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腦殘遊記

  腦殘遊記     

2014年的灑家,風不調,雨不順,多災多難,真是灑家人生的一個坎兒。

好久都沒寫博了。這一個多月來,盡瞎忙活來著。

但凡是遇到陽光普照的日子,洒家必定遊走在醫院里,撞尋良醫,覓求良藥;倘若逢上個陰霾日呢,亦必定貓在家中,整日地與東西過不去:不是找東西,就是整東西,或者是扔東西。

自打今年始接納了“斷離舍”這個新觀念,總會不由自主地自動遊離在身體、心靈、家中三個領域里,實施斷離舍零星蠶食操作,不亦樂乎。    

年終將至,遂特擬一篇“腦殘遊記”,淡定地向將盡的公元2014年,報以感激的回眸一笑。

苦笑也。

感激時光一直不離不棄地伴吾同行;期望在新一年的成長之路上,依然如此始終不離左右,聊以慰藉吾心,疼愛吾人,痊愈吾體,健行吾路。    

近日來,無意中看了一期BTV播出的“我是大醫生”,講得是“阿爾茨海默病(AD)”,亦即“老年性癡呆癥”。頓時即饒有興趣,還真是獲益匪淺。

洒家歷來喜歡與疾病聯繫實際,習慣從自己身上查找蛛絲馬跡。果不其然,一向自以為頭腦靈活,記憶力優異的沾沾自喜,居然被節目現場互動的幾個小測試,輕而易舉地慘遭擊潰。

 遠期記憶尚且依然優異。近期記憶的漸失,猶如於無聲處聽驚雷一般。比較瘆人的是,腦殘的腳步聲已經漸近,灑家似乎已經聽聞了那沉重的腳步聲。     

典型事例之一:房產證不見了。    

單位通知年底前報銷供暖費,才突然發現,今年的供暖費還沒交;交供暖費時,才突然發現房產證不見了並且怎麼也找不著了。這在平時多少年也根本用不著的東西,能在哪裡呢?費神!惱火!可恨的是,僅憑記憶還完全無計可施。從而知道,世界上最煩人的事,其實不外乎是找東西。    

身體這東西的確很奇妙!關鍵時刻,每臨大事有靜氣,自動彈出。    

不找了!先仔細回想最後一次用到房產證的事件。幸虧遠期記憶優異。一年一年地大事掃描,立刻找到了。三年前,歌華有線電視免費發放電視機頂盒,憑房產證和戶口本領取。立馬一看,哎呦喂!房產證、戶口本與機頂盒都乖乖滴躺在剛進家門時的暫居地,紋絲未動。    

此舉可謂一舉三得:不僅找到了房產證,還找到了沒發現不知道在哪兒的戶口本,順帶想起了遲滯三年已久的預約歌華上門服務之事。幸虧洒家平時極少看電視,有了電腦,似乎完全用不著什麽機頂盒那東西。    

典型事例之二:出院結算明細單不見了。    

五月分曾住院做膽囊切除術。出院時,出院處開具了發票與明細單。因為洒家在此前沒有住過醫院也沒有報銷過醫藥費,結果只認真收藏好發票,而將明細單不知道隨便放在何處鳥。11月報銷醫藥費時,就曾因為沒有明細單沒有報銷成。今天是今年報銷的最後一天,仍然沒有找到。雖說一千多元錢呢,無奈只好忍痛放棄。誰讓洒家腦殘了呢?單位還真不錯。人家可不忍心這些錢白扔了,單獨給我放寬到明年一月四日那天再報銷一次。還好還好,還有幾天找東西的時間,有希望的。如果找到了明細單,洒家一定會給自己命名為“找東西能手”的。這麼偉大,不表彰都是對不起自己的損己行為。     

典型事例之三:檢查報告不見了。    

某次看病,本想隨便掛一個二線大夫取點藥,湊巧遇到一位三線大夫出普通門診。這個國外歸來的女博士年輕且親和,重要的問題是面善。當時的醫患溝通出人意料地好。洒家主訴了求醫的煩惱:醫保實時結算和單位的二次報銷完全解決了醫藥費用,不操心;好醫院有好大夫也很慶倖;只是總看病吃藥似乎不解決根本問題。大夫極其認真地把脈與舌診,一看就不是裝樣子矇人的那種假招子。她仔細給我分析我有幾種病,幾個臟腑有什麽問題,屬於哪條經絡,主要毛病是什麽,主要先解決什麽問題。

