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游记: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胡庆余堂、江南铜屋

体会一座城市的美,不光是要看无与伦比的景色风光,还要领略它独有的人文风韵。

南宋定都杭州后,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以凤凰山为皇城,因此杭州城形成皇城与市肆相连的“前朝后市”的特别布局,而清河坊就是“后市”所在。

河坊街,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而对老杭州人,则是儿时生活的记忆。闻名杭城的“五杭”也出于此(杭剪、杭扇、杭粉、杭烟、杭线)。

清河坊历史街区内新旧配色的店铺林立,传统老字号与当代时尚新潮的元素交织相融,并未感受到丝毫违和。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欣赏民间艺人的绝活,因为这里有着杭州最具亲和力的市井文化,是杭州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那些百年老字号,见证了城市的变迁;那些记忆里的古建筑,历经多少个四季更迭,而这些城市的精华都浓缩在一条条老街里。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在著名风景区吴山脚下大井巷创建,宗旨济世宁人。
清光绪四年(1878年),大井巷店屋落成并正式营业,但胡雪岩并没有忘了受欺之恨,亲自撰写了“戒欺”,并制成匾额挂在内部,时刻提醒店内伙记。当时药号广请浙江名医,选用历代验方加以研究,采办道地药材精心配制成药,使之在大江南北声誉鹊起,于是就有了“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的说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誉为“江南药王”。
清光绪十年(1884年),因胡雪岩在生意经营上出现问题宣告破产,将胡庆余堂药号等家产抵给了文煜。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浙江军没收了胡庆余堂。其后的几十年间,胡庆余堂又几经易主。
1949年,新中国成立,胡庆余堂收归国有,被改造为国有企业。胡庆余堂集各大药号之大成,是融商业实用性和艺术欣赏性为一体的木结构古建筑,也是杭州规模最大、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

江南铜屋,是我国首座青铜大宅,可以免费参观。

58岁那年,他为打造青铜大宅,用所有积蓄将翻了三倍的铜高价买回来,甚至将自家房产进行抵押购买铜,最终建造了一座“江南铜屋”。

62岁那年,他参与建造常州天宁宝塔,在完工最后一刻却突发大火,心血毁于一旦,却意外发现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

他说:“工匠精神要看匠,里面的‘斤’代表着斤斤计较,精益求精,这才是真正的匠心精神。”

传播铜文化,是79岁高龄的朱炳仁一生的追求。

游记于:2023年118 浙江杭州

【免责声明】“飞熊法律”对非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观点持中立态度,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本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号处理!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