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火山游记(下)

火山其实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旅行目的地里,直到看到朋友圈和小红书的分享。社群的朋友鳕鱼听到我要去火山,又推荐了《火山挚恋》这部纪录片。

讲的就是一对法国火山学家夫妇游历全球,追随一次次火山爆发,记录自己的发现的过程。从影片中,能感受到卡蒂娅与莫里斯·克拉夫特夫妇对火山的爱,非常纯粹的爱。随着一次又一次地深入火山,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放置在危险的境地中,莫里斯说如果有一天死在火山,那也是死而无憾。听到这句话时,我能感受到一种“顺其自然”,一种对命运安排的接纳。最终,在1991年,他们在日本的一次火山爆发中失去了生命,永远地和火山活在一起。

当时看完片子,我心想这辈子如果有这样一个能用一生追随的事,以及有一个能一生携手的人,确是死而无憾。爬完火山后,我很清楚对火山我没有这样的爱。隐隐约约有如他们对火山一样挚爱的事业,不过寻找和确定的过程就是生活的意义,可能对我来说重点不是找没找到,而是愿不愿意去找


社会与文化

这个标题很大,其实这里的内容只是很小的一点。它源于在旅行中,我跟司机的交流。司机叫Steven,是华人,从一开始在机场接到我们的时候,他就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他是Chinese。当我以为接下来可以用中文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时,没想到他说自己不会说也不会写中文。我心想,也挺好,我可以练习下英语了。

因为我们整个行程在车上的时间非常长,动辄就是2小时起,所以跟司机的交流内容也非常广。从宗教到经济再到婚姻,其中最令我惊讶的一点是,司机提到自己的太太也是华人,然后说到在印尼华人都要和华人结婚,我问为什么,他说“maybe someday Chinese will disappear”。听到后我以为他在讲一个科幻故事,某一天外星人驾到中国人会被清空吗?或者是一个政治故事,印尼政府会排华?后面他解释说在印尼,如果华人不和华人结婚,那么华人的血统就不会被传承下去。

他说完后,我脑子里忽然出现了“危机意识”这个词。Steven之前提到过,他的爸爸是福州人,在他出生前便移民到了印尼。我联想到,原来在中国沿海城市程度很深的“重男轻女”观念可能也是一种危机意识的体现。沿海城市的人更早也更多地移民到国外,在异国他乡,中国人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立足。而这种互助合作又延续到了基因的传承上,当然这是另一个复杂的议题了。

回国后,我了解到印尼曾有过排华的历史,为什么很多印尼华人不会说也不会写中文,和政府推行的政策有关,学习并使用印尼语是融入社会和生存的必要条件。并且,如果没有在中文氛围中成长,和印尼语相比,中文确实挺难学的吧。

Steven传承了来自父母的华人要和华人结婚的观念,他说也会把这个观念教给自己的小孩。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完美符合传承的要求。当我问,你身边有华人和非华人结婚的吗,他说有,但会被父母骂。我无法评价这种观念,因为我生活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大陆,从来没有过也许有一天中国人会消失这样的念头。没想到这竟赋予了我婚姻的自由。但回想起来,好像在成长过程中也听到过类似的声音。比如我是重庆人,祖辈是四川人,长辈们会说别嫁到外地去,找重庆本地的就好。所以也有可能我被赋予的是一种自以为的自由,不过再往下想就偏题了。

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Steven说当司机兼导游是自己的副业,他有自己的主业,开了一家交易二手车的店。他说在他们那儿很多人都有副业,是普遍的现象,因为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包括孩子的教育成本等,都需要更多挣钱。而他副业的来源是朋友介绍,我想这也是华人互帮互助的体现。在国内,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都拥有了副业,或者说越来越多的人想拥有副业。

翻到3月份自己写的微博:为什么近两年“搞副业”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受欢迎,一是主业太卷了,很苦且损害身体和心理健康;二是能从主业上获取稳定的收入,就足以支撑副业搞不好的风险;三是副业就像投资,虽然有风险但也会有收益。


