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北纬30度——睿睿和妈妈的旅行游记之恩施篇
- wang
- 2023-09-03
- 生活笔记
- 37浏览
- 0评论
八月中旬,暑热渐退,我和我的旅行搭子又出发了。这一次,我们选择了恩施。
每一次做旅行攻略,我都要寻找有壮美山水的城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如此钟情于这山光水色。后来我从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中读到这样的一句话:“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之中。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之间。”我好像忽然明白了,就人生而言,是应平衡于山水之间的。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
之前有一次从书中看到,百慕大三角洲、埃及金字塔、珠穆朗玛峰、恩施、张家界、黄山,这些闻名世界的景点儿竟同处于北纬30度线上,真是令人惊奇!我对这条纬线充满了好奇。既有山的雄奇、又有水的壮美,那恩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恩施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的城市,这一次,我们依然选择自由行。
恩施有个小机场,但是大连到恩施是没有直达的航班的,需要在武汉转机,搜了一下武汉到恩施每天只有三个航班,而这三趟飞机都和大连到武汉的飞机衔接不上,于是我选择了大连飞到武汉,再从武汉坐高铁到恩施。
(在飞机上写作业,不是因为他勤奋好学,而是因为他暑假作业没写完)
D1:
早上九点多从大连出发,一路辗转,舟车劳顿,晚上五点多,终于到了恩施。从恩施高铁站到酒店的路上,我和出租车司机聊天,了解当地的美食和主要景点,司机介绍的和我在网上查到的攻略差不多。到了美团上提前订好的酒店,安顿好以后休息了一会儿,我和睿睿出去觅食。因为提前做了攻略,到了这个城市,我完全没有陌生感。
找到一家评分很高、店里满座的饭店,我们点了当地的一道下饭菜、一分梅菜扣肉夹馍、一份牛肉饼,睿睿还点了他最爱的椰子汁,我很喜欢吃南方的饭菜,睿睿对牛肉饼更感兴趣,一顿风卷残云,我们俩捧着圆鼓鼓的肚子往酒店走。回去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市民文化中心,灯火璀璨,人声鼎沸,我们才知道原来再过一周就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40周年的庆典了,为了这次隆重的活动,当地政府准备了很多的活动。
走在恩施的街头,晚风拂面,清清爽爽。睿睿像一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的,一会儿给我唱歌儿,一会儿给我讲笑话,我们俩的心情都很放松。
不曾想夜里竟下起了雨,雨声滴滴哒哒,下了一夜。第二天七点钟醒来,雨仍然没有停。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天气,鹤峰也下了一夜的雨,原本计划第二天去鹤峰的屏山峡谷的,我琢磨了一下,屏山峡谷的青山绿水,对天气的要求是极高的,一夜雨过,恐怕水会浑浊不堪,于是我调整了一下行程,决定去梭布垭石林。
D2:
八点多,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地面很快就干了,仿佛不曾下过雨一样。吃过早饭,我们乘网约车来到了汽车客运站。恩施的汽车客运站在高铁站旁边,客运站里有发往所有景点儿的旅游车次,大小不一,可以在站内排队买票,也可以在门口的机器上操作。我在机器上买好票,找到了通往梭布垭石林的旅游中巴车。和司机一聊天,才晓得司机所在的旅游公司和梭布垭石林的景区有合作,从司机这买门票和景交车票可以比其他渠道每张票便宜20块钱,而且项目都一样,我马上把抖音上提前买好的票退了,心里竟然滋生出占了便宜的想法,不禁窃喜。
车程大概一个半小时。一路上,因为昨夜下过雨的缘故,远处的大山蒸腾着雾气,云遮雾绕,仿若人间仙境一般。这里的山非常大,远处群山连绵,更远处黛青色的山体和天空相接,恩施就像是大山怀抱中的小婴儿。
