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记:南昌古名楼滕王阁
- wang
- 2023-09-28
- 生活笔记
- 43浏览
- 0评论
王勃的《滕王阁序》耳详能熟,中学时背得滚瓜烂熟。记忆最深刻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美景,一直在梦幻似的想像中相伴。一直想到赣江边,登上滕王阁,去回味、沉思千年前“群贤毕集”吟诗诵读的文化盛宴。
3月25日这天,终于登上属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圆了少时的梦想。
上午9点许,验票进入景区。入门则是一片翠影朦胧。仲春的树已浓绿,嫩叶竞相摇曳。一座庄严巍峨的阁楼,隐隐约约穿过树之层叠枝叶,透露给游者,浑然天成之庄严气势显现。
穿过树丛,气势宏伟的两级台座、台座之上五层的滕王阁,尽收眼底。巍峨大气,雄伟华丽,镂花门窗,深绿瓦当,飞檐斗拱,朱红漆的堂柱,象牙白的栏杆,青铜的仙鹤与麒麟,两旁紫檀色雕花木门,两侧亭台错落有致,彰显着其独到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人文,显得雄伟别致和优雅。
到此望楼,不免生出历史车轮滚滚而来,沉重的岁月充斥天地的感叹!今日滕王阁已是重建第29次的滕王阁,不变的是《滕王阁序》不朽虽报国无门,但壮志不坠的执着的精神。想当年,王勃探望在交趾作县令的父亲,路过此地有幸赴盛宴登楼望远,自叹“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大发“无路请缨”的感慨情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千古绝句,文惊满座。这座位临赣江东岸的千古屡建的楼阁,从古至今,不知道引来多少文人墨客,借古喻今,壮志豪情,抒发胸怀。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在看到的滕王阁建筑,是1985年重建景观。腾王阁已经重修了29次。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 “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仿宋式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跟随导游,爬上二级台座。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
来到滕王阁,必然要入于阁中感受一下。最显眼的便是汉白玉制成的《时来风送腾王阁》浮雕。导游讲解说,这些浮雕再现了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前往滕王阁作序的情景。他身穿白色长袍,矗立船头,披风和长袍下摆随风飘动,船下激流涌动,而他只顾抬头眺望远方。
第二层可称之为江西历史名专场。一幅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末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用以注解《滕王阁序》中的“地杰”。人物包括人们认为的正反两方面人物,如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文天祥、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杨万里、汤显祖,朱熹,胡铨,严嵩等。画中人物装束不一,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它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
来到第三层中厅,屏壁上有一幅《临川梦》丙烯壁画。看下旁边说明,这才清楚原来是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导游指着铜浮雕《唐伎乐图》和青铜祭器等,介绍说这些体现出了唐代的盛世升平的景象。面北耳厅陈列了很多以“物华天宝”著称的景德镇陶瓷等工艺品,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东为“江山入座” , 西为“水天空霁”, 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
在第四层参观,主题就是正厅中的《地灵图》,用以注解《滕王阁序》中的“地灵”。《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精华。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岭梅关、弋阳圭峰、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画面严谨,功力深厚,充分表现了江西“钟灵毓秀”的壮丽山川。在这里,还可以运用科学技术详细展现的滕王阁历代兴废摸拟情况。一代代滕王阁经历战火、倒塌等灾难而消逝的场景,让人叹息不已。
在第五层的厅堂里,有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廊檐下四块金匾,内容均出自《滕王阁序》。站在五层眺望,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一派城市繁荣之景象。漫步回廊凭栏远眺,远处长天万里,江水苍茫,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之后,又到地下层观看唐代、宋代、明、清等历代所建的滕王阁的模型。底层是华夏圣旨博物馆,有清代圣旨十余道,还有明代圣旨和越南圣旨。另有科举考试的试卷等展品,这些文物都是难得一睹的珍品。
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9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沧桑流年,岁月更迭,一篇传世之作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灿烂的一页,也为南昌和滕王阁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
资料参考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4月5日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游 记:南昌古名楼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