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滕王阁游记

     上个月突然想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于是我决定到南昌看看滕王阁。

     早就听说背《滕王阁序》可以免门票。有这等好事儿,咱绝对不能错过。背课文过关,不仅送门票还送两瓶加多宝。

      全文773个字,轻轻松松过关了。建议这种景点背课文换门票的活动全国推广。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是为滕王。李元婴曾经在滕州建立行宫(命名滕王阁),后调任洪州(今南昌)。因思念滕州,又修建了以同样名字命名的“滕王阁”。

      后来,李元婴被贬到四川阆中,又在阆中修建了一座滕王阁。滕州和阆中的滕王阁很少有人知道,而江西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所熟知,历经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      滕王阁的构造为“明三暗七”。内部实际有七层,即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一三五层带回廊,为明层,可登临凭吊。
​          滕王阁匾额

    “瑰玮绝特这四个字是滕王阁殿中上方的匾额,它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滕王阁的独特之处,出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他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玮绝特之称。我小时候时候就听说誉满江南的临观美景很多,而滕王阁独独排在第一位,有瑰丽、奇伟、绝妙、独特的称赞。

      滕王阁主阁正面共有四块匾额。正阁一檐下的“瑰伟绝特”;正阁二檐下的“江山入座”;正阁三檐下的“东引瓯越”;正阁顶檐下的“滕王阁”。

     “江山入座”是清嘉庆名臣兵部侍郎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东引瓯越”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滕王阁”巨匾,为大文豪苏东坡所书,由碑文拓印放大镌刻而成。

        滕王阁可供游览的有六层。

  第一层

​     滕王阁历代重修记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滕王阁“命途多舛”,屡毁屡建,或毁于火灾,或毁于兵燹,或自然损坏倾圯。每次损毁后又重建,共重建了29次,其中唐代5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
     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叙述了王勃借助中源神君乘舟七百里飞渡洪都得以赶得上宴会写下《滕王阁序》的传奇故事。
​      滕王宴乐图

      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算得上是古代的图书馆。封建士大夫们也喜欢在这里迎送和宴请宾客。

     真人硅胶像再现阎公重九宴宾,王勃作序的情景

       王勃南下去看望父亲的途中,路过钟陵。九月九日阎都督(阎伯屿,时任洪州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让自己的女婿作一篇序用来向宾客炫耀,然后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没人敢接受,请到王勃,他毫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去换衣服,派遣下属等候王勃作文并要求随时汇报。一次又一次地汇报,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于是都督惊奇地说:“真是个天才啊!”请他将文章写成,尽欢而散。更详尽的故事可以看之前发表的文章《你不可不知的大唐才子王勃》。

​      硅胶像对面正上方的匾额。滕王阁有“西江第一楼”的美誉。

第二层

​      江西历代文武状元谱
​     人杰图,图画上是江西历代杰岀人物
​    《滕王阁序》木雕窗板

      王勃作序门楼砖刻

第三层

       临川梦壁画,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公元1599重阳节,滕王阁新修落成大典,江西巡抚决定让《牡丹亭》作为庆典节目在滕王阁公演。据说,在此之前,《牡丹亭》有过试演,但效果不是很好。这次《牡丹亭》在滕王阁首次演,盛况空前,观者如潮,至夜方散滕王阁的公演为《牡丹亭》这部伟大的戏曲插上了广为传唱的翅膀,使得《牡丹亭》名扬天下。汤显祖自此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颗最耀眼的星。这次公演开创了在滕王阁上演戏曲的先河。滕王阁也逐渐由一座歌舞楼台演变成为戏曲舞台。《牡丹亭》也在滕王阁的文化长卷上深深地烙下了一印。

               惊梦·皂罗袍

                    汤显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段唱词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历久传唱不衰。“朝飞暮卷”就取自王勃《滕王阁》诗中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青铜祭器

第四层

      地灵图,图画上是江西各处名山,庐山、龙虎山、井冈山、三清山、石钟山等。
      建筑构建介绍​
      梁思成及弟子莫宗江所绘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清代最后修建的滕王阁于1926年被北洋军阀焚毁。现在这瑰伟绝特、飞阁流丹、气势磅礴的滕王阁是第29次重建的。1942年,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其助手莫宗江考察江南古建筑时,路过江西。时任省建设厅厅长的杨绰庵请求梁思成绘制一套图纸以备日后重建之用。梁思成欣然接受,查阅文献,反复思考,偕同其弟子莫宗江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因时局动荡,战事未息,一直未能动工。   
       1957年江西省呈送《重建滕王阁意见书》,确定以1942年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基础重建滕王阁。梁思成建议:滕王阁原是建在城墙上的,因此重建时也应为它建一个高约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以代原来的城墙。然而因为诸多原因,直到1983年10月1日才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完工。至此,“命途多舛”的滕王阁才得以在赣江边再唱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第四层还有全息影像演绎滕王阁历代兴废,围满了人,就没有拍照了。

第五层

      百福图,每一个“福”字都不一样
     天下第一寿屏风
       朱元璋大宴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在滕王阁上大摆庆功宴,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     黄铜《滕王阁序》碑,根据苏轼的手书复印放大,用现代工艺制作而成。
       文征明书滕王阁序
​       祝枝山书滕王阁序
​       百蝶百花图,为纪念滕王阁建造者李元婴而绘制。

      滕王李元婴善丹青,尤喜画蝶,其技法精妙独特,无与伦比,独创一门,成为滕派蝶画的鼻祖。后滕派蝶画从宫中流传到中国民间,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的美誉。

      在第五层回廊​可远眺八一大桥

第六层

​      大唐舞乐瓷板画
     从第五层往上拍的九重天藻井,上圆下方的造型,与“天圆地方”的观念吻合。
     至此,主阁游览结束,往下走到负一层可看到滕王阁历代模型展。
      唐宋元明清​的滕王阁模型
      碰上阴天,太阳一直躲在云层里,直到傍晚才从云缝里挤出霞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笔下的景色肯定比这时候美。

     《滕王阁序》因为滕王阁而传颂千年,滕王阁又因为《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现在来滕王阁游览的人,多半也是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一篇《滕王阁序》足以让王勃和滕王阁流传千古,让人们叹咏千年。

      滕王阁历经风雨沧桑,多次毁而复建或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不愿让王勃的《滕王阁序》没有了依托的实物吧。

​     夜晚的《寻梦滕王阁》演出也值得一看。这里就不剧透了。
     《寻梦滕王阁》通过视频投影、灯光和140余名演员表演等演艺手段,结合滕王阁“明三暗七”的建筑结构特点,以“七梦七境”为核心,用七种颜色诠释七种人生境界,将包含诗书礼乐’等各朝代文化特色渗透在演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突出文人风骨、诗词神韵。
                           ——寻梦滕王阁

       梁思成曾在《梁思成谈建筑》中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滕王阁在历史上屡毁屡建,先后修建29次。它之所以没有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主要得益于自身所闪耀的中华文化的光辉。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