梭布垭石林,这个浪漫的名字源自土家语。梭布是三个的意思,垭是指两座山之间的缺口。这里聚集了北纬30°的神奇,石林风貌始于4.6亿年前的奥陶纪海底,经地壳运动抬升形成,这里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这里比侏罗纪恐龙还要久,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石林表面的特殊溶纹和顶上戴冠,是景区最大特色。狭缝秘境、遗迹化石随处可见,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造型奇特。有人说这里是一座远古地质博物馆,但更像神秘莫测的海底迷宫!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峰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上帝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行走于石林间,宛如穿越到远古时代。
我的眼前有无数青褐色的石笋石峰拔地而起。石林之美,美在直插云霄的壮阔,美在铺天盖地的秀丽。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感叹着,睿睿也时不时地摆出各种造型让我帮忙拍照。
穿行在梭布垭石林中,仿佛进入童话中的城堡,眼睛不够用了,我感觉前方的景色很美,沿着美景的路径向前,而当我偶然转身回过头来发现,背后的景色也很美,我们犹如进入了一座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的迷宫,真的让人产生了一种恨不多长一双眼的想法。
犀牛沟这里是一条天然地缝,两边山体十分狭窄。在其间行走似乎感到有些局促,崎岖蜿蜒的小路,看两侧石林和树木相间,布满了绿色的青苔,还有不知名的藤蔓缠绕着。洞内潮湿阴暗,有水嘀嗒作响。调皮的睿睿竟然时不时地玩起了泼水大战。
来到磨子沟,一块天然形成的傩婆巨石紧紧地吸引了游客的眼神。傩婆,在土家族的信仰中至高无上,是最具威望的傩神,他们认为傩公和傩婆是人类始祖,是人类救星。所以,当地百姓将这块傩婆石奉为傩神的化身,可保一生平安。
在山海泾那里,我们进入了一座溶洞,洞中五彩斑斓的光线交织成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穿过溶洞,进入了一个球幕影院。十分钟的时间,我们观看了地球两亿年的演变过程,影片非常精彩。
顺着山道,循着小径,时而攀登,时而下探。恍惚自己亦是“梭布垭石林”岩崖缝隙中生长出的一株绿植,与这山、这水、这天地,相依、相偎、相守望。
游玩了三四个小时,我们来到了石林出口。乘坐旅游直通车回到恩施。
晚上,我们俩去了热闹的女儿城。去女儿城的路上非常堵车。和司机聊天才知道,那天晚上是东方甄选的团队在女儿城做活动。女儿城如恩施城内的土司城一样,并非古时陈迹,只是为旅游需要而建设的小吃文化特色城。
女儿城的建筑也是仿吊脚楼形式。女儿城的门口,街中间树着一块巨石,上书“土家女儿城”,旁边是一个大水车,有不少穿着民族服饰的女子在拍照。
这里是非常热闹的小吃街,人海如流,吆喝声不绝于耳。随处可见冰粉的小摊,吆喝着长沙臭豆腐的小店,还有在炕土豆和土家饼的小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睿睿还体验了吹糖人,我和睿睿最喜欢在这样的地方逛了,想要把每一种小吃都吃一遍,睿睿特别喜欢吃铁板煎豆腐和炕土豆,我喜欢吃土家饼。
后来主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水泄不通了,人群又自动分化成两条路,有五六个安保人员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还有扛着摄像机的人,听旁边人说我才知道,原来俞敏洪老师在后边。果然俞老师和东方甄选的工作人员走过来了,当时很多人都在举着手机拍照。我近距离地看到了俞老师,心里还有点小激动。听说东方甄选团队来给恩施做宣传,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州长全程陪同了一天,俞老师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等到人群慢慢散开了,这时候我才发现睿睿不见了,刚才的人群把我们俩冲散了。我惊的一头冷汗,不断呼唤着睿睿,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找到正在大声喊“妈妈”的睿睿。这一会儿过山车一样的心情,无法形容。
美食当前,大饱口福,我们很晚才回酒店休息。
D3:地心谷
一夜无月,只有星星在眨着眼。
睡到自然醒。第二天一早醒来,我决定去地心谷。地心谷位于高坪镇,从恩施乘坐高铁过去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因为接下来,我们要去利川游玩腾龙洞,玩儿完地心谷无需回恩施,直接从高坪坐高铁去利川。我把我们的行李收拾好。
