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然而这 并不是游记、更不是攻略——日本行随感(七)

  • 第七天. 

浅草寺、雷门、上野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早上临时决定去筑地市场,还好多想了下——周日开市吗?找到市场的官网,果然周三和周日是闭市的。还好还好。于是,我们决定去浅草寺、雷门一带。

印象中的这一带街区,街坊式的小商小铺甚是热闹。也许是我们到的太早了,很是静寂。街边的一座小寺,清洁人员在打扫,虔诚的主妇在买菜的路上过来拜一拜。然而,即便是这样的静寂的清晨,也许和许多其他的“网红”景点一样,少不了带着三脚架来直播的人。寺庙的工作人员赶走了来直播的,又恢复了寂静。‍‍‍‍‍‍‍‍‍‍‍‍‍‍‍‍‍‍‍‍‍‍‍‍‍‍‍‍‍‍‍‍‍‍‍‍‍‍‍‍‍‍‍‍‍‍‍‍‍‍‍‍‍‍‍‍‍‍‍‍

看了下店招牌,很多店似乎周日也是不开的。开的大多数是餐厅,也是要到9点半10点才开门。

虽然我来过浅草寺这带很多次;但每次都是一路吃、一路逛、一路买的,关于“寺”本身的记忆倒不甚清晰。我记得有个巨大的,类似灯笼的,上面有大大的“雷门”两字,而这次我们跟着地图来到浅草寺,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大灯笼”?

这次是认认真真地“游览”浅草寺(Sensoji Temple)了,它可真大啊!

说是认认真真,其实也是走马观花,倒是走到了些以前没到过的地方。我们不是特别懂这些神佛的规矩,学着别人许了愿,也去抽了签。虽然仍然是“吉”、“大吉”,但是签文上也都再次提示了:要坚持,才能胜利啊!‍‍‍‍‍‍‍‍‍‍‍‍‍‍‍‍‍‍‍‍‍‍‍‍‍‍‍‍‍‍‍‍‍‍‍‍‍‍‍‍‍‍‍‍‍‍‍‍‍‍‍‍‍‍‍‍‍‍‍‍

这处锦鲤很受欢迎啊!

日本绝大多数的神社、寺庙等和周围的其他设施——通常是商业街,基本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些祈愿、辟邪、诵经……也就更像是世俗世界的一部分。浅草寺的几个出入口也是与商业街无缝对接的;比如,我们走着走着饿了,一抬眼就看到了卖零食的。一脚抬出去就是寺外的商铺,买了零食,一脚抬进来又继续在寺里逛。

我有点不死心,就想着让我妈见证下热闹的街坊商业,于是逛了圈,还是坚持从宝藏门出来,走仲见世街。这时,大约是上午十点多吧,人群乌央乌央地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就涌过来了。我们被挤着、被推着,直到终于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灯笼‍‍‍‍‍‍‍‍‍‍‍‍‍‍‍‍‍‍‍‍‍‍‍‍‍‍‍‍‍‍‍‍‍‍‍

这时,与一个多小时前的清寂,真正是两个世界了!

图片来自官网。从雷门到宝藏门,我的理解是参道。现在这条300米的参道,有约90家商铺,也蛮能体现日本社会对于入世和出世的看法。

下午,我们又去了次上野。上次,大雨,我们是直奔东京国立博物馆;这次,风和日丽,我们才发现,这个我一直从鲁迅那里听来的上野公园(Ueno Park)竟然是这么宏大的一片。‍‍‍‍‍‍‍‍‍‍‍‍‍‍‍‍‍‍‍‍‍‍‍‍‍‍‍‍‍‍‍‍‍‍‍‍‍‍‍‍‍‍

回来不久就看到有篇写上野公园的,说在上海可能找不到一个同类的地方,我想了很久,也的确没有。这里有高校、有文化艺术科技场馆、有动物园、有自然景观、更有重要的文化遗产,规划松散有序,各场所及其周边景观都符合他们各自的定位和气质,但整体又市井气息浓厚。比如,我们的午餐就是在临时搭建的集市上解决的。我们吃了牛肉薯条,排了很长的队。摊主是位西方人,带着两个小孩。小孩以每次都能一把勺出200克薯条而欢呼雀跃。

广场上一边在卖力的推广着playstation游戏,一边还有耍猴;当然,还有各地风味小食的集市,畅饮的啤酒,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图片来自官网,这一大片湖满是荷花,只是我们去的时候有些早,再晚两周,荷花就盛开了。我妈还一直念叨着她想象中开花的盛景。

然而,这一天给到最大的震撼其实是——人多。无论到哪里,都是那么多人;早上的浅草寺、下午的上野公园、后来我们又去逛了街,在商场里连自动扶梯都挤不进去,升降梯更是没有机会。久违了,那么多人!‍‍‍‍‍‍‍‍‍‍‍‍‍‍‍‍‍‍‍‍‍‍‍‍‍‍‍‍‍‍‍‍‍‍‍‍‍‍‍‍‍‍‍‍‍‍‍‍‍‍‍‍‍‍‍‍‍‍‍

  • 浅草寺:东京最古老的寺庙,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将浅草寺指定为德川幕府的朝拜场所。有“雷门”两字的巨大灯笼,高约4米,重700公斤,是日本和东京的象征之一。
  • 上野恩赐公园(旧称:上野公园):面积53万平方米,是日本第一座公园,也是赏樱胜地,著名的“染井吉野”就源自于此。1873年开园,今年为其150周年。

上一篇:广州游记(1) (2023-10-03)
下一篇:游记/建川博物馆感受历史 (2023-10-03)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