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是我们游俄罗斯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在莫斯科走马了全俄展览中心。
全俄展览中心1939年建成开幕,是莫斯科也是俄罗斯最早最大的展览中心,前身是苏联国民经济成果展览馆,面积有238.6公顷,内有250多个各式建筑,有68个展馆,还有宜人的公园、别致的喷泉及池塘。1992年6月23日更名为“全俄展览中心”。
这是民族友谊喷泉,金灿灿的,中间矗立着一个巨大金麦穗。周围是15座镀金的各民族妇女铜像,手持各种果实,代表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各民族人民的友谊。唏嘘一下,当年的兄弟姐妹,时过境迁,如今已是分崩离析甚至兵戎相见了。
展览中心里,各式各样的建筑众多,然而咱们无暇一一去打探了。广场另一端是由乌拉尔彩色宝石组成的喷泉,水中有天鹅和鲟鱼的造型喷泉。据称整个喷泉共由1000个大大小小的水柱组成,每秒喷射水量达1200公升,如今该要节省了,不知有多久没喷水了。展览中心还设有航空航天馆,我们也没能入内参观,就在室外转悠了。这应该是图氏大型客机吧。
再靠近一点。

如今许多的展馆改造后以市场的形式对外出租。据说原子能馆后面相连着一个不太大的馆,被中国人租用,被称之为“深圳馆”。
眼前的这条河是莫斯科河,其实莫斯科城得名于莫斯科河,说法有三: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传说有一位贵人从外地来到莫斯科河边,问一位打渔的,这是什么地方。渔夫说这里从来没有名字,贵人问那这条河叫什么名字?渔夫说叫莫斯科河。那贵人说,那以后这里就叫莫斯科,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建城,他就是后来的莫斯科大公。河对岸的这建筑是白宫,是原苏维埃联盟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苏联最高苏维埃所在地。俄罗斯著名的十月事件之后,改为俄罗斯联邦政府大楼,为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及政府官员们的办公场所。
所谓“十月事件”,1993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令。4日凌晨,俄政府军进入莫斯科,与忠于议会的战斗队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激战。这场流血冲突造成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伤。这一事件被称为“十月事件”,即“炮打白宫”事件。十月事件中,白宫被炮火击中引发大火。叶利钦宣布废除苏维埃制度,建立新的联邦议会。
这座行为的斯大林式建筑,使人想起上海展览馆,也就是最早的中苏友好大厦。

接着我们来到著名的阿尔巴特大街。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起源于15世纪,约1公里长,紧邻莫斯科河,为莫斯科市现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街道并不大,十来米宽,俄罗斯风情却非常浓厚,俄罗斯人称之为“莫斯科的精灵”。在这方砖铺成的街道上,既能看到最传统、最古朴的东西,也能看到最现代、最时尚的玩艺儿。街道两侧,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店,卖传统工艺的特色店铺,像古董一样陈列着;杂然相间的,却是非常时尚的咖啡店、服装店、精致的礼品店。十月革命前,这里一直是达官显贵的聚居地。十月革命后,居住在这里的也多为高官和文人雅士。在阿尔巴特街53号这栋房子里,大诗人普希金曾租住在这里,现设有故居博物馆。普希金婚后前三个月,也就是1831年2月初至5月中旬,这段时间的甜蜜生活,就是在这儿度过的。1986年2月18日,也就是在普希金和冈察洛娃结婚15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里举行了普希金故居纪念馆隆重的揭幕仪式。在普希金故居博物馆的对面,矗立着普希金和夫人冈察洛娃的全身雕像。
走在这条街上,无时无刻不感到浓浓的艺术气息。街道两旁出售各种纪念品,工艺品的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而街道中央是架起的各种艺术品,绘画作品的摊位,画家在这里出售自己的作品,亦或为游人现场创作人像速写,油漆喷画等。街头艺人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艺,同时还能赚取数额不等的小费。表演的形式各异,有乐器演奏,有舞蹈杂技,也有演讲等。在莫斯科行车和闲逛,还拍到了一些景物,这是在车上拍到尤里·加加林纪念碑。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这座纪念碑高42.5米,整座雕塑由航天金属钛制成,重达12吨,于1980年落成,也是献给莫斯科奥运会的一个礼物。加加林展开身姿,一副即将升空的样子,底座像是喷射出的火箭尾气,彰显出一种英雄主义的未来感。这是高耸在卡卢加广场上的列宁纪念碑,从老远就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而竖立的,由列宁的青铜全身雕像和人物群像构成在棕红色圆桶形大理石基座上,列宁身穿一件大衣,微风卷起了他的衣襟。他抬头挺胸,踌躇满志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率领着人们前进。列宁雕像下面的圆桶形基座被一组栩栩如生的群雕环绕,分别是战士、水兵、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雕像。这象征着列宁来自人民,也表明工农兵大众是团结在列宁周围的革命基础力量。群雕中最显眼的是一位俄罗斯妇女,她一只手指向前方,另一只手臂伸开,好像召唤战士,水兵,工人和知识分子跟着领袖前进。
列宁纪念碑坐落在卡卢加广场与一次历史事件有关。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离卡卢加广场不远的米赫尔松工厂的集会演讲后走出工厂大门时,俄罗斯社会革命党分子范妮·卡普兰突然向列宁开了三枪,列宁身中两弹,但卡普兰的刺杀未遂。为纪念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的演说,1922年,卡卢加广场改名为列宁广场。
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境内大量的列宁纪念碑和雕像被毁或被撤走,莫斯科的一些列宁雕像也未能幸免,但坐落在列宁广场上的这座列宁纪念碑却保留下来,尽管列宁广场的名字在1993年被卡卢加广场所取代了。
8月1日,我们离开莫斯科飞回国内,结束了俄罗斯之行。在这短短的一周内,我们重温了全家四口一起出游的温馨时光,满足了爸妈从年轻时对前苏联的向往,更加体会到了与父母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旅途。抚今追昔,这情这景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8月1日,我们离开莫斯科飞回国内,结束了俄罗斯之行。在这短短的一周内,我们重温了当年全家四口一起出游的温馨时光,也满足了爸妈从年轻时对前苏联的向往,更加体会到了最美好的旅途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旅途。抚今追昔,这情这景将永远不会磨灭。我第一次用“文心一言”进行润色,当然只是最后一段,感觉自己的文字水平与机器相比还大差不离哦。?后记: 整整12年前的2011年7月,我们兄弟俩陪同爸妈(时年87与85岁)游俄罗斯,用相机拍下了一些相片,因为要照顾二老,且当时的手机还不智能,故量不多。过后整理了一下,原本打算以此写成小作文放上新浪博客,由于当时还未退休,时间捉襟见肘,只写到“之五”就中断了。如今把它们从电脑里拾起来,根据残存的一些记忆和网上资料,继续把系列小作文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