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柏林游记 1

柏林游记 1

Chris

欧洲的飞机晚点一小时已经是常态了,毕竟此次落地的勃兰登堡机场,从施工到建成花了十几年,前前后后数次拖延工期,差点以为要成继柳京饭店之后又一著名烂尾工程了。根据南南同学给我们科普的小知识,德铁自全面私有化之后,已经是出了名的不准时,位列欧洲延误火车前三,之后的几天我们果不其然结结实实地享受了延误套餐。

柏林的第一站是犹太博物馆,他的设计理念非常的前卫,不久是展馆内容还是展馆设计。该博物馆没有直接控诉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种暴行,而是从犹太人的生活开始,从平凡的生活用品逐步推进到高压之下用以对他们人身加以限制的各类物品,比如经典的星星袖章和身份证明,以及我们能看到德国犹太人与其异国的同胞之间的通信联系。越往后的事物则愈发触目惊心,从 1930 年的魏玛政权开始,对于犹太人限制的法律条款就一点点开始蔓延,范围越来越广,条件越来越严苛,犹太人的生存空间就也就一点点被挤压。一直到最后,欧陆的许多地方就很大比例的犹太人就此人间蒸发。

回到展馆设计,狭小的一线天设计就让人窒息,仿佛此时的我们就身处暗无天日的集中营中,希望渺茫,可望而不可及。还有铺满金属哭脸的长廊,人行走其上,发出的尖锐且杂乱的金属碰撞声,犹如铁铲在清理焚化炉的残物,让人不寒而栗。这里也要感谢有锋同志的科普,这个设计就是让人走的,自己去感受那种毛骨悚然的触感与声响。当然也有让我不甚理解的设计,比如其中七七四十九根立柱,就跟另一个景点欧洲犹太人遇害纪念碑很类似了,我不好说设计师想传达的意思是否过于隐晦,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设计比较适合玩捉迷藏并且我们能轻易的观察到不少白人男女青年在此追逐打闹,这何尝不是一种坟头蹦迪行为,只能说逆天。

间谍博物馆则是轻松加愉快的适合全年龄段的互动内容丰富的展馆,在这里可以一睹形形色色的特工用具,可以说所有日常用品都可以被设计成隐藏武器、情报、窃听器等的道具,为了到达藏匿目的,各类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让人为之叹服。总之就是长知识的地方,明确了特工电影中花里胡哨的道具确有其历史原型。

最后也要感谢骁毅同学的远程帮助,虽然这次未能相见,但他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柏林交通、景点等方面的诸多信息与细节,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END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