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名著阅读丨《湘行散记》:游记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哈喽,大家好,我是一姐,很高兴与你相遇。喜欢就点击上方蓝字【一姐语文圈】关注我吧。

如果不想错过【一姐语文圈】的文章,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游记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一、梳理游踪——所至

理清游踪是解读此类文章结构最关键的一步。在《湘行散记》中,各篇文章都以游踪为线索,从而串起不同时空的人事,显得杂而不乱,结构井然。阅读时,我们可以标记出文章中的关键地点,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理清游踪。以此方法,不难发现,该书以武陵为始点,以凤凰为终点,其间沿沅水逆上,途经多地。只有梳理清楚这一游踪,才能揣摩出作者将湘西的现实和历史背景糅为一体的行文思路,才能窥见全书的风貌。

二、体悟情感——所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游记类散文中的自然美景往往会引发作者特定的情感,只有把握住情感,才能挖掘文章背后潜藏的意蕴与主旨。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住情感呢?

1.由景探情。游记类散文中的情感往往与景色描写融为一体,我们可以通过咀嚼书中的写景片段,了解湘西风物的特点,体悟作者的情感。比如“我卧在船舱中,就只听到水面人语声,以及橹桨激水声,与橹桨本身被扳动时咿咿哑哑声……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正是一个圣境。”通过对声音的描写,展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的热爱。

2.知人论世。沈从文先生说过:“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只有更好地拓展文本的时代背景,才能更有利于直观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领悟所思——所悟

游记类作品中作者的感悟与思考,千万不可放过。在《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作者面对着在石头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地唱着悦耳曲子的鸟儿,思考了很多:“十六年来竹林里的鸟雀,那份从容处,犹如往日一个样子,水面划船人愚蠢朴质勇敢耐劳处,也还相去不远。但这个民族,在这一堆长长日子里,为内战、毒物、饥馑、水灾,如何向随落与灭亡大路走去。一切人生活习惯,又如何在巨大压力下失去了它原来的纯朴型范,形成一种难于设想的模式!”鸟雀从容,乡民质朴,但在长长的日子里,有一些东西在悄悄地改变他们的未来。作者对湘西人民的苦难命运发出了拷问:“是谁的责任?希望到这个地面上,还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驾驭钢铁征服自然,这责任应当归谁?”壮丽的橹歌已然不再,百姓的穷困潦倒不言而喻。作者的隐忧和希望,希望你能读懂。

四、品评语言——所评

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可以点评人物形象,可以勾连故事情节也以抒发情感上的共鸣。比如《鸭窠围的夜》:“为了我想听听那个人上船时那点推篷声音,我打算着,在一切声音全已安静时,我仍然不能睡觉。我等待那点声音,大约到午夜十二点,水面上却起了另外一种声音。仿佛鼓声,也仿佛汽油船马达转动声,声音慢慢地近了,可是慢慢地又远了。像是一个有魔力的歌唱,单纯到不可比方,也便是那种固执的单调,以及单调的延长,使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想用一组文字去捕捉那点声音,以及捕捉在那长潭深夜一个人为那声音所迷惑时节的心情,实近于一种徒劳无功的努力……”作者对“声音”的描写细致入微又出神入化,谱写了一首独具湘西风情的乡村交响曲。

同学们,以上四种方法,各有侧重,希望大家能综合运用。

关注【一姐语文圈】,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文末点个【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哦。

点击下方分享、点赞加个油吧!

更多文章请扫码

关注公众号哦!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