到了高坪高铁站,出站口有专门存放行李的地方。我把行李存到了那里,只随身带了一个小包,放两瓶水。我做攻略的时候了解到地心谷的入口和出口不在一个地方,两端相距了几个山头,大概十几公里。在高铁站就有发往地心谷的景交车,只需3元,就可直达地心谷的入口。
门口处我仔细看了《地心谷景区简介》和全景导览图得知,地心谷整个景区共有四大游览板块,分别是:地心天堑游览区,地心奇观游览区,巴盐古道游览区,地心洞天游览区。每一个游览区紧密相连又独立,每一处风光都不尽相同。
入口处刷身份证即可入园。过了检票处,站立在云之端玻璃桥头,远望是山林叠翠,低首是峡谷幽长,这是勇闯地心谷的第一道关卡。
我本身是非常畏惧玻璃桥的,有多畏惧呢?说“胆战心惊”不为过。我一直觉得玻璃桥和玻璃栈道是特别反人类的设计,对于恐高和胆小的人,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而睿睿呢,偏偏又对玻璃桥情有独钟,无论在哪个景区,都要体验一下,作为爱孩子的老母亲,我只能硬着头皮陪伴。我是一个拖后腿的陪伴者,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我陪着,他在玻璃桥上健步如飞,甚至还能大跑大跳,我目送他如履平地的身影和不耐烦的催促,只觉得自己真是胆小如鼠。
睿睿在玻璃桥上已经穿梭了几个来回了,我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挪了不到十米。透过玻璃桥,只觉得桥底是万丈深渊,峡谷幽深。
玻璃桥的右边就是悬崖玻璃酒店群——“崖舍”。建筑坐落于垂直高度356米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样的酒店,以我的胆量,是绝对不敢住的。
历时二十分钟,我终于艰难地挪过了玻璃桥。心情也放松了一些。路过佳音亭,来到了栈道的起点。绝壁悬空栈道全长约 2200米,下临无极深渊,胆战心惊的感觉又回来了!无惧无畏的小睿睿在栈道上竟然也是健步如飞,时不时还凭栏而望,这让老母亲的这颗悬着的心,又多次提到了嗓子眼儿。
行走在崖壁的栈道上,悬崖顶端或者峡谷对面,在某些特殊的角度下,有一些造型奇特的石头,印象最深的是巨猿崖、白虎迎宾、地心山神、鹰嘴岩、地心门。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来到了地心门,这里已经离谷底很近了。置身谷底,抬头仰望,一条陡峭的裂缝直面劈来,两侧绝壁危崖高耸,藤蔓古木蔽日遮天。我忽然想起郦道元在《三峡》中所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置身其间,我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到这是怎样的一种风光!
行至天浴瀑布这里,我感到自己的运气真是爆棚!抬头仰望,只见瀑从天降,银丝落舞,水雾扑面而来。正在我沉迷于这瀑布带来的片刻凉爽的时候,睿睿惊叹:“妈妈,快看,有彩虹!”
顺着睿睿的视线,我看到一道彩虹横跨在谷底!
我拿出手机准备拍照,睿睿在前面又惊叹:“妈妈,这里有两道彩虹!”
睿睿站在一个离我有五米的平台下,瀑布在他的面前喷射着,我走过去,真的看到有两道弯弯的彩虹横跨在水面!在我平生所见过的彩虹中,从未有同时见到两道彩虹并存的时候,一时间我惊讶不已!这是多么神奇的画面!
走过瀑布的下边,在另一个方向,也能够看到彩虹。
瀑布前、瀑布下、瀑布后,三个方向都可以看得到瀑布,这真是太神奇了!
抬头望向天际,两山之间挨得如此之近,只有窄窄的一条缝隙,而太阳正好出现在两山之间的时间,在一天之中,也不过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分钟,多么巧合!阳光和水雾是形成彩虹缺一不可的条件,日光当头这短短的半小时,竟然被我赶上了!这是多么好的运气!
我总是觉得这美景,仿佛只为我而来!山水若有灵气,是否也会惊叹于我是它的知己呢!
睿睿用手在玩弄着瀑布,身上已经湿了一大片还乐此不疲。我们在这里玩儿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继续往前走。
从亲水栈道进入,从天地桥至石门古桥全长约1800 米。两岸绝壁之上古木参天,水声轰鸣。山涧中,水仿佛是从地心涌出的圣泉,接引着地球最深处的秘密,激流奔腾不息,水位落差大,水流湍急,忽而高亢、忽而低沉。
两岸的石壁,在水流的冲击下,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仿佛被天神用某种特殊造型的利器齐齐地切割过。
一切的一切,令人仿佛置身于浩淼悠远的世外天地之间,如诗!如歌!如画!
