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吉安最美818线,邂逅神秘军工厂的前世今生
- wang
- 2023-05-21
- 生活笔记
- 40浏览
- 0评论
自驾游西藏,首推的当然是万众瞩目的最美318线,而说到自驾游吉安,也有一条风景秀丽山环水绕的神秘818线,但是目前知道的人却不算多。
今天应邀带着孩子,去百嘉的康老大家做客,没有选择走高速,而是走105国道。这样既可以在沿途欣赏初夏吉安美如画卷的田野风光,带小朋友亲近亲近大自然,也可绕道高陂,邂逅向往已久却一直未曾谋面的818三线厂。
两辆车六七个人,除了我和小C ,全都是诗书满腹的文艺青年。大家一路欢歌笑语,尤其是小C在车上一连串童言无忌,不时惹得大伙哄堂大笑。

笑声中,不知不觉来到了泰和苏溪,两辆车在街道上,都有点走不动了,原来是被熊老三家的艾叶米果香味给减速了。乡野特色美食的诱惑下,大家纷纷鱼贯而出,冲入店内,品尝的品尝,打包的打包。这刚出笼的艾叶米果,有圆的扁的长的短的,长的像棍子,园的像丸子,扁的似饺子。掀开锅盖,造型独特变化万千的艾米果,在白色蒸汽中发出逼眼的绿,苍翠欲滴油光发亮,令人食欲大增。店家介绍有甜的也有咸的,有肉的也有素的,总之都是香气扑鼻的,我喜欢肉馅的,不喜欢甜的,主要是怕胖,人到中年万事休,肚子大了难再回。


大快朵颐外加吃不了兜着走后,车队(美其名曰车队其实就是两辆车)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苏溪。沿着105国道缓缓行进几分钟,跟随导航,右拐进入一条无名水泥路,我感觉神秘的818应该近在咫尺了。
沃野田畴在初夏的热浪里,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禾苗已从嫩绿稀疏的春天里走过,长出了茁壮的腰杆。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时不时将觅食的白鹭惊起,她们在田间地头掠过的一个个瞬间,为这幅稍显静态的山水田园画,增添了几分灵动。
兜兜转转,峰回路转。又绕过了两段不算陡峭的斜坡,青山掩映之下,一条碧波荡漾的青色河流向我们深情款款地走来。
这条河当地人叫梅乌江,因附近的梅峰岭和乌龙潭而得名。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蜀水河,她,发源于八百里井冈,从龙潭飞瀑顺流而下,中途流经井冈山遂川万安泰和,最终在泰和的蜀口洲,汇入江西省的母亲河——赣江。这条河犹如出身不凡天生丽质的美少女,一路走来一尘不染风光无限。没错,她走的路几乎都是提前请世外仙人规划过一样,全程远离繁华都市,远离工业文明,这让她全程得以保持清澈澄明纯洁无瑕。




河口处,笔直的梅陂,恰如?系在少女披肩长发中的一竖发簪,将蜀水河牢牢锁住。抬高的水位,蓄积灌溉了附近的万亩良田,进一步巩固了泰和江南粮仓的地位。Y姐说这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梅陂,是1940年国民党籍高官熊式辉主持修建的。熊带着在此养伤的抗日伤兵,一起发动群众,修筑了这功德无量的拦水坝。大坝顺利完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和经常来坝上工地慰问群众的梅姓三姨太,将这里命名为梅陂。
1940,恰逢鸦片战争一百周年。近代以来积贫积弱多灾多难的中国,正经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这一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战场摧枯拉朽,英法联军节节败退,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叫嚣着要迅速解决中国,一方面大举南下军事逼迫,一方面又在极力诱惑国民党内的投降势力,汪精卫公开投降叛变,蒋介石且战且退,也偷偷摸摸边打边谈,江西省政府被迫由南昌迁入泰和。正是“君问归期未有期”,作为临时省会,这一迁就是五年。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一些丰功伟业、一些苦难被人们牢记,而躺在历史角落里的一些边角料,也一样有它的生命力,一样被人们一代代传颂下去,梅陂就是如此,好一个梅姓三姨太,居一不小心然也成功穿越了近百年的历史烟尘。

万里风光思未了,且寄深情山水中。 过梅陂不久,不沿河走,右拐车向山林深处开去,很快道路便开始变得狭窄颠簸,水泥路老旧破损,地面上裸露出斑驳的鹅卵石。不一会儿,上百栋连片的住宅映入眼帘,房子大部分只有两层砖瓦结构,因为常年无人居住,显得有些破败不堪。每一栋房子的窗台门框上都长满随风飘扬的杂草。


路边一簇又一簇的野花,开得格外娇艳。矮的有点像野菊,漫山遍野铺天盖地,高的是一丛丛的栀子花,在绝对无人区里它们肆意绽放,仿佛它们已经正式接管了这片土地,成为了真正的主人。白色的蝴蝶在这被世界遗忘的伊甸园里自由自在翩然起舞,同伴们被栀子花迷人的花香吸引,掏出塑料袋摘了起来,小C也爬上山坡跟着大人,欢乐地采起花来。初夏,吉安人素来有食用栀子花的习惯,此间花多怕是采个三天三夜,也采不完。装满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大家便停下手来,有人拍照,有人闻香,有人大声唱起歌来。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
栀子花开呀开 栀子花开呀开
是淡淡的青春 纯纯的爱
……”



