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中美洲、加勒比海六国游记(12)古巴-海滨度假区巴拉德罗-《老人与海》和柯希玛小渔村

我们离开海明威故居,前往古巴著名的海滨度假区巴拉德罗。

途中经过一个古巴最美丽的公路休息站。
休息站有一个观景平台。
在观景平台上可以看到大海、河流峡谷和空中飞翔的鸟儿。
这是休息站旁的巴库纳亚瓜桥(西班牙语:Puente de Bacunayagua)
巴古那亚瓜大桥横跨古巴北部两个省的边界,是该国最长且最高的桥梁。这座多边形拱桥被视为一大工程杰作,矗立在森林茂密的悬崖上,高出尤穆里山谷的峡谷 110 米。据说,这座桥的设计师Luis Sáenz Duplace 认为,在建造桥梁的过程中,视觉吸引力和整体外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巴古那亚瓜大桥确实体现了这种审美:大桥于 1959 年开放通车,采用楔形混凝土横梁,桥面长直,长度超过305 米,在崎岖多岩的森林和峡谷映衬下尽显现代时尚气息。
休息之后,我们继续前往巴拉德罗。
巴拉德罗在哈瓦那以东140 公里的地方,它所在的伊卡克斯半岛就像是一个抛向大海的狭长的鱼钩。巴拉德罗是古巴距离美国最近的地方,从此向北就是佛罗里达海峡。由于这里只对游客开放,这里是全古巴最不像古巴的地方,却又是古巴最像天堂的地方。自上个世纪70年代古巴对外开放旅游以来,1/3 的外国游客将在古巴的假期全部消磨在了巴拉德罗的海滩上。长达20 公里的白沙滩、淡蓝色的海水和斑斓的水下世界使它成为整个加勒比地区最大的海滨度假区。

我们的车进入伊卡克斯半岛,到了预定的洛克阿雷纳斯多拉达斯酒店Hotel Roc Arenas Doradas)。不知何故,这家酒店不接待,而是把我们转到了另外一家酒店,罗克巴洛文托酒店(Hotel ROC Barlovento)。比较两家酒店的地理位置,很容易看出两家酒店的差别。不过,旅行社应该知道调换酒店啊!为什么不通知导游呢?何必那么来回折腾呢?到了罗克巴洛文托酒店,办好入住手续之后,导游给每人发了一瓶朗姆酒以示歉意。

明天上午的行程安排是巴拉德罗海滩自由活动。换了酒店,这家酒店没有专属海滩,那么离这家酒店最近的海滩在哪里呢?在酒店的西侧有一个卡勒塔海滩(Playa Caleta),我决定明天去看看。

早晨走出酒店。
不多远就是帕索马洛泻湖(Laguna de Paso Malo),有人在划船。
回到酒店吃完早餐,准备出发时,碰到团友老季和老方。老季和老方也是摄影爱好者,听说我去卡勒塔海滩,他们也想去,我们就三人搭伴,出发了。
我们从酒店打车到了卡勒塔海滩。车停在格兰卡里贝普塔雷娜卡勒塔海滩酒店(Gran Caribe Puntarena playa Caleta)前,可是我们进入酒店时,受到了门卫的阻拦。原来这里和墨西哥的坎昆一样,酒店专属海滩不让非住店游客进入。
我们只好往前走,看看是否能绕进去。前面是蓬塔雷纳斯酒店(Hotel Puntarenas)
我们大着胆子,厚着脸皮往里走。门卫小伙子居然放我们进去了,走了一段,我突然想起应该表示一下,便回过去给了他一美元小费。这个小费很值,出来的时候,他还打电话帮我们叫了出租车。
这是蓬塔雷纳斯酒店的花园。
我们沿着小道往海边走。
这就是卡勒塔海滩。
巴拉德罗以它蓝色的海滩著称。海滩上的游人或躺或坐,任由阳光晒,任由海风轻轻抚摸。海水中的人们或游泳,或嬉戏,时而还有鱼虾在脚边游过,奇趣多多,令人乐而忘返,久久不愿上岸。
外面是两家酒店,里面却是连成一片的海滩。我们在海滩上漫步,拍摄。
墨西哥坎昆的海是加勒比海,巴拉德罗的海却是墨西哥湾。我们面对的是佛罗里达海峡,海峡对岸便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
巴拉德罗的度假区能有今天的规模首先要归功于美国的杜邦家族,他以每平方米4 分钱的价格买下了512 公顷的土地,他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卖炸药所聚敛的财富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配备了高尔夫球场和游艇码头的豪宅哈那度(Xanadu)。此后,美国的百万富翁们蜂拥而至,连臭名昭著的芝加哥黑手党首领阿尔· 卡波内也在这里拥有地产。古巴革命之后,这些地产都被收为国有,一部分分给了当地居民,一部分改做了旅馆。
帆船。
美女。
蓝天白云,碧蓝清澈的海水,平缓细白的沙滩,令人舒坦的微风,让任何休闲度假者的睡梦更加甜美。到过古巴的人称:不到巴拉德罗就不知道古巴的秀美
我们心满意足地回到罗克巴洛文托酒店。离午餐还有些时间,我就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休息。
在巴拉德罗除了在海滩自由活动,行程中还有一个自费项目:出海品尝龙虾大餐。因为参加人数不多,船老板不愿意去,结果被取消了。如果我们不是自己到卡勒塔海滩游玩,那么到巴拉德罗就变得毫无意思了。难道从哈瓦那专程到巴拉德罗就是为了换一家酒店睡觉?

午餐之后,我们去柯希玛小渔村(西班牙语:Cojimar

据说这个小渔村就是世界名著《老人与海》小说的真实写作背景。海明威喜爱的渔船华拉尔号停泊在这个小渔村。小渔村里还有他喜爱的海钓小港,村里的 La Terraza小酒吧是海明威和朋友饮酒谈天的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瞭望山庄,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2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小渔村里的海明威雕像,建于1962年,得到了柯希玛渔民协会的支持。

海边有一座柯希玛城堡(西班牙语:Castillo de Cojimar)
让我们回味一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
我们离开柯希玛小渔村,继续前往哈瓦那。

上一篇:快乐的周末游记 (2023-12-05)
下一篇:《寻梦环游记》|爱与梦想 (2023-12-05)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