再往前走,来到了空中魔毯。我一直不知道空中魔毯是什么,还以为是一种类似于毛毯的东西。在美团上买票的时候很多人都推荐要坐一次空中魔毯,稀里糊涂地买了带有空中魔毯的套票。走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所谓的空中魔毯,是位于峡谷悬崖绝壁两岸之间的一条类似于机场里面的平面电梯。站在“空中魔毯”的桥上无需走动,任由魔毯向前滑动,速度不快,谷内风光一览无余。
再往前是“地心天眼”,是一个玻璃大平台,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开放。就凭我的胆量,即便开放了,我也是多半不敢上去的。
再往前,我看到排起了长队,队伍行进缓慢,看不到尽头,一打听才知道,大家在排一步登天壁挂电梯呢。睿睿很想体验一下,于是我们也耐心地跟在队伍后面。大约排了一个小时,我们才坐上这电梯。
电梯底层位于谷底,顶层位于游客中心旁,总高度约为118米,为全透明外挂式观光电梯,三面观光,能把谷底至山顶的景色一览无遗。排队一小时,还没用上一分钟就到了山顶。
山顶处就是地心谷的出口。给睿睿买了冰淇淋,排队去坐景交车。景交车去前往地心谷的入口,中途会路过高铁站,司机提醒坐高铁的乘客下车。我和睿睿下了车。发现距离我昨天在12306上订的高坪到利川的高铁还有两个多小时才发车,又查了一下最近的车次,发现在20分钟后有一趟高铁经由高坪前往利川。于是我赶紧买了这趟高铁,把昨天预订的下一个班次的票退了。感慨这里交通的便利,也得亏我的机智。
畅游地心谷,只有亲身畅游其中,饱览山水风光,才能真正领悟其‘地心谷归来不看谷’的深刻内涵。”
70分钟后,我们到了利川。找到提前订好的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傍晚,我们俩出门觅食。
找到一家评分很高的饭店。点了镇店之宝椒麻鱼,还有利川的特色——莼菜。据说全国只有利川和杭州西湖有莼菜。
有一个成语叫“莼鲈之思”,出自史书记载:晋代的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不由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叹道:“人生贵在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辞官还乡。“莼羹”,就是莼菜做的羹汤,口感滑嫩,滋味清淡隽永,为了吃上一碗,古人甘愿舍弃功名,可见这道菜是多么的有魅力。
莼菜属珍稀水生植物,也是水八仙之一,诸菜之中,莼菜第一。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它自古以来就极为珍贵。它的特别之处——生长在洁净的水中,嫩芽上附着有天然生长的透明果冻状胶质。莼菜的外形有点像茶叶,口感脆嫩,入口让人回味。
吃过晚饭,回酒店的途中,我们看到酒店对面有一条很热闹的小吃街。我们决定去那溜达一会儿消消食。嘴馋的我们俩,在已经吃的很撑的情况下,又吃了冰粉和炒酸奶。
利川比恩施凉快一些,气候和大连差不多,我们俩回酒店时已经快要十点了,街上仍然人声鼎沸,感叹南方的夜生活真是丰富呀!
D4:腾龙洞
仍然是睡到自然醒,吃过早饭,我们乘网约车前往腾龙洞。网约车司机很热心,建议我把包存放在出口那里的一个便利店里,因为腾龙洞的入口和出口不在一个地方,相距有一公里左右,他怕我们在从洞里出来再折返到入口,还得从入口再走到出口才能找到景交车。后来我们出来后,才觉得这个司机的建议真是宇宙无敌的完美。
之前在龙鳞宫和腾龙洞之间纠结着,睿睿最后决定要去腾龙洞。去年我们在桂林和贵州已经游玩过不少溶洞了,这次去的腾龙洞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腾龙洞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洞口处突兀硕大,霸气十足,络绎不绝的游人与巨大的洞口形成反差,游人缓缓地向洞口移动着。远望幽深高大的洞口,好似一条腾起的巨龙张着黑洞洞的大口,俯仰之间,将一队队游人吸入口中。
洞口处,八百里清江千回百转至腾龙洞口,猛然跃下涧底,形成落差极大的大瀑布,形象的“巨龙吞江”浑然天成。有点儿像缩小版的壶口瀑布的感觉。俯瞰飞流跌落气势雄浑而壮观,崖底岩石激起白色的浪花,如琼浆飞溅,似珠玉粉碎,咆哮着向洞内翻滚、奔腾,吼声如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我们随着人流入洞,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大。迎面是一个偌大的草坪,有两个热气球在那。
