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游记
- wang
- 2023-12-15
- 生活笔记
- 30浏览
- 0评论
2023年12月5日~7日,借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之机,来到贵州省。
不仅参加探访茅台镇,并探访了慕名已久的红军历史上重要根据地 - 遵义。参观遵义会址、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陈云与遵义会议纪念馆。收获满满。
遵义会址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遭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原是国民党第25军(黔军)第2师师长柏辉章私邸,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总司令部驻于此。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这里的二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参加人员、会议报告和摘要发言、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遵义会议的论述,在遵义会址展馆拍摄的照片,如下图所示。
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从遵义会址参观完出来,在杨柳街的东面坐落着一栋小楼,是遵义会议期间的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现在是中国人民银行党校挂牌的《红色金融现场教学基地》。
步入小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伯渠同志和毛主席”的雕塑。林伯渠(1886~1960)原名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安福(今临澧)人。1921年初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1933年进入中央苏区,任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部长。这幅雕塑就是纪念两位领导对金融工作的贡献。
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人员编入军委直属纵队十五大队,带着苏区印制的票子、白银和黄金等资财产,共一百余担,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十五大队挑着中央红军的全部资财行军,沿途不仅要保证其安全,还要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为全军筹款筹粮,任务是艰巨繁忙的。被誉为“肩挑的银行”。
1935年1月中旬,十五大队进驻遵义老城杨柳街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在这里开展了发行和回笼苏维埃币等经营活动。财政人民委员中央没委主任林伯渠和没委副主任、银行行长毛泽民等住在这里。
据当时十五大队党支部书记曹如菊回忆说,“遵义是长征途中苏维埃国家银行唯一发行纸币的地方。银行工作人员除参加没收征发、保管分配工作外,10天里,主要是紧张地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笼货币的活动。因为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既可买到市场上很缺的食盐,又可兑成现洋。所以大家争要“红军票,商店齐开门,军需品得到补充。”
旧址馆藏中讲述了《买猪条的故事》,凉水井老乡卖猪肉的纸币因来不及兑换成物品或银元,在1949年11月遵义解放后,按买猪条的说明到人民银行兑换了15年前红军买猪条留下的苏维埃币。
当时遵义人民广为流传红军票的信誉高,这是关于苏维埃纸币在次流通的情况。
1935年10月,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随军长征到达陕北。历时一年的征战,银行工作人员肩挑着整个部队的资财,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克服了征途中的干难万险,以坚定的革命信念,热情地完成了党交予的任务,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长征史和金融史上的光辉篇章。
▲ 点击上方“八小时外价值投资”关注公众号
和阿甘一起,实现认知变现~
你若喜欢,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