行前准备

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上都可以在小红书等平台找到,这里只是分享下我自己的经历,作为参考。

1、电话卡

我们在淘宝买了电话卡,是共5天每天2GB的流量卡,不可通话,无法点外卖和打网约车,价格是30元。

关于这点,我其实在行前有去小红书搜索,有的人说网上买的流量卡信号很差,他们比较推荐到了机场去买当地的电话卡,包括旅行社建议也是到了机场后可以让司机当我们去买当地电话卡,一般推荐SIMPATI和TELCOMSEL这两家,可考虑到我们是深夜到达雅加达苏加诺-哈达机场,可能人家柜台都关门了,并且第二天一早我们还要印尼国内航空的航班去泗水,所以还是在淘宝买了。然后实际上在整个泗水的行程中,除开特别深山的地方,其实信号都挺不错的。当然因为我们去的是山区,所以网速是没有市区快的,这点我可以接受。

2、印尼盾

我们选择的是落地签,需要在海关办理时交钱,所以提前去银行换好了印尼盾,换了两千多人民币。

事实证明太多了,根本没用完。因为我们全程除了给办理签证的费用,吃饭,买零食和冰箱贴,以及爬火山时租了大衣,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消费项目,所以来印尼爬火山的话真的不必准备这么多现金。并且印尼盾的面额非常大,整个途中我都有点弄不清楚这些金额到底代表多少人民币,当回头看旅行社给出的出行手册时才发现,其实10k印尼盾等于5元人民币,按这么算就好了。当然你也可以不提前换印尼盾,带好人民币到机场兑换也可以。

3、落地签

来雅加达前就收到了航空公司发的“入境印尼电子海关申报”网址,在入境前3天内填好了相关信息后会看到一个二维码,把二维码截图保存下来,在落地雅加达机场后工作人员会扫描这个二维码。如果你没有提前填,也没关系,到了机场也可以填,不过抽空提前填好会更方便。

取了行李往前走的时候会看到一个VOA的窗口,也就是visa on arrival的意思,在这个窗口交钱拿一张收据,再前往海关窗口排队等过关。

本来我们过关是挺顺利的,但刚好碰到排在我们前面的两个有点像爷爷辈的中国人被海关卡住,理由是他们看起来不像旅游的,而是做生意的。双方就一直在那儿交涉,其中一位爷爷说我们都退休了,都60岁的人了,还做什么生意,海关人员却一直不认同。当时我看到一个爷爷的行囊上写着安徽省地质考察队的字样,他们看起来也像是做研究的。就这样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其他队伍的人越来越少,才终于到我们,海关很简单地问了去哪里,呆多久就让我们过了。感觉过海关就是随缘。


最后

印尼之行好像眨眼就结束了,还记得我们最后返程时,本来悠闲地坐在车里准备去机场,结果我打开手机一看,发现机票改签了,竟提前了2小时。按常理说是会有短信提醒的,可在国外没有收到国内的短信,并且我也没有查看邮箱,就错过了这个信息。这里再友情提醒一句,如果你要购买印尼本土航空公司的机票,一定要时常查看,航班变动是常事。

当时我立马给Steven说了这个信息,他也立马加快了速度。然后我又鬼使神差地打开机票,确认机票的信息,又发现给力哥买的机票订单不见了。就赶紧找客服,找各种方法,发现都查不到。在快到机场的时候,我就给Steven说请帮我们联系机场的工作人员,想确认下机票是否已经购买成功。我也做好了重新再买一张的准备。

一到机场,Steven就带我们到入口,找到正在检查信息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们核实了机票,并且工作人员还带着我们去了值机柜台,顺利赶上了飞机。所以最后想再特别感谢Steven,也是这一趟旅程,让我确定今后会再来印尼,再来感受他们的文化、欢乐,或者其他。

感谢阅读

-END-

上一篇:秋日出游记 (2023-09-12)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