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笔架山 || 大西南游记之四:锦里•宽窄巷子(二):宽窄巷子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大西南游记之四

锦里•宽窄巷子(二):宽窄巷子

笔架山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名字本身没故事,纯粹在几个巷弄的名称中抽字组合而成,虽然简单了点,但好记。

从巷口一眼望去,整条巷子几乎全是青砖黛瓦仿古四合院落似的店铺,门脸也不大,但内空大,进门后有纵深,于是就有了茶楼、影楼、咖啡馆、酒馆,甚至还有唱堂会的戏台,里面居然正在锣鼓喧天,这一点锦里无法与宽窄巷子相比。

两地走下来,分别给我的印象就是:锦里,喧嚣在街面上(因为店里没纵深,容不下几个客,人都在街上挤);宽窄巷子,热闹在堂屋中(因为有纵深,装得了许多人,客分流入各家)。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注意到这一现象)

宽窄巷子名称本身没有故事,但巷弄的来由确是有故事的,故事还反映出成都近代史上的进程,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康熙五十七年(1718),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年羹尧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专驻满蒙八旗官兵,这是宽窄巷子这块地标形成初期。

清朝居住在满城的只有满蒙八旗,满清没落之后,满城不再是禁区,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大量收购旗人家产,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使初期宽窄巷子的地标范围有所扩充。

辛亥革命后,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民宅,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来过,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

这些名人的入住和前往,多少也提高了点这条宽窄巷子早期的社会声誉。

此间的宽巷子原名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

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 。

二十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

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显然,宽窄巷子的历史没有锦里那么悠久,形成的过程,脉络层次分明,依稀可见,缩短了历史在人们心里的时间与空间距离,既便切入,又感亲切,故这里的人气要比锦里的人气旺盛。

据报道,今年五一首日,宽窄巷子人流当日突破10万人次,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值。

这条报道不知是否属实,有待考证。

因为从现场情况来看,三条窄窄的小巷子塞满了也塞不下一万,何况十万!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人流,流动很快,象壶口瀑布的流速一样。

笔架山(于沪)新长征花苑二街坊

2023年11月7日

 

莫言:文学使人胆大

《丰镐文苑》长期约稿

        《丰镐文苑》是面向全国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热忱欢迎各位新老微友或有志于文学创作的爱好者不吝赐稿。来稿一律要求为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学作品(文责自负),后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一同发送至QQ邮箱。本平台稿酬来自赞赏(无赞赏则无稿酬),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一星期后如数兑付;剩余20%赞赏,留作平台日常运作费用。

        声明:《丰镐文苑》发表的所有作品,只有授权白名单的公众号才可转载。

        《丰镐文苑》主编:叶永丰

        主编微信号:llyyyf1210

        投稿邮箱:1049323575@qq.com

        联系电话:13305597028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

 

下一篇:墨游记|杭州国家版本馆 (2023-11-30)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