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智行合冶丨第7话:合冶清年“东”游记

东京

29号上午:东京大学

29号下午:东芝未来科学技术馆

20

23

SUMMER

IN TOKYO

智行合冶

东京实践

行程总结

与东京会晤

第一站

东京大学

第二站

东芝未来科学技术馆

东京大学

与东京会晤

29号上午,智行合冶成员前往东京大学。我们和东大学姐一同讨论交流中日两国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迥异。

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齐名,同样是日本皇室帝国大学的一员。其校园规模虽然与京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蕴含其中的历史、建筑、教学设施却各自独具特色。步入东大正门,立刻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标志性的建筑——大礼堂。我们在这座神圣的殿堂前,与学姐李钰珩留下了合影,定格了这次意义非凡的瞬间。接着,我们跟随学姐,依次参观了教学楼、图书馆等校园设施。

在这次的校园参观中,我们不仅仅是观赏建筑之美,更深入地探讨了中日两国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国内博士培养更注重于综合素质培养,提倡科研与项目相结合,东大工学部则提倡博士在个人科研兴趣点上的深耕。另外,东京大学比较注重同领域下的不同课题组的师生交流。例如水圈大类下,水文lab,海洋lab,河流lab等课题组就有周期性的合作讨论与交流,以便于及时跟进整个水圈大类的前沿研究。在交流过程当中,我们感觉到国内博士培养更注重于综合素质培养,提倡科研与项目相结合,东大工学部则提倡博士在个人科研兴趣点上的深耕。另外,国内高校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到教学场所的日常通勤,更方便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东京大学的校内宿舍规模有限,考虑到学生的通勤压力,部分课程以及组会讨论都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

东芝未来科学技术馆

下午,智行合冶成员前往东芝未来科学技术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有东芝自己的历史展馆,还专门面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提供科普展示

东芝的讲解员首先带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回溯东芝的百年历程。与其他日本企业一样,东芝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曾历经多次变革与转型。我们目睹了东芝诞生时的木制送茶机器人的操作演示,那是百年前技术创新的见证。我们也了解了东芝近代以来在能源和家电领域的发展历程,参观了微波炉、煮蛋器、计算器、电脑等一系列代表性产品。

历史展馆结束后,我们自由地探索了科普展示区。在那个下午,馆内充斥着欢笑声,众多日本小朋友也在此探索科学的奥秘。这里提供了众多互动体验,让我们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这里有静电和超导的演示实验,科研亲身体验着电流与磁场的奇妙交融,感叹自然法则的神秘。同时,也可以亲自上手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等定理的验证实验,探索着能源的奥妙。而科普和环保小游戏更是点亮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在玩乐中传输环保与科学的观点。智行合冶成员也参与其中,在各种发电小游戏中玩的不亦乐乎。这种对科普教育的关注,或许正是日本近几十年来创新发展迅猛的一个原因之一。

在这里,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日本对科普教育的执着和热情。对儿童科普的重视,大学对于自由创新的鼓励,是日本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

文案丨王德畅

排版丨刘潇

供图丨曹翔宇

责编丨陈笑萱

审核丨王凯峰 徐宝宁 郭鹏翔 胡泽鑫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