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成都游记】四川博物院(上)

之前在上海遇见博物馆里参观《遇见古蜀》专题展的时候,讲解告诉我四川的四大博物馆都聚集在成都,分别是——

  • 三星堆博物馆

  • 金沙遗址博物馆

  • 四川博物院

  • 成都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是本次成都之行参观的第二个博物馆,也是本次参观的三个博物馆里唯一一个不需要门票的博物馆。它毗邻杜甫草堂,两地几乎是邻居的。

由于博物馆是预约制,10月2日,我们在四川博物院预约的时间段是9:00--12:00前入馆,而杜甫草堂则是可以全天参观,因此第一个景点选择了去四川博物院。

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提前在网上预约讲解,所以本次参观只能没有讲解员。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租用了VR讲解器——一种戴着VR眼镜,去扫描展品,得到AI即时讲解的新式讲解器。费用是50元一台。需要押金。但可以支付宝免押金。费用有点小贵,但看看演示效果还可以,欣然佩戴。

但是入展馆使用没有多久,便发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它不是对所有展品进行讲解。但这个其实还可以接受,因为其他博物馆的按钮讲解器也不是面面俱到对展品一一讲解。问题是工作人员所给的讲解清单内,好多珍品都外借展出中,无法看到,更不要说讲解了。

其次,工作人员演示的讲解类似于正规纪录片里制作,不仅对文物出土背景进行简洁介绍,而且通过AI展示对文物结构进行庖丁解牛般地讲解,非常细致。可是,实际看到的除了一些这样的讲解以外,居然混杂了很多用动画卡通描绘的说明,一点都不觉地自己身处在博物馆里和文物近在咫尺,反而有点像看动画片。

最后,戴的眼镜类似是墨镜一样,在昏暗展馆里看展,一是看实物得拿下眼镜或者把墨镜镜片每次往上推掉,否则就无法看清实际文物,二是展馆本来就暗暗的,再戴个墨镜走路,特别对于老母亲来讲,不啻是个潜在风险。展馆虽然没有昨天三星堆博物馆那么拥挤,但人也是很多。

因此,非常不满意,折回柜台,要求退钱。对方正在做新的生意,二话没说,立即退钱给我们了。

看样子我们只能依靠刚进入博物院租赁的一台最老式讲解器了……

不过馆内工作人员告诉我,10点有公益讲解,到时候展厅门口跟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就行了,告诉我们没有耳麦,让我们跟随红马甲紧一点。

果然,10点刚过一点点,一位中年男性穿着红马甲出现在展厅门口,也没客套地寒暄和自我介绍,而是直接了当说,他是今天的公益讲解,请大家跟随他。

刚开始只有零零落落十来号人跟在他的身后,红马甲讲解员从《华阳国志》的五代古蜀王开始讲起。见下。

紧接着,移步介绍三星堆情况的展览墙。重点说了两点——
第一点,三星堆发现的青铜人像。他们的头顶形状是各异,有平顶和圆顶之分;他们的发型也是迥异的,有掰辫子的,有类似夹了发卡的;有戴面具的,也有不戴面具的。
第二点,他介绍了三星堆发掘阶段。主要经历了三个时间点,如墙上时间轴所示。
  1. 1934年 考古发掘
  2. 1986年 一号&二号祭祀坑发掘
  3. 20009-2021年 后续6个祭祀坑发掘

然后,进入一排罗列各式各样青铜器的橱窗。其中讲解的青铜器——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这个正好是我们刚才在VR里面看到过的。再温习一遍。
这个铜罍1959年四川彭县出土,距今两三千前的四周。罍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大型盛酒器。实物的从下到上都是多样繁复的花纹,配有象、牛、龙的形象光看造型,此物也绝非一般普通人家使用之物。网上找到一段我在VR眼镜里看到类似的动物构造分解图,见下,以便大家能和现场的我一样为之惊叹。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人跟随红马甲讲解员了,老母亲和我得用心往前面钻空子才能站在红马甲附近,勉强听得清讲解。因为红马甲讲解老师没有扩音器,所以当围观人群越来约多,自己又不能站到靠近红马甲讲解老师附近得时候,讲解的声音听起来就有点吃力了。
等转到“水陆攻战纹铜壶”的讲解时候,老母亲和我已经只能站在对面,隔着橱窗听讲解了。老实说展馆内人很多,嗡嗡的听不清。于是,两人只能放弃跟随听讲。开始在偌大四川博物院凭借自力,去试图欣赏这些古老的文物。
幸亏四川博物院的布展比较人性化,无论文字说明,还是灯光声效,都提供给参观者更利于读懂文物的信息。
没有人工讲解的情况下,畅游在内容丰富的博物馆里,我们还是涨了不少知识。且容下回分享。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