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閣皂山游记
- wang
- 2024-01-18
- 生活笔记
- 33浏览
- 0评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manqian0501
/ 感谢阅读 /
几年前,曾有一位我非常敬重的老师邀我去閣皂山春游,但因为不知道我的联系方法,只好作罢。为此,我遗憾了很久。一天,组长鱼儿给我发短信,说准备周末去樟树閣皂山玩。我犹如在黑暗中见到一缕曙光,顿时为之精神振奋。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我们开心一族分乘两部车,八点半就从高安出发,前往樟树,刚开始,路上有很浓的雾。我们在樟树市区接到向导壤土后,向閣皂山行进时,雾就全散了,车窗外阳光明媚,林木郁郁葱葱,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閣皂山地处江西樟树市东郊,周围绵亘二百余里,史称清江碧嶂。境内群山环抱,形似云天楼阁,层峦叠翠,色如青黛墨染,閣皂山就是以其形閣皂而得山名。她是药都樟树药业的源头,为中国道教圣地之一,唐高宗御封为"天下三十三福地",元代曾与庐山齐名。以其山川之秀,宫观之丽,古迹之异,传说之神,药源之富吸引古今墨客文人争相游览,道家羽士归隐修真。张天师、葛玄、葛洪、颜真卿、孙思邈、王安石、朱熹、文天祥、解缙等都曾"躬临其盛",且多留有题章。

閣皂山景点很多,我们最先是去了寺院。据说,閣皂山寺院抽签非常灵验,所以香火很旺。佛门净地的规矩很多,我因为快进门时还在吃东西,所以没有进入寺院的大殿。看到朋友们在寺内虔诚跪拜,身边香雾缭绕,有一种非常神圣的感觉。
紫阳书院座落在寺院的上方,红墙青瓦的小院中透露出一种古朴的书香气息。如今的沉寂不能湮没它曾经的喧闹。书院占地面积860平方米,这里供奉着儒释、道三教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李耳的神像,同时也是名人讲道论学的场所。南宋理学家、别号紫阳先生的朱熹就曾两度在此讲学,听者达数百人众。书院,古树婆娑,满眼葱郁。即使是三伏天,也感受不到一丝暑意。
紫阳书院内的古木都有好几百年的树龄。一棵棵参天大树都是历史老人,在静谧的书院中,仿佛在诉说几百年的兴衰荣辱。其中有棵银杏高耸入云,要三个大人才能合抱,传说是朱熹亲手所栽,距今已有800多年,可算是银杏之王。又有金桂、银桂、四季桂共四株,都是元代所栽,也已经历经700年沧桑。元吴澄有“西风吹桂冷侵衣”之句,就是咏它们的。三秋时节,桂花吐香,点缀在繁密的绿叶之间郁香氤氲,幽静的书院内外馨香扑鼻。那位吴澄先生大概被桂香醉了吧,所以才会诗情勃发。我亦和书院的一株千年古树合影,我相信树也是有灵性的,它经受千年朗朗书声的洗礼,一定也是满腹经纶,希望它能带给我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从紫阳书院出来,我们到位于山腰的农家乐玩。那些山里人家的民居都是依山而建,无论是家里还是庭院中都干干净净,家具上一尘不染,山里的主妇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擦桌子,把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中有一户农家,家里面铺上木地板,是一个家庭小旅馆,我们到厨房看看了,非常干净、整洁,还放了一个消毒机,客人用过的碗筷也会消毒。我们经过他家门口,女主人热情地端出一盘自制的糖块和花生、瓜子给我们吃,男主人则忙给我们搬凳子,并请我们到他家参观多位领导到他家考察的相片。当听男主人说住一晚只需二十五元时,我们都想在那里住上一星期,好好感受一下这犹如世外桃园的生活。
返程时,到达樟树市区后,壤土还带我们去了三皇宫。我们到药都朝拜三皇宫,希望祭祀历代药界祖先,祈求全家一生健康、平安!

END

请扫码关注

微信号|manqian0501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