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游记
- wang
- 2023-12-13
- 生活笔记
- 31浏览
- 0评论
商丘游记
暑假期间本来计划的是湖南凤凰古城、芙蓉镇旅游,攻略也已做好,高铁票也买好,但是因为工作原因未能成行,忍痛退了票。完成工作任务后,却圆了我北上追溯中华文明之源的旅游梦。商丘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所在之地,曲阜是至圣先师——孔子故里。2023年8月16日,我和爱人踏上了北上商丘、曲阜的文化旅途。
8月中旬的天气仍是酷暑时节,我们坐的是上午9:08分合肥到商丘的高铁,中午11点多就到了商丘。这是一座北方小城,属三线城市,商丘站南广场是火车站,北广场是高铁站,因为不是旅游城市,客流量并不多。现在的网络平台实在是太便利了,我们从网上订了一家酒店,要了一辆网约车。从网约车司机口中,我了解到这是一座拥有700余万常住人口的地级市,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不管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旅游业都并不发达,人均月收入才3000多元。
有“一城阅尽五千年”之称的商丘古城,有着4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燧人氏在这里钻木取火,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帝喾之子阏伯的封地,因其封号为“商”,他的墓冢所在地被称为“商丘”;文祖仓颉曾在此造字;至圣先师孔子祖籍地;涌现了如商汤、墨子、庄子、惠施、微子等名人;三商之源(此说有”大三商“和”小三商“:大三商即玄鸟生商、王亥经商和成汤都商;小三商即商人、商品和商业);北宋潜龙之所,南宋开国之都,有六朝古都或七朝古都之称。在此着重介绍两处景点——应天书院、商祖祠。
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地处古城城南南湖湖畔,是四大书院中唯一未建在山野之间的书院,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书院由五代后晋时商丘人杨悫创办,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商丘为母守丧时曾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北宋庆历年间,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也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书院地址很好找,在商丘古城城南由宋河桥内一个竖有“江淮屏障”牌坊的路口往东,沿着文雅路大概走了一公里就到了。书院正对面立了一尊范仲淹年轻时身着书生服装的雕塑,手持一卷书,长身孑立,身姿挺拔,一身正气,身后的竹栏杆上书写有范相的许多名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才之方,莫先劝学”等等,栏杆后建有“忧乐亭”,概出自那句千古名言……拾级向北而下,走过状元桥,来到书院大门前,一面巨大的影壁上书写了“以天下为己任”,看得我灵魂和身体均为之一振,有多久没有看到如此令人震撼的话语了?想当年多少富贵寒门学子以此为座右铭,苦读诗书,学得一身本事,投身到治国平天下之伟业中。书院大门上悬挂的“应天书院”匾额是宋真宗所书,走进书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崇德殿,大殿内悬挂“至圣先师”牌匾,中间供孔子坐像,上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望,下联: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孔子像两边有四位著名弟子塑像,分别是颜回、子思、曾参和闵子骞,大殿两边是六位:子路、子贡、冉耕、冉澭、宰予、冉求;穿过崇德殿往里走50米远就是“应天书院大讲堂”,桌椅摆设类似影视剧中私塾课堂,大概可以容纳数十人。走出应天书院,眼前却如电影般闪过一位位北宋名人:晏殊、王尧臣、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王洙、张载……皆出于应天府书院或与书院兴盛相关,应天书院在北宋年间发挥了其他书院无可企及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以范仲淹为首的应天书院师生不但建立了牢固的延安防线,还写下著名的《答赵元昊书》:以宋夏人民同属华夏民族,历来可以通婚通商,何以刀兵相见的利害关系,以守为攻,弩弓营田,有征无战……一个无可攻克的防线,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迫使元昊向宋朝求和,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功勋昭著,流芳千古。然而,这座著名书院在历史的长河里却饱受磨难,几经破坏,21世纪初在李克强总理的指示下河南省政府斥资近千万元在原址重建,2007年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望着院内现今只重建了两座建筑的北宋最高学府,游人稀疏,门口罗雀,回想上半年游览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时排队入场的热闹场景,内心颇不平静,这座培养了那么多流芳千古的名人士子的北宋第一书院并未受到它所应有的关注,“为中华文明谋复兴”之梦是否要从复兴这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精萃之地开始,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文明自信,培养当代学子“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应培养一些蝇营苟苟、追名逐利、唯利是图之精致利己主义者。
商祖祠是此次游览的第二个主要景点,位于古城南边华商大道,是纪念中华商祖王亥而建。商祖祠大门是采用三个变形的甲骨文“商”字设计 ,三个门上均立有玄鸟雕像,《诗经》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取寓意为“玄鸟生商”。进入商祖祠,经过从古至今十九个朝代所使用的钱币图案铺就的“富商大道”,来到华商始祖王亥雕像前,雕像头戴峨冠,面部表情慈祥亲和,不失睿智和精明,展示了商祖的气质特征。王亥在商丘驯服野牛,发明牛车,率队到各诸侯国以物易物,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华商大道西侧的碑廊刻有《古代商人行商图》,细致展示了酒、盐、醋、油、药、蜂蜜、炒货、茶叶、紫砂等十几个经商场景,细品之,仿佛置身于繁华市井,体会到古人多姿多彩的商文化。商祖殿供奉商祖王亥,作为华商始祖,他的经商之道就是“智慧”、“诚信”、“仁义”,然而这六字箴言今天又有多少商人能够恪守呢?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商人来此祭祀,一求商祖保佑,二学经商之道。希望这传统而朴素的六字箴言可以被越来越多的商人学习并实践,让古人的经商之道可以千古流传,造福万代。
顺着路再往里走就是阏伯台,又称火神台,是我国最古老的观星台遗址,距今约有4000余年历史。阏伯是轩辕黄帝四世孙,帝喾高辛氏之子,曾辅佐大禹治水,任司徒,管教化,因功封于商,一生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造福于黎民百姓,死后葬于此,人们为纪念他,称此地为阏伯台。阏伯台上有阏伯祠,是元代大德年间造,有7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初七阏伯生日之际,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民众纷纷来此朝会,时间长达月余。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作为一座有故事的古老城市,商丘还有许多地方如张巡祠、燧皇陵、古城墙、陈家大院等都值得细细品读,然笔墨有限,有所取舍,在此就不一一赘述。衷心希望古城能再现昔日繁华兴盛之貌。
写于2023年8月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