大夫認為,我的幾個病癥都與甲狀腺有直接關聯。甲狀腺一定有問題。隨即開了若干血檢、尿檢以及甲狀腺彩超檢查。在我的所有求醫經歷中,似乎只有此專家如此認真診斷,細緻分析,反復琢磨。洒家當即與專家擊掌約定,以後我只找她看病,讓她完全掌握我的病癥。

喜出望外的一次看病過程,如獲至寶一般。    

與一般博士不同,這個博士真不是白當的。檢驗報告如博士所言,洒家雙側甲狀腺均有實性與囊性腫物,且有血流,T3T4顯示,甲減。取到檢驗報告,沒有眼淚,也沒有悲傷,還幾乎是興衝衝地去找博士。因為相信博士能夠解決問題。悲哀的是,再沒有見到博士。因為,她不出門診了。    

找到曾經給我做膽結石手術的專家。他給我加了個甲狀腺專家的號。在甲狀腺專家面前,突然發現,甲狀腺檢查報告都找不到了。專家很不高興,埋怨不休。我只得數遍告訴專家,我有老年性癡呆癥,以期獲得他的理解,停止抱怨;令人失望的是,專家依然抱怨不已,還是忍不住不抱怨的那種。

我生氣了。義正言辭地詢問專家,你一直在抱怨不停。你還能不能看病了?不能看病就退號好了。

沒檢驗報告就沒法看。

還是我告訴專家,電腦里可以查到檢驗報告。

專家才很不耐煩地查找出來。這個專家很不喜興,非堅持要做穿刺和CT檢查,均遭斷然拒絕。自然,我要求開出小金丸+逍遙丸的用藥方案,主任也予以合理拒絕。

我很不喜歡在不高興的專家那裡看病。如果專家不能控制或者不能改良自己的情緒,何德何能替病人祛病呢?我還是打定主意去病房尋找女博士。她是我生命中彌足珍貴的一根稻草。有誰會去琢磨你的疾病呢?這就是你的上帝。    

典型事例之四:不知道錢不見了。    

初秋,整理出一大堆報紙雜誌和文本,準備讓收廢品的上門收購。邊看電視邊收拾呢。突然看到電視報導一收廢品的撿到巨額人民幣交還賣主的事蹟。似有即時提醒功能,不禁心裡一動,開始進行賣出前的檢查。喜出望外的是,扒拉出一個厚重的信封,五千元人民幣。似有鼓勵,再行檢查。又扒拉出一個厚重的信封,三千元人民幣。瞬間感覺像挖寶,繼而三遍、四遍,便空空如也了。

後來感悟,腦殘人還是丟東西比較好,不知不覺;撿東西更好,白來的一般。自然,什麽時候丟的不必勞神了。出家門的東西必定三查四驗,定有旺財的可能。     

如此評判,非阿爾茨海默病,已是洒家的過去時了;阿爾茨海默病的初級特徵“記憶力改變”,已是洒家的現在進行時了;如果繼續對此病不認知、不理睬,其二級特徵“認知改變”必定是洒家的將來時矣。     

防微杜漸,始於足下。     

倘若不理不睬,必將害己害人。     

洒家的朋友中不乏家中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對病人與親屬所承受的漫長過程與後果的實時痛苦,實乃驚心動魄、駭人聽聞、難以承受。    

女博士說過一段話,很醒腦。

大意是,醫生是個服務性群體,每天要看數十個病人,看數十年;醫生也是有病的,多是帶病工作;醫生這個群體的平均壽命低於人口平均壽命;因此,醫生基本上做不到琢磨病人的複雜性病癥,只能憑經驗治病。能認真琢磨個人病癥的,只有病人自己。病人對自己的病要用心,不能完全靠醫生。    

今天一大早奔單位報銷,下午方回到家。喝著滾燙的現煮咖啡,寫著腦殘的博文,若有所思。

其一,不能老體檢或者老看病;病是越看越多。不如讓病安安穩穩地呆在身體里,與人和平共處。

其二,要看病就找好醫生,要有病就要自己用心琢磨自己的病。    

感謝網友們的關心與厚愛!紙條过多,无暇一一回覆了,请好友见谅。

祝願大家一切安好,順心如意! 

 (本圖文,轉自本人新浪博客2014-12-30 19:53:51原創博文。本次發表,略加個別刪減修改。)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