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游记——2023年9月
- wang
- 2023-09-19
- 生活笔记
- 32浏览
- 0评论
—— 济南篇 ——
济南,号称泉城,大小泉眼得有七十二个,在市中心比较集中而且有名的要数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等几个了。以前来过几趟济南,主要是去的趵突泉、五龙潭和黑虎泉,珍珠泉几乎没去。这次来济南憋着除了几个有名的泉再看看外,顺便去找找珍珠泉,看看她到底长啥样子。
一大早先围着大明湖转了有大半圈儿,荷花基本上已经凋零了,稀稀拉拉的有那么一朵半朵的还在湖里随风摇曳,花瓣已是半老徐娘般,更别提什么夏雨荷了。从大明湖出来,路过济南府学文庙,本想进去参观参观,结果是二将军把门,四周空无一人也没法打听,只好作罢继续向前。走不远就来到了大明湖对面的曲水亭街,这里虽说有小桥流水和一些老院子,但大都是关门闭户,而且显得异常冷清,偶尔有一些游人匆匆而过,不似江南小镇那么熙熙攘攘的有情调。从曲水亭街穿过去就是芙蓉街,这里几乎都是商铺,以小吃类店铺居多,白天更是冷冷清清,估计到了晚上会热闹一些个。出了芙蓉街,按照地图指引转到了珍珠泉的位置,一个硕大的朱红大门拦住了去路,上面挂着一个大大的国徽和一个大大的牌匾,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霍,这可咋整呀?转了仨圈儿,没找到其他的路,看到路边有两个老者在闲谈,于是就上前询问,被告知珍珠泉就在这里,但是不让进了,听到两位老者如此说只好悻悻离去,白转悠了仨圈儿。于是奔了五龙潭,在五龙潭里小转了一下,觉得不好玩儿,就出来去对面的趵突泉了。到了趵突泉,好家伙,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趵突泉的三个泉眼咕嘟咕嘟的往外冒着水,池中的泉水碧蓝碧蓝的,岸上四周人头攒动,都是来欣赏这美景的。今天(2023年9月6日)来趵突泉也巧了,正赶上趵突泉复涌20周年纪念。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复涌,尽管曾经经历多次水位变化,趵突泉一直不断流,持续喷涌了20年。




从趵突泉出来正准备去黑虎泉,走到大门口附近,正好进来一个旅游团,于是停在一边给他们让路,这时就听导游给团员们介绍济南的这几个泉,其他的我没着耳朵听,当导游说到珍珠泉,我赶紧凑上前去。就听导游介绍说,除了趵突泉五龙潭和黑虎泉,还有一个珍珠泉,在山东省人大里,一般人看到那个大门就不敢进了,其实跟门口保安说一声还是可以进去参观的。我一听,哦勒个去,原来如此呀,当初真应该硬闯一下试试。不过在帝都呆惯了,一般的政府部门确实不是随便进的。正好,我要去黑虎泉,那就再拐个小弯儿去看看导游说的是不是真的。从趵突泉出来,也是轻车熟路了(上午在这儿转了三圈儿呐),不一会儿就到了,看到门口有个保安,就上前询问,可否进去参观下珍珠泉?保安兄弟说:没问题,可以进,顺着左手走就行了。我说用看身份证么?保安兄弟一脸诧异并且非常严肃的对我说两个字:不用!哇呀呀,就这么义贼的进来啦......到了珍珠泉,表面上光看泉水好像没什么,就是一汪碧水,水中立个“珍珠泉”的石碑,貌似也是后人戳在那里的(经查,该珍珠泉石碑为原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高启云题写)。其实不然,珍珠泉的名气很大,与趵突泉不相上下。乾隆爷甚至认为珍珠泉要优于趵突泉。在珍珠泉北岸边有块非常珍贵的乾隆帝御碑,碑上可有乾隆爷题咏珍珠泉诗: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功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弘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园流有灵孕,颗颗旋相於。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馀。又如对溟渤,三五呈方诸。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参观完珍珠泉,到门口和保安兄弟又闲聊了几句,得知,原来确实不开放,是后来才开放给游人参观的。我问他能不能在门口照张相,保安兄弟态度还真不错,温柔的对我说了两个字:不行!我只好溜出老远自拍了一张以示留念,吼吼吼~
从珍珠泉出来溜达没多远就到了黑虎泉,感觉比1992年来时不一样了,周围修整了一些,记得那次(1992年)来,泉水好像是从一只老虎嘴里喷出来的。不过,今年这次来泉城,跟我上次来差不多,各个泉都有泉水,但是印象里好像没有1992年时候的水多似的。