栏杆拍遍问硝烟,野语闻夸波月圆。 越过生活区,往更深的山坳里走,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栋又一栋的废弃厂房,墙是由坚固的麻石砌成,线条分明结构严谨,瓦是清一色的红,在漫山遍野的苍翠中,格外显眼,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爬山虎等数不清的叫不出名字的藤蔓植物,铺天盖地将整面整面的墙牢牢占据,时间在这个特特殊的空间里仿佛被凝固,生出了一种骇人听闻的美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藤蔓漫屋定有愈十年之功。孩子天真烂漫,在屋檐下吹比拳头还大的蒲公英,我在想假如地球上人类,真的走到了消失的那一天,整个世界是否也会如此时此地般震撼人心,一线城市的摩天大楼是否也会重新回归自然。都说人定胜天,但是从地球几十亿年的进化史来看,出现人类至今的7万年,不过是地球打个盹的时间,简直可以短到忽略不计。












美国历史频道拍过一部纪录片《life afrer people》中文名叫做《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片中特效,基本上和这里的真实场景一模一样。毫无疑问,在若干年以后,人类若消失,大自然将很快会接管一切,根本用不了100年500年,十年就它派出的动物植物,就能将人类的活动痕迹,将我们所认为的浩大工程人类奇迹,抹平到这个程度。818兵工厂随便一扇破碎的窗户,就能教会你,水泥丛林不过是时间的坟墓,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百米之外便是一个人类文明剥离后的世界。透过缝隙往里面瞧上一瞧,窗内依稀可见躺着的旧日辉煌。窗外却恍如隔世,这一扇扇窗仿佛是一道又一道时间的裂谷,让人心惊胆战。

818,真名是江西泸庆硝化棉有限公司。数字来源于军工企业的保密机制。鼎盛时期,这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炸药原料硝化棉生产基地,1966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方针,800多名上海吴泾化工厂的干部职工、老三届知青和复原军人,加上家属浩浩荡荡五千多人,在这深山老林里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军工厂,因为邮箱地址为泰和818,所以又被称为818厂。厂区内学校、医院、图书馆、职工俱乐部、体育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神秘的818不为外界所知,泰和本地人对此地也大都无从听说,但是这里却曾经盛极一时,据说当时在子弟学校上课的孩子就达一千多人。光影阑珊,透过破碎的窗户,黑板上的粉笔板书依稀可见。恍惚间,似乎听到教室仿佛还回荡着琅琅书声。
818的厂房大都是独立建筑,炸药生产的安全性要求,每一个车间都独立分布。要走完所有车间,非半日寻访所能达成,我们粗略地看了几栋主要的厂房就匆匆离开。长门口小溪中,水草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岸边长满了茅草兰花魔芋野蕨,我挥一挥衣袖,除了满心的震撼,没能带走一片云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辉煌早已远去,热血沸腾被时间遗忘在角落里,却开出了一束束五彩斑斓的花。

是的,历史的洪流谁也挡不住,军工厂随着国家订单的减少,逐渐转为民用,逐渐破产,最后被荒废。兵者,国之利刃,这里被废弃了,我们国家的军事实力却一直在节节攀升。科技不断进步,外部环境,国防实力不断被加强,有了实力,就源源不断地有了各色新朋友。历史在向前,国家在崛起,希望那些血与泪,那些热血青春,同样能被世人所铭记。
很快十二点多了,康老大打电话来催大家快点过去吃饭,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上车离开,张馆长拿着手机,在工厂大院里不停拍照,迟迟不愿意离去。我也不知道她想将什么感情,尽量多定格一些在记忆里,我只知道,有机会我还会来这里深度探访一翻。



沿着河,一路向南。附近村庄里,不时可以看见818农庄,818餐馆等字样,一些老旧房子的墙上,频繁地写着有野生土蜂蜜出售,河水特别青,特别干净。干净到可以清晰地看见水底缓缓摆动的水草。停下车,我掏出无人机,试图记录下这如梦似幻如诗如画的梅乌河,无人机拂过水面,慵懒的水鸭受惊一个猛子扎进了水底,

水面泛起一片银光,七彩斑斓的羽毛在我脑海里留下惊鸿一瞥。继续提升高度,整个818整条梅乌江逐渐显现,河水在此拐了一个接近360度的弯,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穿山而过,也像是仙女身上的一条纱巾,将818轻婉,青绿色的山,青绿色的水,一排排红色屋顶的房子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七律·818》(泰和三线厂江西泸庆)
绿洲如月水如蓝,野草藤蔓窗边缠。
需知昔日为报国,不期今朝抚栏杆。
梅江微皱青更切,蜀水向北意可甘?
石墙红瓦有真意,山花欲说已忘言。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自驾游吉安最美818线,邂逅神秘军工厂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