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游记|均安关帝墟,又焕新容
- wang
- 2023-11-07
- 生活笔记
- 15浏览
- 0评论
均安这个地方,曾听人戏称是顺德的“西伯利亚”,因为均安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现代生活设施尚有发展空间。虽然在版图位置上,均安似乎并不起眼,但也能算是人杰地灵。
武术家李小龙祖籍就在均安,也曾在这里居住生活过一段时间。还有咸丰年间的探花——李文田,晚清著名书法家、史学家、金石家。修筑北江大堤,曾任广州应元书院院长。而其他杰出人士,暂且按下不表。
关帝爷是如何来到均安的呢?目前流传比较多的说法,是宋朝年间一驿丞背着关公灵牌来到南方供职,把关公供奉于驿站内。乡民们敬重关公的忠、义、仁、勇等精神,纷纷前往拜祭,因此形成本土信仰。
而侯王是指平浪侯王。据说元末江西人晏戌子因病归故里的途中在舟船上溘然长逝,后来常在江湖河海显灵,使水中作业的船民免受风浪侵害。明代玉封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后又被封为显应平浪侯。多数解释是由江西迁入均安的族群带来的信仰。
关帝爷团结父老乡亲,侯王镇江保佑乡民水路平安。久而久之,关帝侯王出巡,就成为这个地方重要活动之一。
在广东,“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宴席上的菜式大多都带着“意头”,祝福。用宴席的方式联结家庭,乡亲,邻里,共同享受喜悦的氛围,这种形式在村子里得到了最大的保留。或在村里的广场,或是体育场,总之多数都会预留一块地方供村民举办宴席。这时,村里的人就喜欢起势喝酒。这种喝酒,一般是喝个气氛:大家站起身,举杯喝彩,说点吉祥话。
这一天我们也赶上了均安的关帝饭。
所谓的「关帝饭」,在过去,是参加关帝侯王出游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餐。每逢关帝侯王出游,村民都会踊跃捐款用于活动支出。当活动结束后,村民就用剩下的钱买点菜回来一起聚餐。随着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赞助,关帝饭也就越搞越隆重。现在,除了巡游的相关人员,村民还会通过赞助或者买围的形式,邀请亲朋戚友一起同食关帝饭。
村落的生活是热闹的红色、衰败的青色、与丰收的金色互相交织。现代生活的列车,将年青人带去了城市,留下老人小孩相互支撑。但到了节日庆典,大多都是愿意回来的,空荡的院子、广场、榕树头就会再次聚拢着人,齐聚一堂。
现在随着青年越来越关注乡土文化,回归到乡村里。将民俗文化,用艺术、新颖的游园方式、音乐串联起来。
「关帝侯王出巡」引来了青年团队。用关卡游戏,吸引大家走进村里,穿梭在民居和祠堂间:想象如何经营乡村小店,在“美术馆”创作,赛博种田……虽然这一块我并未参与。但也能看到来往游人,玩心大起,在摊位里热情参与。
游客和村民,小孩与大人,都在这块村地里展露笑容。在这一刻,大家都是同频的,用庆典活动把人调整到一个频率,所谓乡土纽带、团结、从来不只是空白的文字描述。而是一种共同记忆。
最后再放几张有意思的图吧。
村子里的老木门上,总是贴着一对门神。
与现代商品楼不同,老一代的门上总是做不同的“保护”。从门神,到对联,或门上的八卦镜、守护神。有的还会在门口设土地神。
网络上有个梗:“中国人不拜无用之神”。回看我们的生活空间,确实如此。现在在顺德,再热闹的城区,绕到村口,无论两旁的小洋楼多么崭新气派,总有一座小小的社公庙或神座,而且香火不断。
但是中国人是讲究规矩,礼数的。既供奉了神明,那自然就会酬谢神明。并借此隆重地好好热闹一番。而神明出巡,意义更是深远,是为了巡视所在地方,为四方民众赐福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