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游记丨​​长安的冬天

长安的冬天

“走!去感受一场北国的冬天!”我对自己说道。

自从硕士毕业后离开天津,再也没能在冬天与北方来过一场邂逅。而这种念想伴随着西安的第一场雪而愈发的浓烈。脑子里时常会憧憬着雪后的北平、长安、洛阳……是冬日飞雪为斗拱飞檐披上一层薄纱,或坠上丝丝冰凌,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几乎是周二定下机票,周末便飞向我心怡的目的地——西安。

生活在深圳的日子里虽单调了些许,但也安排的很是紧凑,除了日常工作便是去舞室跳舞,也会看看闲书,把玩会音乐,亦或刷刷b站,只是十二月的深圳依然会热的出奇,滋生着暴躁的脾气,让这个冬日少了点什么。

盼望着、盼望着,周末来了。是耳畔飞机引擎的轰鸣,将满目的绿色,换成了长安城外的萧瑟肃杀。但我会觉得这是一场馈赠,寻回了七年前里北国的样子,我曾经眷恋的地方,只是一时间竟无从适应。

第一晚的夜里我睡得很晚,屋内暖气很足,我唯一的感觉就是干燥、乃至烦热。嘴唇开始起皮,鼻中空气都变得干涩起来,嗓子也隐隐作痛。北国从来都不会娇生惯养,更不会怜惜南方游人那早已习惯的温润。疲惫中的我还是在混沌中迎来了翌日的第一缕阳光。

研究生毕业后,我独自踏上了古丝路之旅,从河南洛阳一直旅行到了新疆的霍尔果斯。在嘉峪关到敦煌的路上认识了西安的老丁。他是一个伊斯兰教徒,留着满鬓的络腮胡子,带我认识和了解了许多伊斯兰文化。自敦煌一别后,便再无相逢,只偶尔的朋友圈互动。但这并不妨碍我来西安会想到他,甚至仅仅临时决定去叨扰一下他。我说想去泾渭分明,骑车去吧!正好他有空,我有闲,老丁家还有四辆车。万事俱备!嫂子给我们煮了碗奶茶,暖了暖身子,我们便出发了。

很多对西安的小伙伴第一印象必然是钟鼓楼、大雁塔、回民街、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可对来过多次西安的我来说,更热衷一些不一样的风景。泾渭分明是泾水和渭水交汇的地方,泾清渭浊,形成了一条非常壮丽的分界线,这个词语的出处便是这里。之前总是在老丁的朋友圈里看到,而这一次终将圆愿了!

沿着西安的北郊一路向北,是城市的楼宇渐渐褪去,视野也开始不再局促,变得开阔起来。转过未央街区的签证大楼,我们很快便来到了浐河的岸边。虽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但河边的微风还是卷去了冬阳努力飘散下来的暖意,不得不裹紧了我的衣襟,甚至还把书包背到了前面,去帮我抵挡因骑车所迎面而来的寒风。

(12.13)

河水有些浑浊,泛着些许的灰色,衬着岸边的枯草,营造出一种淡淡萧瑟的氛围。远处河水中会有几只野鸭子扎着猛子,一只白鹭飞过,将你的视线拉向远处的摩登高楼,似现非现,似古非古,在水中的粼粼波光中,荡涤开来。

我和老丁在岸边骑骑停停,两岸的梧桐竟将西安的初冬装点出了一种秋日的暖意,一簇簇黄的、红的,或挂在树梢,或散落满地,亦或一阵微风后,依依不舍地从枝头飘落,眷恋着世间最后一隅光景。我独爱这尚未落光的梧桐林,在楼宇轩昂间,静静绚烂着属于自己的光彩。配上逐渐和煦的暖阳,这便是我多少次睡梦中萦绕不散的北国秋冬,而久居南国的我,却不知上一次相遇飘摇了多少个春秋。

我们骑到了一处草甸,有许多小商贩摆着地摊,也有很多游人铺上了一层野餐垫,享受午后时光的静谧,还有几个奔跑的孩童,趁着几缕秋风放起了风筝……我停下前进的车辙,拾两片落叶放在镜头前,掩映着远处的山河草木,去记录着北国冬天专属的浪漫。我想将它与诸君分享。

浐水、灞水、泾水、渭水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奔腾了几个世纪,滋养着这里的人们繁衍生息。都说三千年中国看长安,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走出来,向着中华大地不断开枝散叶,缔造着传承不息的华夏文明,心中莫名的一种自豪感。突然觉得这趟行程又多了一翻寻宗溯源的意义。

泾渭分明

来到泾渭分明景点时,太阳正耀,将水上的一切都拉满了饱和。遗憾的是,根本无法直视所谓的“分界线”,但却不妨碍我凭今吊古。千百年来的人们站在泾渭交汇口,目睹这清浊分明,是否也曾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望江河之滚滚,亦会有心胸开阔,如这大河奔腾般,直取青云之志!又或许作为曾经的“京漂”,无奈逝者如斯夫,鬓发皆白,却是壮志难酬。一切的一切,都付之东流,在这江诸渔樵,“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12.15)

箫晴

定稿于2023.12.18

更多文章,请关注【结庐稷下】

编辑:   箫晴

图片:   箫晴

作者:   箫晴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