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游记:晋城,初恋的狗子,一碗豆腐脑

下午四点半离开济源市黄河三峡,计划夜宿山西晋城。行程约130公里。

晋城,初恋的狗子

经过1小时山路和村道,上荷宝高速,再向北转向二广高速。

不到六点天已黑。

夜色伴随中雨,前方大货车尾灯,远远望去霓虹灿烂;此时再浪漫的场景,对开车的人来说,也只剩对眼力的消磨。

在豫晋省界,路牌提示即将进入18公里隧道群。正是太行山南麓。

印象中只在从西安去成都的时候有过这么久的隧道体验,只不过那次是高铁,并无压力。

跑完这段隧道,眼睛已无法聚焦,赶紧在服务区休息片刻。

平安在晋城市住下。

第二天早上雨停,遛着狗在晋城白水河公园散步。深秋的凉意来得急,衣服没带够。

好在满树金黄,托出北方秋天的浓烈,喂饱了手机的镜头。

狗子倒是没那么多心思,遇见同类,有点儿暧昧。

晋城,一碗豆腐脑

在晋城虽然只歇了一晚,早餐的豆腐脑却是意外的好吃。

我们住在泽州南路的格林豪泰,附近白水河公园对面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不少上班族在这里吃。我进去先瞅了一眼大家吃的,看十有八九的人都吃豆腐脑,于是也点了两份。

这家豆腐脑口感嫩滑,主要在浇汁,里面包含了花生碎和榨菜末,撒上韭菜,有点麻油,咸淡宜人,一点不腻。

我湖北老家,小时候豆腐脑是甜的,印象中第一次吃到咸豆腐脑是20多年前在北京。

那是第一次到北京,几个青涩学生下了火车,从北京西站到清华同方附近,一个路边夫妻摊吃早餐。

第一次见豆腐脑不用放糖,也不是浇卤,而是香菜、虾米皮、榨菜末加生抽汁(后来猜测大致是四川或湖南的做法),从此打开了我对豆腐脑美食的一扇窗;以至于后来我品尝过很多地方的豆腐脑后,爱上了咸豆腐脑。

关于豆腐脑的起源有几种说法。最有故事性的一种说法与淮南王刘安有关(组织编写《淮南子》的那位)。

相传,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

自此豆腐脑成为一道著名的传统小吃。



题图是基于卫星地图手工标记

小屋

我是小屋,身在北京的八零后,主业互联网产品。
喜欢历史文学,喜欢旅行。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恬淡生活的种种妙处,轻度文青。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