推荐给大家,不要图轻松,要真切地一步一步的登攀,相信我,只要你不放弃,一定会收获美景,和远比美景更有力量的精神信念。

- 第三站 延吉市-

在欣赏过天池之后,驱车四个小时赶赴的延吉市就显得乏善可陈了,这是小红书和抖音新兴的网红城市,我觉得延边大学的建筑值得一看,冷面、菜包饭和烧烤值得一吃,别的就没有别的了!朝鲜族民俗园不推荐,一堆网红在拍照片,人头攒动,如果你不是去拍照的,就会浑身难受,格格不入。




- 第四站 哈尔滨-
在延吉住了一晚后,我们坐高铁来到了东北最重要的城市哈尔滨。遍地的俄式建筑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索菲亚大教堂拔地而起,哥特式的风格很是震撼,尤其在暗夜里,著名的“ 夜幕下的哈尔滨 ”,大型沉浸式剧本杀现场。


第二天又因为孩子不想去,我没能坐上松花江缆车,俯瞰江景,不过也不遗憾,喝到了哈尔滨限定咖啡,陪伴孩子聊聊天,履行作为母亲的义务。
午后,刘医生的表弟陪伴我们去了哈尔滨宾县,向我徐徐打开了东北人烹牛宰羊,恭迎贵客的新世界大门。
宾县是哈尔滨下辖县,盛产“ 人参、貂皮、鹿茸 ”三宝,森林资源丰富,我们被安排在一个林场,在透明的包厢里吃晚餐,真的有点童话世界的感觉。
在这里我人生第一次品尝到了著名的“ 赫哲鱼生 ”。


我对赫哲族的认识来源于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这是个擅捕鱼的民族,自然擅长处理生鱼作席面,将切好的新鲜鱼生浸泡在醋中,捞出来佐以各种素菜丝,有胡萝卜丝、豆芽丝、黄瓜丝等,切得纤薄透明,倒上浓浓的辣椒油,充分和鱼生搅拌,就可以入口。鱼生鲜滑弹牙,蔬菜丝纤维丰富,在口中咀嚼,先是香甜微辣,又能吃到丰厚的鲜鱼脂肪,让人赞不绝口。
在如此鲜美的鱼生面前,连烤全羊都不那么吸引人了,毕竟烤全羊常有而鱼生不常有。东北男人都是豪饮之士,不会喝酒是很难立足的。一摞哈啤放在面前,迅速干下,哈啤口感醇厚,不像千岛湖、绿雨这样清爽,是满满粮食的味道,让人联想到充实的粮仓,让人十分上头。
第二天中午,我们又吃了地方特色“ 杀猪菜 ”,有血肠、锅包肉、还有各种风味的饺子,东北人唯恐招待不周,不吃到客人扶墙而出绝不罢休。在这里也感谢东北大哥们的悉心招待!

回杭的飞机上我问孩子,此行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孩子说,自然是长白山!看到了天池!我们可是两次登临才看到的天池!
在书本中我们自然可以看到巍峨高峻、山脉纵横、河谷深切、气象万千这样的形容词,但是只有真正抵达,才能体会到哪怕是最有意境的中文,也会在自然面前词穷虚无,这是一切用照片、视频捕捉不到的美丽。
通过旅行,也让孩子们看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做人嘛!区区百岁,白云苍狗,唯有不断向上,勇攀高峰,才不负此生!

看“三名治”
分享影音书、美食、旅行、健身、亲子等原创文章。
或者你有话要投稿分享?
可戳:sandwich_key@163.com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长白山游记丨人生在世,惟有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