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盐湖游记
- wang
- 2023-09-14
- 生活笔记
- 45浏览
- 0评论
帆书致敬华夏之根“书卷里的运城”在运城盐湖区南山新境体育场举行,作为帆书书友,有缘能在美丽的南山脚下与广大书友一起听一场智慧的现场即兴演讲,是莫大的欢欣。
葱郁的南山、闪耀的灯光、开阔的会场,热情的书友们聚集一堂, 知性优雅的李蕾,开朗真诚睿智博学的樊登,儒雅博学的于庚哲,三位大咖和大家分享生活智慧,让运城盐湖区这一夜光彩夺目。
运城,又称河东,“河东”一词在战国、秦、汉时期特指山西西南部,以现今的运城市所辖区域为主。唐以后指山西全省,山西地处黄河之东,古称河东。盐湖区位于运城南部,境内的盐湖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有“中国死海”之称。盐湖是天赐的宝地,历史悠久。地质研究表明,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纪第四代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0.5亿年历史,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自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此采盐、生活,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商周时期,被称为“盬(gu)”、“卤”的盐池产的盐是国家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贡品;秦汉以后,盐池的盐产是历代封建国家的重要财税之源;古往今来,“河东盐”广销数省,运城盐池是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食盐来源,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盐湖在垦畦晒盐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颜色发生变化,湖水呈现出七种不同颜色,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和紫色,宛如一个多彩调色板,被誉为“七彩盐湖”。运城市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盐湖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将盐湖打造成生物多样的生态空间、风光旖旎的旅游圣地、惬意舒心的居民休憩地。
盐池天赐养万民,河东自古出人杰。西面与河东盐池文化博物馆毗邻的是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英雄史,历朝历代的杰出人物象银河星系中一颗颗闪烁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河东,这里最早叫中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帝、蚩尤、唐尧、虞舜、夏禹、女娲、伏羲、风后、嫘祖、后稷等上古时代的华夏始祖都在这片土地生活过。女娲抟土为人、采石补天,黄帝大战蚩尤、舜以德治天下、唐叔虞桐叶封弟、夏禹治水、嫘祖养蚕等一个个历史神话故事让这片土地充满神奇色彩。
河东诞生了众多彪炳千秋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艺术家、科学家。正史记载有名的2000人左右,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籍籍无名但留下篇章的也大有人在。是他们经历了五千多年华夏历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文明史演变,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盛、历史的绵延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河东五大名门家族闻喜裴氏、汾阴薛氏家族、龙门王氏家族、解州柳氏家族、夏县司马家族。
从中原霸主到文旗武旌,夏启定都安邑,傅说辅殷商高宗武丁中兴,百里奚辅秦穆公称霸西戎,晋文公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开创百年霸业,介子推、伯夷与叔齐被孟子誉为“圣人之清”,晋商鼻祖猗顿与陶朱公齐名,张仪首创“连横”外交策略为秦统一六国立汉马功劳,财神爷关羽忠义勇武的民间形象深入人心;司马迁身残志坚编纂《史记》,女国医义姁妙手回春,关云长义薄云天、匡扶汉室,裴秀《禹贡地域图》开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先河,卫夫人书法传家、《笔阵图》惊艳世人,郭璞博学多识、以全才身份闻名于世。闻喜裴氏一族,“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仅担任宰相一职便有59人;河东王氏一族,家学丰厚、贯通文史,王勃凭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序》享誉诗坛;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古鉴今,令人深思;赵鼎直言进谏,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关汉卿秉笔直书,一部《窦娥冤》六月飞雪诉百姓之苦,为百姓请命;李毓秀《弟子规》循循善诱,教子育人;杨深秀变法图强,以身殉国。大河奔涌,千古流淌,汉魏风骨,河东文化独领风骚,在中华史册上写下辉煌史诗。当代英才河东也是人才济济,为中华民族复兴篇章写下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