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游记
- wang
- 2024-01-01
- 生活笔记
- 30浏览
- 0评论

写在前面
岁末年初,总是喜欢整理汇总。因为自己太忙太懒,直到今天才开始整理23年的青岛小游记。
幼儿园时候,我们还可以在每年十一自驾去个有诗的远方,每每提及旅行,孩子们都很激动的想起第一年的温泉之夜,恐龙之乡;洛阳的桂花香与龙门石窟;而过往三年因为疫情,又因为孩子上了小学,张先生不准请假出去玩,只能选择寒暑假了。又因为寒假大多跟着奶奶爷爷提前回家准备年货过年,所以一年中全家一起出游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暑假。
出行前准备工作
出行之前对于路线的选择大多我来规划,酒店住宿是张先生负责
做好规划之后的文化讲解渗透宣传由我来进行,通过短视频文字以及简单的行程安排让孩子和老人提前熟悉目的地的人文历史,这样大家的共鸣会更多一些,话题更有的聊,旅游的意义会深刻一些。
此次旅行目的地定在青岛,作为德国印记最深的中国城市-又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青岛: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 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节庆活动。这是青岛作为我们的此行目的地的原因所在。
出行时间:8月21日-8月25日
预算安排:五天四夜,大小五人总费用控制在1W5。
酒店住宿:以舒适型为主,4000+
高铁费用:四大一小,往返,2000+
私导费用:含两天用车司机及景点费,3000+
餐饮费用: 含早酒店,午饭和晚饭外面解决,参考大众点评和美团,网红小吃或大餐每天必有安排,日均400元左右,总消费在1500+。
景点门票:自由行两天的门票费用1000+
当地交通费用:其中自由行两天主要以地铁为主,第三天选择买了4个【日票】200+
手办纪念品:我们只买明信片,这部分费用可以忽略
出发前攻略:在马蜂窝和抖音咨询了几个旅游团,特种兵式的打卡旅行不是我们,又想保障游玩品质,最终确定了一半行程私家导游,也就是两天用导,两天自由行;从定下来目的地后,熟悉当地景点特色,人文历史,看游玩攻略大概用了4周
Day1: 出发到青岛
也许是好久没出去走走了,出行前两天,爷爷奶奶带着下朋友各种置办,拉杆箱新衣服,当天也是早早的从家出发了衡水到青岛;周一我们从北京出发;在出门前我们都会拍照留言,记录此刻美好的心情; 一路有小雨,话说有雨就是财,高铁环境还是很舒服的,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沿途看看风景,也顺便把出门前随手带上了一本科技周刊看完,这种惬意的心境很有没有了。
下了高铁,远程同步爷爷奶奶,先下载青铁app;汇合之后乘坐地铁到达酒店,稍作休息,出去寻食,青岛第一的鱼汤馄饨,味道鲜美,价格实惠;
饭后前往网红打卡地-栈桥,着实人太多。不过栈桥两边的海鸥伴着海水拍浪飞来飞去,而随着人流走动,在海风的吹拂下,吹去我们一天舟车疲惫,心有凉意。
傍晚在夜市走走转转,喝了啤酒,吃了烤肠,地铁回酒店,叫外卖体验酒店小机器人送餐服务。
Day2:崂山九水-仰口游览区
崂山是国家森林公园,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
原本还是很担心前一天下雨会路滑会影响观景,其实不然;
第二天天放晴了,八点与导游汇合,上车前往北九水,进山听泉;雨后的九水画廊,空气清新,泉水叮咚在千米山峰顺流而下,与山中奇石和谐自然相依,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潭水,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真所谓是灵山秀水的大美自然风光;
看山水自然景观,雨后游玩更适合!
山里气温适宜,一路上游客上上课课,拍照打卡处胜多,途中偶遇备战高考认真看书的小哥哥,守着在泉水石头上的黄瓜摊位,写明了价格,行人自助下单扫码;在九水一路上我们买了黄瓜,桃子,梨,西红柿,山上的蔬菜水果的确口感不一样,绿色生态无公害,也许是我们当时的心境不一样;
下午跟车前往仰口游览区,登山看海;途中打卡青岛小渔村,探访茶园侧看猪八戒奇石,一路上红色房顶与蓝色大海在眼前铺展开来;风景秀丽,心旷神怡!若日后还有机会,我们应该会重游,一处九水美景足以一天,若有机会,去在海边的小渔村呆上两日。
Day3: 金沙滩-极地海洋馆
自由行是东哥负责安排,酒店早餐后,金沙滩上午游;小朋友学会了游泳之后,哪里都问有没有泳池,是否可以游泳;这次着实满足她在大海里像条小鱼一样自由自在。
下午海洋馆,话说北京海洋馆我们去过几次了,其他地方的海洋馆也就不过soso了。不过里面的网红打卡处的小设计还是成功吸引了我们,适合拍照。
Day4: 市内研学专线
依旧是有导游的一天,比较轻松,因为是独立包车,全体家人对第四天的行程是比较满意。
前面几天都是自然景观路线游,第四天就是我的主场了,主要是结合【人文+地理+历史】专线,打卡最具德国特色的景点建筑,八点接站驱车前往【啤酒博物馆】-【德国总督府旧址】-【天主教堂】-【海上帆船】-【八大关】-【五四广场】-【奥帆中心】-【六点回酒店】
研学专线-舌尖上的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
按照计划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青岛企业四子之一的【青岛啤酒博物馆】,这是一次耳目一新的体验,说是研学一点都不过分!
