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书店游记和“李鸿章的诗”随感

上周六走了三个书店,第一个是犀牛书店,这个书店外文书居多,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邮票等有年代的物件。门口傍晚夕阳的余晖撒在了苏州河的水面上,浮光跃金。

之后的路程就是漫步在苏州河沿岸,我们走过了浙江中路,河南中路等,这也是上海的路名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上海把所有的省份名字以路的形式集中在了一个市。

下一站是半层书店,这家书店是非常现代的装修风格,有许多的港台原版书以及日文书籍,还会有最新的设计类书籍,选品眼光独到是它的独特之处,店里面也会有一些文创产品以及饮品区,这是当下最流行的书店,人们为它的体验感以及氛围感而买单。


 最后一个书店也是我最喜欢的,叫开卷书店,它隐匿在居民生活区中,周围是一些副食品店,这家书店没有特别的装饰,灯也是普普通通的白炽灯,书柜中整整齐齐摆放着许多旧书,以国内书籍为主,店内还有一些古玩,带有岁月的痕迹,这是我眼中书店真正的样子。


 阅读旧书也非常有意思,有些书的年纪比我还大,这似乎是我得以窥探过去世界的一个窗口,比方说我在开卷书店选购的《七缀集》,纸页的两面材质不同,一面偏光滑,一面偏粗糙,这个让我想起来以前小时候打草稿用的a4不干胶纸,现在的书当然不存在这样的了。还有一本《洛阳伽蓝记》,我以前只知道它是讲北魏时期寺庙分布情况的,但是没有实感,直到我翻开书页,看到目录是以XX寺命名的,才有切身的感受,这本书是竖版繁体的,而且注释直接穿插在文章中。

非常有意思。


————————


今天晚上读到“李鸿章的诗”(《钟叔河散文》),其中提到一首诗,写到李鸿章对功名和事业渴望,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我对这首诗歌尤为喜爱,也许是因为我现在的年纪与他当时写下这首诗时的年纪一致,这首诗歌充满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

在之后的文章中也提到,李鸿章曾经远渡重洋,着实突破了我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

后来李鸿章办洋务,练海陆军,还去过欧美各国,有些诗的题材也是曾国藩所不能有的”,如《寄南越王》、《伦敦火车道中》、《荷兰海口》......又如《阅操》中一联云,“破阵兰陵盖世雄,赋诗横槊两难工”

我对民国时候的文人远渡重洋已经习以为常,却根本不了解晚清大臣们是否有去过欧美等国,得找来《走向世界丛书》看一看。

上一篇:良渚博物馆秋游记 (2023-10-23)
下一篇:望山隐庐游记 (2023-10-24)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