进入洞中,昏暗中可见观光车穿梭来往。我们俩都不喜欢坐观光车,决定徒步游览。有导游在洞口那里介绍说:腾龙洞上下共有五层,洞里有五座山峰,洞中有山,山中有洞, 洞中有水,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我们俩兴趣盎然。
眼前光线斑驳陆离,脚下石径曲折湿漉,向纵深望去是黑黢黢一片,如织的游人也寥若晨星。
在主洞内前行,看到预告,洞内有土家风情表演。我们走到那的时候,正好十一点左右,已经看到好多人坐在座位上等待演出。我们也赶紧过来找位置等着看演出。
《夷水丽川》是腾龙洞景区排演的一台歌舞节目,旨在通过歌舞形式向游客展示土家族先民在大迁徙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精神以及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向游客展示肉连响、毛古斯、西兰卡普、哭嫁、女儿会、六口茶等经典土家文化。借助天然的洞穴大厅,剧场建有移动吊脚楼、廊桥、水中龙船、升降舞台和数字灯光,让自然与人文、古老与现代交融,在这里欣赏演出,是我们俩的一大新奇体验。
路过绝壁长廊,走完“龙鳞山”这段洞穴,是一处名为“龟水润菇”的景观,洞壁形似万年神龟的倒挂钟乳石,常年吐着清泉,不停地滋润着洞底下方的一块呈蘑菇状的大圆石墩。
慢慢向前,在一处两边峭峰夹壁的水潭边,有一些人工建设的圆柱形梅桩,睿睿调皮地在桩上跳来跳去。
再往前走,有一个空中魔毯,像是一个时空隧道,睿睿说在地心谷没玩儿够魔毯,提议再体验一次,我欣然从之,因为我比他更想玩儿。这个魔毯是斜着向上行的,历时大约二十分钟,非常好玩儿。
洞内很多的景观都被赋予了形象化的命名,我们边观赏边意会。“千层塔”“万佛石窟”“金鱼吐水”“银线润花”“五谷丰登”等,细细端详,名字起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过了“石锁通关”,到了腾龙后洞,后洞的景点和传说景观,比前洞要多得多。由这里前行,能够欣赏到“激光秀”演出。“激光秀”是全国唯一的洞内综合激光表演秀,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全新融入,虚与实的完美结合,开创了自然景区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先河。
里面有一个科技馆,睿睿执意要进去体验一下,里面有六个展馆,最有意思的是第六个3D体验区。
“仙女洞”,是腾龙洞的洞中之洞,是一个比较潮湿且有涓涓水滴、深度仅几十米的小洞,走在洞内积有大量渍水的石板路上,见洞顶和洞壁悬挂排列有众多的雪白钟乳石,中间有一块小巧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如一位婷婷玉立的漂亮美女,纤丽俊俏,楚楚动人。
越往洞内走,温度越低,而且越潮湿,这里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洞内有很多藏酒的地方,我想这洞内的酒一定很好喝吧,常年14-18度的温度,是个绝好的酒窖。如果不是接下来还有行程,我真的能考虑买一坛酒带回来。
从腾龙洞出来,我们到便利店取包,上了景交车,景交车送我们到了利川市内的旅游中心。乘网约车到了利川高铁站,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回到了恩施。
在酒店略作休息,我从美团上找到了一家评分很高的饭店。吃到了本地的特色美食腊猪脚腊排骨火锅。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哥,特别热情,吃饭的过程中还过来问能否吃得惯,我夸奖他店里的小菜茄子特别好吃,他马上让服务员又盛上来一盘。腊猪脚炖的软烂,小炒肉也特别入味儿。老板的热情让我对恩施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好感。
回到酒店后,想到第二天就要离开恩施了,心里还有了一些不舍,因为第二天我们要去鹤峰的屏山峡谷,然后从鹤峰直接去湖南。睿睿说他又想吃冰粉了,提议还想去一次女儿城。于是我们俩又来到女儿城。
第二次来女儿城,我们看到了舞狮表演。我们以前在电视和电影中看过舞狮,这次在现场观看,很是开心。
我们一路吃吃喝喝,又买了他爱喝的酸奶和炕土豆。回到酒店,睿睿提议去酒店楼顶的露台上数星星。这个酒店的楼顶有个很大的露台,有餐桌,还有摇椅。我们俩在摇椅上晃悠着,俯瞰近处的江水,远处的楼顶有引航灯忽明忽暗。晚风拂过,清清爽爽,吹在脸上很是惬意。这一刻,我感到幸福极了!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行走在北纬30度——睿睿和妈妈的旅行游记之恩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