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回顾 · 务虚游记|清海老师:本自具足的「我」



编者按:这一次敦煌游学,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感动,直击心灵体验。但是,如果错过了清海老师最后一天的主题分享“本自具足的我”,不但是一次极大的遗憾,此次游学也很难称得上完整。

这一场演讲,堪称是对这些瞬间和感动最好的升华。相信在之后的岁月里,将会成为许多人开启“窍穴”、将浪漫之美落在自身生活里的一个契机。在此,特别摘录部分精彩段落以飨友好——

什么是“本自具足的我”?

“我”指的是所有人的那个“自己”。本自具足,是说你所有要做的事情,都不能太依靠外求,甚至并不需要刻意去学习。也许只需要有一件事,有一个老师、一个身边的人,为你“开窍”,你就找到了那个事情。而那个人,就是我们生命当中的所谓贵人。

贵人是给你财富的人吗?不一定。贵人其实是帮你“开窍”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可能说者无意,但是听者有心。

比如,去年疫情期间,我去拜访一个茶界的前辈,聊天中,他和我分享,说他在探求茶的边界——“泡茶到底有多少种方法,我是否能找到那个边界” ?

“边界”两字,让我瞬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一下就开启了我探求所有认知的边界。

就我个人来说,我的边界是什么?就是烹茶的传道和炉事这个小门类。为门类传道,是落在我肩上的任务,这是我此生必须要做的事。此生多长?不知道。诸如写字画画等等太多事可以别人去干,而我干这一件事就够了。这就是我的边界。

交流当中有人问,老师,茶会上能不能烤羊?我说,我一辈子都不干这事儿。为什么?是对这事嗤之以鼻吗?不是。这涉及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都有的问题。

烤羊,KTV,喝大酒,是一个让人越来越澎湃的过程。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太多的澎湃,难得的恰恰是那一丝清净。这丝清净从哪来?从“心生欢喜”而来。

欢喜,不是喜欢。收到一个新手机,会很开心,喜欢。这种喜欢能持续多久?一天都很难超过。仅此而已。而欢喜,是由内而外的,是那份清净换来的,是观照内在反射出来的“开心”——但它不叫开心,也不叫高兴,而是叫欢喜。

正如你给予别人的时候,那种心生欢喜,会绵延很久。因为你本自具足。


因为你自己就本自具足,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和情感的输出。这次游学,无论你认为体验好,还是体验的不好,其实都好。

体验好,你会很开心,找到了自己要的东西;觉得不好,比如觉得沙漠里站着太热,逛莫高窟脚疼、劳累……等等的不开心,但也要好好体验。因为,那种不好,此生也再不容易有第二次了。

想有第二次,对不起,总会有人没时间。而缺少任何一人,都会变了味道,不再好玩。禅宗说不二法门。什么是不二?不极端为不二——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不好。

为什么我们要来到这个地方喝一杯茶汤?为什么要在自然界里做茶会?

我们在山川之间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所谓“见”,是让觉知归来。什么是觉知?就是你本自具足,所需要的,无非是别人帮你有一个升华,让你知道,世间还有如此浪漫的事。回去之后,你如果爱茶,会不会也想在你认为美的地方,做一次同样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一般一想到茶,都是室内的布置,射灯,插花,挂画……昨天我们却是坐着大巴车下来,在戈壁间布席、起炭,再渐入佳境,器乐、人声。音乐人甚至特意从成都请来。

这些都对冲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张力,对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上形成拉扯关系,最终达到一个平时没有的升华状态。

什么是对冲?比如我们黑色大漆的茶桌,是一个极有江南文人气息的精致物件,放到戈壁滩和沙漠这种蛮荒场景下,就会形成一种张力。

沙漠戈壁那种自然之力太硬、太无情,所以请来音乐人,加入舒缓的曲目,人声要循序渐进,一点点加进去,一直到最后一首《送别》。

布置怎么弄,拍摄的角度,近景中景远景,茶席与山谷的关系,每个人坐的位置,都是有画面在心的。

▲雅丹星空茶会上,来自成都的音乐人贾锦江、大米两位老师,于戈壁滩雅丹地貌间,带来舒缓的乐曲,吉他低吟,歌声空灵


这一切是为了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吗?是为博得眼球吗?显然不是。而是在此情此景之中,将自己的心灵带入进去。带进去的目的是什么?回归童真。童真是什么?是我们常说的童话,是中国古人的诗词。

童话和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处。成年之后,童年那种感受幸福的机率已经很少。而童话和诗词,,能够让我们在未来成年人的岁月里,能够心中有童话,此生还能有浪漫的事。

有人问王东岳先生,人生有何意义。他回答说,人生毫无意义,就是从生到死。人生就是个悲剧,但是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却把悲剧活成了浪漫的喜剧。

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游学,是让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地方,沉浸几天,尽量放下平日的事务。放下形而下的我,生成形而上的精神的自己,达到空灵的境界。让我们的精神,哪怕有一丝的安宁和清净,人生都有意义。

▲雅丹星空茶会:布席,餐食,夜幕现场


「唯一让生活过得有品质的药方,是让生命有内在的意义」



- The End - 




当代烹茶法创始人:李清海


李清海,当代烹茶法创始人,文人生活美学倡导者。自幼习画学文,依仁游艺,兼事于茶,称画人亦可,称茶人亦可,称文人亦可。常以书法和山水自娱,润养性情,笔墨不脱古韵,得明人吴门意趣。以当代视野,抱古人胸襟。遂以太湖石、山水、诗文书法等题材,篆刻于炉体,创制“清海炉”,除了让凉炉更符合当代茶人品茶的要求之外,更是将中国文人情怀置于炉上,使其超脱器物本身而成为艺术品,独具文人审美中进退自如、灵动自然的韵味,成为很多藏家案头的收藏珍品。




当代烹茶法·茶人班  报名中

开课在即,即将满额!

时间:2023年9月25-27日
开课地点:北京·清海炉空间


扫码报名

可直接缴费

添加助教报名

电话13021169787




往期精彩回顾


深度体验:务虚游记《致敬龙门:让觉知归来》

成都 | 务虚游记《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清海炉 | 工作室——人文美学教育先行者
# 线 上 渠 道:淘宝店:搜索?清海炉
# 实 体 空 间: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墨蜂智谷A05
# 商 业 洽 谈:13021169787
下一篇:非遗活动游记2 (2023-09-17)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