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再相逢
- wang
- 2023-12-18
- 生活笔记
- 30浏览
- 0评论
(写在前面:距离我的第二次到访西安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有余,这篇游记作为待完成稿也在草稿箱吃灰了很长时间,今天稍微空闲便决意要将它写完。)
在我11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到西安。它的雍容,肃穆,华贵,给幼小的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阔别八年,跨黄河,再次踏上关中平原,回到这片令我心驰神往的土地上,这种故友重逢的欢愉难以言说,足以使我热泪盈眶。
西安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当你视其为“长安”时,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当你称其为“西安”时,它是新中国西北的大动脉;
当它恰逢甘霖或瑞雪,“西安”便化为“长安”。
我又去了钟楼鼓楼,去了曲江池,爬上了西安城墙,看过它高楼林立的商业圈,也经过它忙碌的工业区和农业区,方才觉得西安的立体。
顺便拜访了兄弟学校西北工业大学,真是冒着大雨长途跋涉:地铁转公交足足两小时的车程,从喧闹市中心,到高楼林立的高新区,再到遍地是种植园的郊区农庄田地,最后才到瓜大的长安校区。
它坐落在巍峨的秦岭山脚下(毗邻秦岭野生动物园hhh),校区很大,有山有水,以及它著名的“为国铸剑”雕塑。
瓜大超级大超级气派的图书馆(狠狠羡慕)
“为国铸剑”雕塑前矗立的是何尊雕塑。他将头深深埋向孕育自己的土地,而双手呈上锋利的宝剑,剑的那一端,是何尊所代表的国,代表的中华大地。现场观临,宝剑铮鸣的余音似乎犹在回响,而铸剑者的气魄更可吞吐日月。
也许轻抚一遍剑锋,“云横秦岭家何在”的壮词又会惊破谁的黄粱美梦,驰隙流年,关中大地上的英雄慨歌经久不息、历久弥新。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前人的诗句已经将西安落日的盛景描述完备,登高远眺依旧还是会被震撼:那般的寥廓,天下尽收眼底。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不断交汇、碰撞的历史中,个体微小细碎如粉末,稍纵即逝,但依旧有一个答案,指引我们走向永恒,走向人类所构建的逻辑体系下的“不朽”。
那答案是什么,答案在西安的山水间,在西工大的雕塑上,在秦岭间飘荡的山岚中,答案在风中飘扬。
其实来西安是出差呢(当然不是在这里出差啦哈哈哈)
西安城墙(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城墙!)
城墙上的猫猫(我摸了一下之后它就溜走了)
在西安狂吃了好几天,真的好好吃(百京你好好反思一下)
biangbiang面&&甑糕
便宜实惠的肉夹馍和擀面皮(可能是大米皮,忘记了)
加了肉丸子的胡辣汤
茶话弄(鉴定为,略低于茶颜悦色,高于霸王茶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