济南不愧为泉城的称号,在街道上隔不远就有一个饮水池,原来是按钮的,现在改成扫码了,可以品尝凛冽甘甜的泉城泉水,确实好喝。记得原来按钮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大爷大妈带个大塑料桶和自制的漏斗去接水回家,还排大队呐。这次来大街上的饮水处几乎都是扫码的了,扫一回码只能饮一点儿喝,就看不到排队接水的景象了。不过在五龙潭里的饮水处还是按钮的,还真有个大妈提着大塑料瓶在接水~~~


济南逛了大半天,下午坐火车到了淄博。嘿,淄博的乐子也不少,待我一一道来。到了淄博后,淄博火车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车站里的文化气息很浓,一看就是个非常有底蕴的地方。




从火车站到住宿,体验了一把公交车。原来淄博这里坐公交60岁以上老人直接拿身份证刷卡可以免费乘坐。有的是独立的刷卡器有的和普通刷卡器在一起。在淄博基本上看不到共享单车(脚踏的那种),满大街都是共享电动车,而且每个车上还都配一个头盔,用链绳拴在车上,倒是挺方便了。路口还给骑车的人搭了一个既防晒又防雨的棚子,挺人性化的。



淄博的住宿以公寓式的为多,而且一栋楼里有N多家。从火车站到了酒店后,我直奔大堂办入住,等一报上姓名,人家说没你这个人,看了订单回复我说,不是我家,往西走100米。我去,名字都差不多全叫“齐风”,只不过这个多了“印象”两个字。到了我订的齐风,楼里有三部电梯,其中有一个挂着维修的牌子(重点在后面)。入住收拾停当后,出外寻找吃饭的地方。重点来了,等下楼时听人说今天电梯从上面掉下来了。我的妈呀,怪不得电梯门口挂着一个维修的牌子呐,吓得我赶紧换住处。
离酒店不远有个烧烤大棚,正好也饿了,那就先尝尝淄博的烧烤吧,全国那么热炒,不吃有点儿对不起了。出门好多电动车,顺腿儿骑了一辆。现在淄博的烧烤貌似没前些日子火了,串儿店挺清静的。味道一般吧,说不上特别好吃,倒是吃得过儿,只是喜欢刷酱卷饼,说实话不是太对我的口味,烤羊排蛮可以的,非常适合我的这口儿。串店的老板人挺好,开始我说就我一人儿,吃不了多少就不用炭火了。不大一会儿,老板端着两条炭火给架上了,说是天气没那么热了,串儿凉得快,还是热热好吃,这服务没得说。




次日,去中国陶琉馆参观了一下,中国陶瓷琉璃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陶瓷琉璃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很大,展品也很丰富,参观后觉得很震撼。这里不但有古时候的陶器、琉璃,还有世界各国的经典瓷器。




























在张店区西一路86号,有一座民国时期的的住宅楼,它是一栋两层带门楼的近现代建筑物,抗日战争时,日军曾将此作为战俘集中营。现在这里面开了许多家铺面,其中以烧烤居多,因为我去得早,大都还没开门营业。在我游览的过程中,有一只花猫,从门口大街上一只尾随着我到院子里、到楼上,又是喵喵叫又是满地打滚。开始我还以为是在监视我的,后来一看原来是在跟我起腻。















张店火车站附近有一座天主教堂,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比青岛和济南的哥特式大教堂还早,始建于1891年,1929年8月由美籍神父卢洪文主持改建,1932年竣工,教堂高30米,东西宽12.25米,南北长40米,面积490平方米。教堂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北主立面中间外凸,为三层方形塔楼。主建筑四隅及隔间为石砌立柱,墙体为水磨青砖砌筑,木桁架,红瓦两坡顶。整个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几何线条清晰流畅。去的时候因门关着,所以没能进里面参观,只是在外面浏览了一下。








