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作文63:《阅江楼游记》(六年级)
- wang
- 2023-11-13
- 生活笔记
- 31浏览
- 0评论
原文:
改文:
阅江楼游记
从昨天老师宣布明天要春游开始,我们班就已经进入到了狂欢的气氛中。今天一早,同学们都身着冲锋衣,背着背包在学校门口集合了。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互相询问着带了什么好吃的零食,以前春游都去过哪里,有没有去过今天要去的阅江楼,等等。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连排队上大巴车时,话题还在延续着。
等大家全部坐上车后,三辆大巴车排成一排,浩浩荡荡地向阅江楼方向出发了。看着窗外不断闪过的风景,我的心情也越来越舒畅。大家都很期待这次春游,今天终于等来了。带队老师向我们说了这次出行的注意事项,以及目的地阅江楼的一些知识。从老师的讲话中,我知道了阅江楼在南京西北部的狮子山上,前面就是扬子江,登上高楼便可一览壮美的长江。这座楼还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呢。
升级点:
原文内容有些缺少实质内容,用了过多的篇幅讲述大家的闲谈,以及跟主题关系不大的事情。修改后的文字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从老师宣布春游计划,到当天一早,再到大巴车来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一些动作、心理变化,还增加了一些表现心情的描写。调整之后,整个记叙文的线索清晰了,内容充实了,主题更加明确了。
改文: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行驶,大巴车平稳停在山脚下的停车场里,我们排成一队下了车,就在老师带领下开始爬山了。通往山顶的路主要是台阶,刚开始的一段路大家都很积极,速度很快,渐渐地随着台阶越来越陡,大家体力慢慢跟不上了,我的脚步也慢了下来,我每登上十几个台阶,就停下来把手支在膝盖上,弯着腰大口喘气。刚才还高声说话的那几个同学,也安静了好多,看来爬山真的好累啊。
半山腰有个观景台,老师让大家坐下来休息,在大家吃零食喝水的时候,老师一边提醒大家要爱护环境,不能丢垃圾,一边给我们讲了关于古建筑的知识。老师指着不远处一座建筑,让我们观察房檐上的琉璃瓦,有个同学惊奇地说:“老师,我看到房檐上好多小动物,那些是做什么用的?”我们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在屋檐的角上,蹲着一排形态各异的小动物。“那些叫做脊兽,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物,这些动物都跟水有关,古代人认为在房檐上放上它们的雕塑,可以避免火灾。”大家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平常大家都是随便看看而已,原来古代建筑还有这么多文化啊。
升级点:
原文关于下车时争先恐后的描写,不易出现在作文中,要换成有序下车的说法。带队老师名字虽然是学生讨论的焦点,但跟游记本身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修改后文字重点写了爬山的过程,写了大家从开始爬山到后来的变化,还写了“我”的切身感受,这些内容特别真实,可以让人身临其境。关于“脊兽”的内容,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老师话语的复述上,而是要查阅相关知识,弄清其中的内涵,然后再重新组织语言,加入文章中。修改后的文字将这部分内容自然融入文章中,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改文:
经过修整,大家的体力恢复好了,又开始了向山顶的攀登,终于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又通过楼梯登上了阅江楼。来到楼顶的观景台向远处看,只见狮子山郁郁葱葱,远处长江如一条蜿蜒的玉带,市中心的高楼鳞次栉比。吹拂着湿润的微风,观赏着壮观的景色,我的心里感觉好舒畅,这可能就是古人喜欢登高望远的原因吧。
这次春游,让我感受到祖国壮美的山河,也让我更加热爱家乡南京了。“江山如此多娇”,如此美丽的祖国,是许许多多劳动者辛勤建设的结果。我作为一名学生,也一定会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让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升级点:原文中有一些对情节的补充,但有些内容还是偏离了主题,关于瓷器的谜语,关于草和叶子的描写,可以简单叙述,但不需要展开细说。修改后的文字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了大家登上阅江楼饱览美景,以及由美景生发出的抒情。这种抒情上升到报效祖国的层面,显然更意义更深远。
写作建议:
1.记叙文不是对一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记录,要学会梳理和剪裁,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省略,重点突出一些与主题关系紧密的内容。比如本文中出发前的描写不需要太多,重点是攀登高峰的过程,中间休息的讲解,登上阅江楼的景色描写和抒情内容等。
2.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以按照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顺序,写爬山的过程,以及从出发,到途中,到山脚下、半山腰、山顶的过程。原文内容时间大体是先后发展,但空间有些不清晰,需要重新梳理。
3.记叙文要想写得精彩,一定要有细节描写,可以增加爬山过程中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以及山上观察到的景色描写等。
“精修作文”往期内容
精修作文26:春游绿博园(四年级)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精修作文63:《阅江楼游记》(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