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太原游记04——晋祠

草稿先生这周分享在晋祠的游览经历。先把重要的游览事项放前面说:

晋祠和兵马俑一样都是门口有很多导游,不同的是价格不一样(兵马俑的价位是一百多一个,晋祠是三十到六十不等,越往里走越便宜),相同点都是讲故事,可以在去晋祠之前提前看一些资料(B站是个好东西),而且景区有免费的电子导览。

之前听说晋祠有四只猫,但一只都没找着,这里就放个图吧~

晋祠景区是和天龙山连在一起的,这次我们只去了晋祠。晋祠景区是分为晋祠公园(免费)和晋祠博物馆(收费,大人80小孩40,到晋祠博物馆门口再买票可以有实体票)

晋祠太大了,里面有三宝(周柏,宋代彩塑和难老泉)三绝(鱼沼飞梁,献殿和圣母庙),这篇文章就主要介绍这六处景点。

这是晋祠公园门口

我们来的前几天还有庙会

大门,想起来太原游记02——山西博物院(续)的晋字了吗

(这不是鱼沼飞梁)

照壁

飞龙阁,要从下面的洞里走过去

从飞龙阁外面往里面窥探,应该是李世民

再往后走有一座“龙兴晋阳雕塑”,做的非常宏伟。

然后看到的是晋祠座屏,刻着梁衡先生的散文《晋祠》(草稿妈说她上学时学过)

前面就是晋祠博物馆的入口了

晋祠里有很多古树名木,旁边都有标牌,基本上没个三五百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晋祠混的(

里面最有名的是唐槐周柏,周柏没拍上,放张唐槐:

下面是进入晋祠的第一个建筑,水镜台,明清时候的戏台,水镜台取“清如水,明如镜”之意。


接着就来到了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这个有故事的金人台上伫立着四个铁人,三个是宋代铸的,西南角的是民国重修的。因为金克水,这四尊铁人原来是放在这里镇守晋水的,后来就出现了金人逃跑的传说。

对越坊中“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思是报答祖先的功德。

钟楼里的大钟

再向前走,就是献殿,鱼沼飞梁,圣母庙和难老泉了,一个一个介绍。

先是献殿。献殿是专门用来祭祀圣母邑姜的,是我国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殿与亭相结合的建筑。从外形上看献殿相对开放,四周不是墙壁而是木栅栏,整体形态更像一座凉亭(里面确实很凉快)。

鱼沼飞梁的结构非常特殊,是十字形的桥梁,是中国现在仅存的十字形桥梁桥下常年有金鱼生存。桥的榫卯结构也非常有意思(可以和前面的那个酷似鱼沼飞梁的家伙对比一下

鱼沼飞梁后面就是圣母庙,里面有“三宝”之一的宋代侍女像。圣母庙的特点就是外面挂着很多块匾。

形态各异的木雕龙,据说还做出了很多表情包

中间的是圣母,两旁的是侍女,从这几张图也可以看出侍女的面部表情各不相同,这也是宋代侍女像称为国宝的原因之一。

各种匾

甚至消防工具都做成了殿的形状(

圣母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碑。殿的左边有二十多块碑,时代不同,但大多数都是纪念圣母的。

前面就是难老泉了,关于难老泉有个特别美丽的传说,自行搜索吧

隐约可以看到钱钱~

水母楼旁边还有“三七分流”,很奇妙,古代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这次来晋祠还有个意外之喜,就是发现了王氏宗祠,草稿妈拉着草稿先生拜啊拜

盖章就在这个小院的文创中心,忘带本了,直接盖门票上

晋祠不光蕴含着悠久的文化,里面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色,避暑好地方。

以上就是晋祠的全部内容了,草稿这次只是粗略游览了一遍,如果细细的走估计公园能走两天里面能走五天(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草稿没去),下次再来我还要提前积累一些建筑知识,那样看的更尽兴!

下周是太原游记的最后一篇:晋商博物馆!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