在张店玉龙商街附近有个号称西班牙风情街的地方,可千万千万别去,老上当了。





来淄博一定要到八大局看看,不吃也要转一转,主要是感受一下那儿的气氛,貌似现在的气氛不如之前热炒的时候那么火爆了。






淄博附近的周村古商城确实是一个可以值得去的地方,在周村不光有周村烧饼,在这里更多的是商业气息和氛围。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乾隆年间,周村元宵节挂灯极盛,乾隆爷驾临观赏,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有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街,还有大清邮局、瑞蚨祥、大染坊、状元府等老铺、老宅。

















































周村匠人王老先生的刻瓷也是一绝,刻瓷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凭着特制的钻刀、锤子等工具,在烧制成型的瓷胎上进行创作,錾刻成画。
“今日无税碑”的典故:最初之时,周村处于交通十字路口,路口上有几家开店的人家,人称周村店。后来这里立了集,四方赶集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有了一些固定的店铺。做买卖的人多了,定居的人口也就多了起来。县里设了“二公衙门”,派出专人收征市税。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就向外地来的客商要吃要喝要“使费”,半讹半抢地“吃大户”。后来愈演愈烈,衙门里的差人今天拿一张纸说是内务府的文告,明天拿一张纸说是府衙里的文书,挨个店铺敛银子,真是税如牛毛。市场上有些恶人强行充当“驵侩”,向卖货者索要“介绍费”。许多客商只好下了门板,不敢贸易。有些外地客商只好降价销售,打算处理完存货离开周村。就在这时候,清朝的刑部尚书李化熙回乡探亲。他家住傅家庄,经常到街市上闲逛,和客商、乡亲们聊天,得悉了周村街上的这些事情,回京后便向顺治皇帝禀告了这一情况,建议皇帝下令,免除周村市税,让商人们安心做生意。顺治皇帝说,那就免一天的市税吧。李化熙当即叩头谢恩,连夜间修书一封,第二天派心腹飞马直奔周村。家中接信一看,立即刻了一块五尺石碑,立于市中,上书“今日无税”四个大字。一时间,周村街上无人再敢收税了,贸易越来越兴盛了。可惜现在这块已不是当年的那块碑了。

在淄博印象最不好的要数蒲松龄故居了,一是人山人海,二是全是做买卖的,感觉是拿蒲老人家当摇钱树了,而且蒲松龄故居修复的也不是很好,至少我认为不咋地,我是绝对不会再去这个地方了。









而位于淄川的齐文化博物馆却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齐文化博物馆的周边,大大小小盖了好多个艺术馆、博物馆之类的,但是环顾四周没有一家是开着的,全都是关门大吉,连附近的茶餐厅都关闭了。只有这个齐文化博物馆门庭若市,有许多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齐文化博物馆展厅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本陈列展厅、特色陈列展厅、专题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这次主要看的是前两个展厅,基本陈列展厅和特色陈列厅。齐文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是以齐国故都八百年的兴衰变迁为基点,分为先齐文明、西周之齐、春秋齐国、战国之齐、秦汉齐风、稷下学宫、余韵传承等八个部分。齐文化博物馆的特色陈列厅包括齐地考古、煌煌齐都、稷下学宫、石刻。









齐文化博物馆里另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山王村汉代兵马俑。这个兵马俑与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不同,更多的是侧重体现出行的仪仗及生活,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生动有趣。







临淄县城四门匾:临淄县城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今已毁圮。现遗存城门匾额四块,东门“淄流斜抱”、南门“牛峰翠霭”、西门“愚岭遥盘”、北门“渑池襟带”。



海岱楼-钟书阁,号称中国最美书店。确实不错,不过感觉打卡比看书的人要多,包括我自己。我是白天去了一趟,等到了晚上掌灯时分又跑去了,为的是拍夜景。






















最后,聊一聊淄博的美食文化——博山菜。首先烧烤不提了,就那么回事。但是博山菜就我吃的还是有几个值得推荐的,首先是博山硬炸肉,外酥里内,很有嚼头儿,好吃;其次是豆腐箱,也不错;桂花红烧肉做的也还行,不腥;酱香小土豆味道一般。唯独博山很有名的博山酥锅不敢恭维,这是一道凉菜,确实不对我的胃口,再也不吃它了。博山菜还有好多,可惜胃口就这么大,其他的等下次吃过了再来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