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游记之三
- wang
- 2023-11-03
- 生活笔记
- 22浏览
- 0评论
(旭日东升,重峦叠嶂的东方奔涌着一条纵向云带,如同一条天河)
有时黄河虽说不在视野之内,但也会昭示它的不同凡响。出会峰寨后,当晚宿于乾坤湾镇的一家民宿。清早起来,旭日东升,只见重峦叠嶂的东方奔涌着一条纵向的云带,如同一条天河——无疑那是弥漫在黄河上空的水雾,蔚为壮观。
惜别天河,开始新的一天旅程。北行20公里许,黄河上的又一个大湾——盘龙湾到了。站在路边的观景台上望去,盘龙湾一览无余,它呈现出一个比较规则的半圆形,给东岸圈成一个半岛。半岛三面临水,东边连接吕梁山脉边缘,岛面是东高西低的斜面,好似凤凰开屏的漂亮尾巴。西岸陡峭,呈圆弧状,灰褐色和白色层岩相互堆砌成高耸的崖壁。黄河总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又一个惊喜呈献你。
(黄河盘龙湾)
告别伏寺湾后,也等于暂时告别了黄河,沿黄路再次穿行于残塬、梁峁、沟壑和散落的村庄。植被稀疏,瘦小的枣树漫山遍坡,树上没了枣子,只有凋零的黄叶。关中已不多见的谷子、糜子倒是不少。随处可见的危崖、怪石、深谷、似波涛汹涌的山峦常常让人惊叹不已。
当车子钻出千山万壑,再次见到黄河时,已是在绥德县的河底村,而前边不远处就进入了吴堡界。我们与黄河打了个照面,见它没有特异之处,不再讨扰,继续北行。依山傍河的路少了许多曲折起伏,车子好像轻快了许多。
(吴堡石城一角)
很快到了吴堡县,一人一碗羊杂汤,安抚了肚子,顺路逛了县城北边的吴堡石城。该城据说有1600年历史,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行道路下至河岸,北为咽喉狭道连结后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环水绕,可谓铜墙铁壁。城内街道、窑洞、院墙、城墙皆为石头垒砌,可谓名副其实的“石城”。城中多有废弃的石屋,但街道和曾经的县衙、监狱、庙宇、祠堂、学堂、亭台楼阁、牌坊商铺等大都得以修复。漫步石城,石条铺筑的坑洼不平的街巷依稀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石头垒砌的窑洞散发着悠悠古韵。登上东城城墙,脚下是陡崖,陡崖之侧是滔滔黄河,而对面则是连绵起伏的吕梁山脉。天地恢弘、河山壮美之感油然而生。
(黄河二碛天险)
当行至吴堡丁家畔村时,目光再次投向东侧的黄河。这里是二碛天险,据说是仅次于壶口的险要之地。当黄河流经此处时,河道紧缩,形成巨大落差,激流倾泻于暗礁石壁,卷起惊涛骇浪,势如龙腾,声似虎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渍天险以北的黄河十分平静,这儿河床宽阔,河水平铺其上,波澜不惊,如一面巨大的古铜镜。随着夕阳渐渐隐去,古铜镜又变成了一面银镜,荡漾着粼粼波光。
毛主席东渡纪念碑建在黄河水流平缓的岸边,川口古渡旧址,斑驳的木船,每一座雕塑、每一块展板,都让人忆起那段峥嵘岁月。谁能想到,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党中央这一走,就走出了陕北,就走向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当我们来到山城佳县时,已是夜色苍茫,灯火一片……
(二碛天险以北的黄河十分平静,如一面巨大的古铜镜)
往期部分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