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大石桥乡村游
- wang
- 2023-09-08
- 生活笔记
- 33浏览
- 0评论

升学喜宴
在七月的盛夏,应亲家的相邀,我们一起到营口大石桥参加亲戚家里孩子的升学喜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各地的风俗且有所不同。不同的风俗习惯,足以显示当地的特色风情与智慧民风!到了大石桥村子里,家中院子也是菜地,茄子、辣椒、线豆、芸豆、黄瓜还有西红柿,上搭下挂、果实累累,茄子就有三个品种,辣椒也有好几个品种,颜色也是各不相同,一看就知道房主是个勤快的人。
我们的晚饭就在家里吃。大柴火锅炖好的排骨肉,再一起炖上了芸豆和土豆,还没出锅,我只是才闻到了味道,就馋的流口水了。柴火锅蒸的茄子土豆,菜地里现薅的大葱,加上家里炒的鸡蛋大酱调拌,味道我是那么的喜欢,还有那香糯的嫩苞米,饭桌上的菜品丰富,我独爱这一些,不一会儿,就吃的有点撑,肚子饱了而眼不饱,都不想离开饭桌。
院子里满满的三大桌人,家长里短,唠的热火朝天。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轻人相互的交谈,渗透着亲情的温暖;还有小孩子顽皮打闹的声音,就是在旁边听着看着,都感到温馨。
第二天的中午,看到村子里饭店隆重的场景,更是让人感动。原来头天晚上的聚会,只是家里人的小聚而已,而中午的聚会才是主场。从营口、鞍山,大连等地方,远道而来的家人,相聚在一起。彼此凝视着,说着家常话语,从容颜的变化,找寻记忆中的模样。
亲情的延续,在一个个久违的拥抱里,在一声声亲情的问候里。至于美酒佳肴再有诱惑力,也抵不过久违的乡音和乡情。家中喜事家宴的富足丰盛,好多年未叙的亲情家话,家人们团聚气氛的开心与热情,还有老房子的房前屋后的物件,和那院子里的鸡鸭鹅狗的交响曲,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这就是回老家的魅力。当地的空气怡人,景色秀丽,村子里有三个百岁老人,有的还能干农活,真是让人羡慕。
游老古庙
亲家还带我们去了老古庙。在微微的细雨中,车子在山谷里前行,两边的苞米地,顺山坡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微风吹过,飘来一阵阵苞米花和山枣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山谷尽头远处看似没有路,一拐弯,就能看见一个大红色的“佛”字刻在山体上。再拐弯继续前行,看似不远的路程,顺着山路开车也是走了好久,便来到了很有名气的老古庙。
老古庙,是人们对古寺庙的称呼,现在称为——大金寺。坐落在大石桥周家堡镇,因寺生村——大金寺村。老古庙大金寺,在山谷中最宽阔的地方,顺依山体而建。外观以灰色为主,立柱的红色与屋檐的黄色白色等色彩恰当调配,映衬着老古庙的素雅与清净。因为我穿着裙装,不能进庙,就在外面等亲家。
细雨霏霏,我在伞下,近看那个大大的佛字,感觉心中有好多事情,像过电影一样,仔细一想,却又记不住细节,只是心里酸酸的感觉。收起伞,清凉的雨丝打在脸上,心里平静了许多。这时耳边传来亲家喊我们的声音,原来是让我们进寺院。也许是亲家的叙说,知道我们是从大连而来,寺里接待的师傅便让我们进了寺院里。
进入寺里,听从师傅的指引,先在佛的门口跪拜。后来自己猜想,可能是我穿裙装的原因,只能在门口叩拜吧。以后一定要切记,裙装不能进寺庙。感恩,我又学到了一点常识。我跪在地上,刚刚跪下的一霎那,感觉心里轻轻的“嗒”的一声,然后,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亲家两个人扶着我,我只听得见师傅让我在哪个佛前跪拜,而拜了哪几个佛又不曾记起,只是心中默默虔诚的祈祷。而随着眼泪的流淌,在清风细雨中,原来心中所有的委屈慢慢的消失,心里很轻松。
原来旅游的时候,进过许多寺庙。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也只是对寺庙里的对联感兴趣而已,却不曾有过现在的感触,以至于到现在也说不清缘由。接待我们的师傅,是女弟子,而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古庙里有女弟子礼佛而叫寺,师傅说寺是佛教基地,也是朝廷办公的地方。
大金寺是一所清修的寺院,寺里的一切生活物资,都是寺里的师傅自己辛苦劳动而得。
临别时,接待我们的师傅,知道我们开车而来,赠送我们每人一个手串和车的吉祥挂件。又给我了一些书。我身边也有朋友每逢初一、十五上香和水果供奉,很虔诚。我平时喜爱看佛家故事之类的书,觉得平时多做善事,一样是修身养性。从来没有想到,能有缘得到佛家的书和吉祥物品。因为老妈走后留了三本佛教的书,我翻开过,看不懂。只是觉得是个念想,就拿到自己家了。现在,师傅给我书我有点惶恐,怕看不懂。师傅耐心的做了解答。让我感悟颇多。
分享美好、布施和感恩,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修身养性的体现。
修身养性,在无时无刻,也不分场所。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让人向善的理念和举动,都可以令我们的心灵干净、美丽。离开老古庙,雨中的建筑清新洁净,与山色融为一体。
清幽雅致,风景如画。 大山是老古庙的依托,老古庙是大山的承载。老古庙,不刻意炒作香火,清修才是她的要义。而我们有缘走进老古庙,也是一种福气。
所以,得好好感谢亲家的陪伴。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游记】大石桥乡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