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三味百科】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点击蓝字  关注小图图

千古奇书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这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对于徐霞客及其所著游记的评价。千古,表明其价值之大,在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奇”,则意味着独特,不同寻常。那么,徐霞客及其所著游记到底奇在哪里呢?

接下来小图图就带大家走入徐霞客的奇妙人生,去看看他眼中的奇妙世界——《徐霞客游记》。

三味百科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声,又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在分家时分到了一万多亩的田地,吃穿不愁。身于富商之子的徐霞客,却不图名利,一生寄情山水,少年时即立下了“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之志。此后,他花三十年余年的光载,游历各地,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用三十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这得需要多大的恒心与毅力,更何况,在游历的过程中,它完全不靠他人资助,全靠自己的探寻与摸索,在这漫漫长路中走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相较于其他的富商子弟,徐霞客选择这样一条道路未免太过奇特,但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奇特,造就了不朽的传世佳作---《徐霞客游记》。

科学之求真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看,《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游访各地的一本实录,其范围之广,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其中包含了李白笔下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知其大而不知其远的长江。而徐霞客的游历,也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也在追寻答案。为了弄清长江的源头,徐霞客跋山涉水,日夜兼程,仅仅靠着一颗求真的心,走到了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金沙江,认为这里就是长江的源头,在此之前,大禹在其所著的《尚书·禹贡》中提出了岷山导江的说法,让人们误以为岷山就是长江的源头。1976年8月25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科考队员考察到了长江的源头是在沱沱河,而沱沱河正是金沙江之源。至此,对于长江源头的追溯告一段落,而徐霞客的推断也被证实,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徐霞客用双脚丈量大地,并进行科学地判断,这也是《徐霞客游记》的奇特之处,敢于质疑前人的推断,求真践行。

文笔之写意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徐霞客游记》也有它的奇特之处。不同于其它的地理学著作,可能有许多的专业术语,令人难以琢磨,当我们读到《徐霞客游记》时,就仿佛身临其境,与徐霞客一同探讨山水的奇妙。徐霞客在写风景时,饱含情感,写出来的文章也极具画面感,以至于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在《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一文中,作者写道:“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铺人眉宇。”读到此句,就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秀美的山峰,像是从中国画中走出来的,以一身青绿,没入白雾,远方的雾将太阳托起,向阳的那一面山颜色渐变,草上的露珠也因为有了朝阳的反射而显示出了它的真面目。类似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看《徐霞客游记》,我们不仅能观察到这些美景,还能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这些美景。这种感受,是独属于徐霞客的浪漫情怀。

《徐霞客游记》如其作者一样“奇”,书中所描绘的真实且美丽的世界更是奇妙无比,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看完这篇文章,你是否和小图图一样,对《徐霞客游记》中的“奇”有了初步的了解?你又是否想进一步地体验作者笔下的奇妙世界?欢迎大家来图书馆借阅《徐霞客游记》。

  借阅信息如下:

图片来源 | 百度百科、图书馆义务助馆会学习部

文字来源 | 百度百科、图书馆义务助馆会学习部

微信推送 | 丁   毅

责任编辑 | 刘   欢

  审  核 | 陈远航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张家界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上一篇:桃源游记之金牛岭 (2023-11-15)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