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游记之四——葫芦岛
- wang
- 2023-12-11
- 生活笔记
- 32浏览
- 0评论
东北游记之四——葫芦岛
葫芦岛是我们这次东北行的第二座城市。

我们这次旅游的终点城市计划是沈阳,因为侄孙子家一在沈阳读大学,我们选择东北行的目的就是想看望家一。
之所以选择在葫芦岛停留,一是对这座在城市特殊的名字充满好奇,为什么叫“葫芦”两个字?二是我们曾经的一位朋友原来在锦州工作,晚年以后移居到了葫芦岛,我们也想探究一下这座城市的魅力。
从南戴河开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葫芦岛。在秦皇岛我们尝到了住民宿的甜头,这一次雪钰仍然预定了一家民宿。民宿现在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盛旺,几乎所有旅游的地方都有民宿。
民宿比较适合家庭旅游时住宿,一是温馨。像在家里一样,不用分开,食宿方便;二是比酒店便宜。但民宿的条件、管理参差不一,差别很大。我们从东北回来之后,又去了南方,住的也是民宿,明显感到南方经营理念的先进。

东北的物价与内地或沿海相比,普遍低一些。但因为是旅游高峰期,房价还是涨了好几倍。我们住的这一家是离海不远的一处高楼,约140平,两个卧室,三张大床(客厅加了一张),原本一周600元的房价,现在变成了一天600元。
葫芦岛原属于锦州市,旧称锦西,1989年建市,是辽宁省最年轻的一座城市。关于葫芦岛的名字,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每个传说都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想象,我相信其中之一的说法,是因为岛内有一座半岛神似一个大葫芦,故建市时定名葫芦岛市。
葫芦岛市在辽宁省的西部,锦州市和秦皇岛市之间,北接朝阳市,南临渤海湾,面积1.04万平方千米,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人口270.3万人,地理位置优越,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翼港口城市,中国东北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有“关外第一市”之称,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独特。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葫芦岛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最早在战国时期,葫芦岛属于燕国,后来一直到唐朝,开始在葫芦岛设立都护府; 明朝时期,葫芦岛是辽东都司的一部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清朝时期,葫芦岛是直隶省的一个县。清朝末期,葫芦岛被外国列强争夺,1898年,沙俄强行租借葫芦岛,将其作为自己的海军基地。直到1945年,中国才收回了葫芦岛的主权。
在近代,葫芦岛也经历了许多战争。1931年,日本侵华爆发,葫芦岛成了日本人占领中国东北的重要基地。他们在葫芦岛修铁路、建港口,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对葫芦岛进行了大肆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葫芦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重要战场。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打响以后,蒋介石曾先后两次来葫芦岛坐镇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地包围和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东北奠定了基础。
基于对历史的爱好,我们在葫芦岛主要游览了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其它三座分别是山西平遥古城、陕西西安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有说湖北荆州古城)。兴城古城背靠群山,面朝大海,风景壮观,是其它古城所不能比的。


兴城古城在建筑结构上呈正方形,城墙高达8.8米,周长3200米,四城设门,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相交,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

我们沿着古城并不宽敞的大街漫步而行,古代的遗产遗风处处可见。祖氏石坊、城隍庙、状元门、状元桥、大成殿、论语墙、蓟辽督师府、周家住宅等等,目不暇接;还有街边数百年的参天古柏、遮天卧桐,今天仍然枝繁叶茂,它们见证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厚重。

今天的兴城古城热闹非凡,古石陈墙依旧是,只是换新颜。各种传统工艺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触目皆是,古代的文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今天的纪念品汗牛充栋,琳琅满目;路边的特色小吃更是五花八门,比比皆是。商店的音乐声,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可乐坏了弟弟和侄女,一个爱收藏,一个是吃货,步子移动的甚是艰难。

从兴城古城出来,我们开车几公里来到了葫芦岛兴城海滨浴场。虽然已不是夏天,早已不适合在海里游泳,但因为是假日,来看海的人还是很多。海边的沙滩上搭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帐篷,多是大人带着孩子,一家一家的。

这个季节,葫芦岛的海边真是别样风景。海水退了潮,沿海边露出几百米的泥沙,而泥沙里到处藏着诱人的螃蟹。人们顾不得水凉,顾不得手脏,大人提着小桶,小孩拿着网兜,弯腰探蟹,像捡金子似的,星星点点,遍布在海滩。

我那天生贪玩的侄女,自然不肯落后,一不留神,就找不见她了,原来早已穿到了深水边。这个好像一直长不大的小雪钰,啥时候才能让大人放心呢?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东北游记之四——葫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