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龙泉寺游记

到11月底,正是金陵城最美的时候,往年我会去东郊赏秋,今年却没这想法,只因外地游客太多,把梧桐大道挤爆了,去了只能看人头,实属无趣。

我家地处南郊,毗邻将军山,山里原本有个景点,前些年整修,大门一直紧锁,不知状况如何,偶然间看到徒步者发布图片,才知道里面已彻底荒废,成了蛇虫鼠蚁的乐园,委实让人失望。

去年倒影告诉我,旁边有个龙泉寺值得一游,我独自去了,果然有意思,最妙的是,那里没人去。

过去三年,因防疫要求,龙泉寺一直关闭着。我去的时候山谷里空无一人,幸好我不是去烧香拜佛,倒也没白跑一趟。

转眼又到深秋,我和雷神约好,周日去龙泉寺赏秋品茗,哪知第二天他夫人身体抱恙,难以成行,我只得独自出发。

龙泉寺源起唐朝开元年间。《金陵梵刹志》记载“北去聚宝门三十五里,旧名龙泉寺,唐鹤林素禅师说法处。”鹤林素禅师乃牛头禅五祖之嗣法门人,于此开道场习禅演法。寺中犹有唐梅一株,为鹤林素禅师手植,经考证,树龄一千三百余年,至今生机盎然。

入得寺来,左边一处危崖,挟势而下逼人,传说宋朝时此处为战场,岳飞手下谋将王佐此断,故称断臂崖。清宣统三年,寺僧如海于崖下凿石洞一孔,置观音像。

观音居于危崖之下,于它处从未见过,此为何意?墙上的大字似乎做出了解释:山倾欲倒,正法久住,颇有邪(斜)不胜正的意味。

寺院右侧院墙处,有一石雕龙首,龙嘴汨汨流出泉水,这就是龙泉禅寺的由来。天干物燥,水量稀少,不知雨天是否会汹涌而出。

龙泉禅寺建在山谷之中,仅一座主殿,数十步大小,须臾间走完,不知长居于此的僧人如何生活?凭虔诚的信仰,克服人欲,枯燥单调地过日子么,年复一年,死后葬于寺外塔林,也是一生。

寺外有野道,穿入竹海,高低起伏,恍如迷宫。我漫步其中,沿着前人趟出的道路前行,绕山半匝,林鸟啼鸣,不知不觉中眼前出现一块巨岩,横亘在山坡上。

我怀疑整座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有些地方积土成林,掩盖了山形;有些地方则裸露在外,承受着亿万年的风霜雨雪。石头是无比坚硬的,想来岁月也难以撼动。

我攀上巨岩,眼前豁然开朗,山林在眼前铺展开,如斑斓的画卷,让人沉醉。这里是最佳的观赏地,视野开阔,周遭山林俱在眼下,向远处眺望,层峦叠嶂之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钢筋水泥的丛林。

大自然使人宁静喜悦,站在此地,尘世的烦恼似乎都远去了。我取出垫子铺开,顺着石壁躺下,抬眼即是蓝天;松树摇曳着,松针如一蓬蓬炸开的绿色烟花,在我头顶肆意炫耀;山顶的风自由往来,穿梭在每一根枝条间,轻抚藤蔓上零星的野花,并且吹乱我的头发。

我贴着石壁,感受亘古不变的坚硬和温暖,想象着一千三百年前,那位建立龙泉寺的禅师,也曾爬上山顶,踏足此地时,眼前风景如我所见,遂发心立愿,于此建寺宏法。

不知他是否躺下来过?只有躺下,才能发现石壁上热闹非凡。秋后的蚂蚱在集体晒太阳,它们颜色与石壁类似,站着难发现,躺下却能看到一只只在眼前蹦跶;不知怎么回事,瓢虫特别多,每天风掠过时,它们就像直升机一般,嗡嗡地在我耳边飞过;毛茸茸的山蜘蛛也往我身上爬,被发现后,惊慌失措地落跑了。

石壁旁长着棵野柿子树,扎根于稀薄的土壤中,结出零星几颗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去年来时,柿子皆被倒影摘去,他是个馋嘴的家伙,一颗也没留下。今年再来,却又迟了,柿子已干瘪,只有待来年再品尝了。

去年来时,我在石壁上独坐半天,泡一壶茶,对山诵读《山之四季》,惬意无比。今年不知怎地,刚坐下没一会,林子里钻出一人,身穿防风衣,手拄登山杖,一看就是越野徒步的,从我身边走过,径直往后去,也不知目的地是哪。过了会,又来一对情侣,打扮类似,风风火火地走过。

这时我才注意到,山林里传出许多人声,大人小孩皆有,奔走呼喊,似乎都是徒步旅行者,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找到这的。

这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以后又不知该上哪躲清静了。

青山翠岭 南京雨花石249 青绿画面原石 水中观赏奇石摆件
快马一刀的宝库
48
南京雨花石 玛瑙原石 鸟鸣林更幽
快马一刀的宝库
150
南京雨花石 鱼籽石 象形禅意石
快马一刀的宝库
100
上一篇:沙漠公园游记 (2023-11-21)
下一篇:仙境海岸:食·游记 (2023-11-21)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