刚进门就可以看到哥特式的博物馆建筑,再往里走,就是【喜迎八方客】的八个啤酒瓶;从一层到二层三层,从内到外,从德国人进入到中国政府,从历史到现在,从文艺圈到科技篇的一帧帧过往画面,在导游的介绍下,对于青岛啤酒的历史和制作过程,让我对这个品牌的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一行每个人还领了一杯啤酒原浆和一杯纯色啤酒,在啤酒豆的刺激下确实让人胃口大开!此外,展览中展示的古老酿酒工具和现代工业流水线的技术也令我们对于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工艺赞叹不已。此次参观让我们对青岛啤酒品牌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这里我们喝的不仅仅是啤酒,更多的是历史和文化;唯祝祖国更加强大,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
青岛有个信号山,山上有个总督府
参观完啤酒博物馆,随着导游小冯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到达【 德国总督府博物馆】,原为胶澳德国总督官邸,建筑面积不大,4083平方米,由 德国 著名建筑师拉查洛维茨设计,是 德国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
走进博物馆,里面的摆设极尽奢华之能事,从“金色大厅”,到宴会音乐厅,从象牙琴键的三角钢琴,到 美国 红松木制作的地板梁,甚至到角落的壁炉,每一处无不精致绝伦,典雅尊贵。
上下四层小楼,第一层是会客厅大堂二层是母婴室与总督夫妇私人起居室,在他们的起居室无论是镜子还是军械存储,处处隐藏玄机科技,可见处在异国他乡的日子也不好过,整日担惊受怕;穿过烙印重重的过往历史,单说里面的装修风格以及格局布置即便放在一百多年后的现在都可以说得上不落后;对于室内装修设计印象深刻有印有 德国 国花【矢车菊】壁炉瓷砖,精美华贵的地毯,三楼海景女儿房与当时价值一个亿的水晶吊灯与镜子,依然让我感叹当时欧洲德国人的精神生活竟如此丰富;
据说毛主席和夫人曾在下榻于此,林彪也曾选择在此疗伤。整个德国总督府俯瞰山海全景,一年四季景色各有不同, 德国 人对于美的追求可见一二。
除了那段历史,德国人留下来的还有:青岛市的地下水库,也是第一次采取将污水与雨水进行分离的技术;据说其他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大多参考了青岛地下水排放系统,以至于我们的父辈都称【井盖】为【古力】取自德国井盖德语Gully之音以及对于青岛小女孩的称呼【小曼】也是取自 德国 对于女士的称呼变音;在 青岛 这座海边城市,德国印记之深之重,不仅仅表现在城中各个地区的德国建筑,这种影响还在一百多年后的青岛人的生活中,口耳相传中。
一路上司机给我们讲目前看到的大多是德国建筑,当年德国留下来的。就这样在文明与科技裹挟下随海风吹远,但历史车轮向前,留给我们更多是铭记与思考!
青岛天主教堂-圣弥厄尔教堂,何为‘圣’
参观完【德国总督府旧址】,驱车前往【青岛天主教堂-圣弥 厄尔 教堂⛪️】,这也是青岛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祝圣教堂,依然是德国留下来的建筑,曾在黄渤主演的电视剧【 青岛 往事】频频出镜;
教堂中带有“圣”字大有讲究,不仅仅可以传送经文,更重要的是可以听【神父】教诲,里面有多个忏悔室,以及标有简洁优美的图案的黄色窗户,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严且朴素。两幅壁画,其中一幅取自【最后的晚餐】前一幕。
海上轮渡+万国建筑群+奥帆中心+五四广场
午饭之前,我们跟随导游来到-因为接近晌午,比较晒,导游小姐姐安排的还是很巧妙,我们到达游艇,几乎是无缝衔接直接上船。不用在烈日下排队。到了海上渡轮,每个人又花了10元买望远镜上到二层甲板上,算是被交了智商税。虽然花钱不多,但是作为消费者心里多少不痛快。一层的游客几乎都上来了。我家爷爷最终没有花钱也被劝说上二层看景来了。海上看青岛,纵览青岛瑰丽身姿,有种泰坦尼克号甲板上日落夕阳看景吹风的心境。
下午八大关【万国建筑博览群】,虽说是万国建筑,主要参观了三处,第一个是蒋介石曾居住的花石楼-以墙体滑石得名,丹麦公主楼、胡蝶楼(外形像蝴蝶,后因与演员胡蝶结缘命名)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驱车来到五月的风-五四广场以及对面的奥帆中心,海面波光粼粼,千帆竞发的景象着实让人激动。
留有念想 后会有期
在小导的讲解中,在我们一行的剪刀手拍照中,愉快的结束了一整天的行程,回到酒店洗漱休息,就近找了一个烧烤店,此时情景让爷爷触景生情,想起来九年前的哈尔滨之行,举杯畅饮;
期待下一次在路上。
5天4晚青岛游,玩的开心,吃的尽兴,还有部分没有时间深度体验,留点小念想, 后会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