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游记·泰山】|“山不见我 我自去见山”
- wang
- 2023-11-30
- 生活笔记
- 27浏览
- 0评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小
宝
游
记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过呢?看到过怎样的风景,又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回忆呢?
小宝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和朋友一起爬泰山看日出的经历(^///^)

Day1
泰安是座不大的城市,一出高铁站,泰山连绵的山峦就清晰可见——不仅是模糊的轮廓,就连裸露的山脊和植被也一览无余。打上车,约莫十分钟光景,便已来到徒步上山的起点——红门。为了避开周五晚上众多的夜爬者,更为在登山途中欣赏风景,我们决定从下午开始登山的旅途,看完日落后在山顶休息一晚,第二天午上再去观瞻日出。
正午13:00,做好上山前的最后准备,我们迈上登山的第一级台阶。开始的路途并不艰难,几个台阶加上一段平路,走着走着便经过标志性的红门,简单拍照留念后继续向前,不久便来到检票处,正式的登山旅途也从现在开始。出乎意料的是,北方的泰安竟如此炎热,加之山下树木稀疏,一行人便直接暴露在太阳的炙烤下,给本就疲倦的登山更平添一层考验。好在初期的体能还算充沛,也就三步并作两步地向上疾行了。一行三人边走边聊,轮流说些有趣的话题引得一阵哄笑,遇到风景佳处就停下拍几张照,即便面对炎热的徒步也不觉其累。就这么过了大约四十分钟,脚下的台阶忽然终止,随之而来的是大段的平路。正疑惑之际,抬头瞥见远处的牌子上“中天门”三个大字。原来我们已经到了攻略中从红门要爬两个小时的中天门,心里不由暗生一阵得意。打开攻略,显示离登顶还有2.5小时的路程,但一想到我们仅用一半不到的时间就到了半山腰,就也没把剩下的路途放在心上了。平路是对长时间拾级的最好放松,走了不一会儿之前膝盖的酸痛便已消却大半。山腰处是第一段索道的终点,我们跟随着从索道处走出的人流,踌躇满志,向山顶进发开去。

越接近山顶,道路两边的遗迹就越多,我一边回想着《登泰山记》里的描述,一边适时拍照记录。凌云松气势恢宏,伸展的枝叶与黄山迎客松颇为神似,但更有生命的遒劲。路边一直不断出现规模或大或小的石刻群,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块石刻上的字迹和落款,识读中分散了些许疲惫。转眼已是登顶前的最后一道考验——十八盘。不知是否每座山临近登顶的那段路都是最为困难的挑战,但从登顶的最后一段路的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便可窥知一二。“十八盘”着实激起了我关于这些名字的回忆。在凌云松处就可远远看见十八盘,当时便已觉其陡峭。走到它面前时体力早已消耗大半,面对几乎没有休息空间的连续攀登,不免心生些许胆怯。可是行已至此,便也容不得退却。脚下的台阶忽然变得债而高,每一步都万分沉重,时不时抬头看一眼终点却只觉其遥不可及。渐渐地,抬步向上变成机械的重复,耳畔的人声与风声一点点弱化消散,唯有山风带来的冷觉确认着我的存在。终于,看似不可能的十八盘已在身后,匾额上的“南天门”昭示着挑战者的胜利。

登顶一共用了不到三小时的时间,离预报的日落还差两个小时。我们在酒店放下行李,放松沉重的双腿,随后披上外套继续游览山上的其他景点。在山顶上我们见到了五元纸币上的“五岳独尊”,见到了传说中的“碧霞元君祠”,见到了巨大的“万代瞻仰”牌匾,见到了泰山最高点的玉皇顶……也在许许多多地方看到不同角度的蓝天和流云。临近日落时分,天地的分界处格外绚丽,虽没有苍山负雪的冬景,却实在体会到何为明烛天南。隐藏在流云之后的太阳已经褪去午时的炽烈,显出温暖的橙色。群峰沐浴在柔和的日光中,错落有致,和谐匀调。我们在一片开阔处注视着太阳一点点落入云层,似被云层吞噬,真可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日落后的泰山山顶气温骤降,穿着卫衣和冲锋衣仍觉寒冷。我们简单用了晚餐,在山顶的祈福处写下一点真挚的祝愿。想到明早还要早起看日出,便没有过多逗留,提早休息了。


Day2
不到六点,熟睡中的四人被闹钟叫醒,一片漆黑中我们手忙脚乱地披上外套,带上相机。拉开房门,山顶的冷气一下扑面袭来,浓郁的困意瞬间消散大半。山风凛冽,我们拉紧外套的拉链,带上帽子,一遍遍地搓手,快步向观看日出的平台赶去。台阶上上下下,左右回转,转到平台处忽然瞥见一整片天空。此时天地分界出已经一片橙红,上方的云层也被下方的太阳点亮,眼见它从橙色一点点变成灿金,紧接着云海之中,朱红色的太阳渐渐破云而出,伴随着人群的阵阵惊呼,我注视着朝阳慢慢升至天幕,随后几乎瞬间,整片天空从晦暗变成湛蓝。从山顶处下来的路上,回首看见昨日见过的连绵群山,阳面被日光照亮,呈现一片绛皓驳色。
上下滑动-赛博看日出\^o^/
看完壮丽的日出,泰山的旅途也进入尾声。我们本打算坐索道+大巴下山,但看到下山路途的景色时还是决定步行。不同于昨日的功利,今日下山并不陡峭的盘山路和绝美风景断了我们急躁的念想,让我们沉浸在十公里的慢徒步中。打开音乐软件,带上耳机,听着喜欢的歌走在这样的路上,实是别样的一种享受。此时尚处夏秋之交,夏日的翠绿还未完全褪去,秋日的红黄也开始崭露头角,从上至下,由远及近,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走惯了公路,我们找到路边一处缺口,走上一侧的步道。顺着木质栈道往下,潺潺溪水撞击鹅卵石发出悦耳的叮咚声,积水处的潭水清冽透澈,彩石滩遍布斑斓的乱石。走在这样的步道上,完全感觉不到疲惫,只觉身在画中。
就这样,边走边拍,边笑边唱,十公里的下山路已到尽头,看着山下的标志牌,才发觉上下泰山的旅程都已经终止。

人们总说秋天转瞬即逝
告别夏日的燥热转眼却已是寒冬
微凉的秋季悄至悄逝
秋日的美景却格外瞩目
泛黄的树叶装点深秋
何不相约远游
欣赏沿途的美景
渐凉的天气也随着心情变得温暖

END
图文|Martinelli
排版|昊 I-IU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小宝游记·泰山】|“山不见我 我自去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