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游记] 阿斯哈图

阿斯哈图,蒙古语的意思是“险峻的岩石”,乃传说中的“冰川石林”,屹立在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北大山上。

告别达里诺尔,找到一家饭馆吃过午饭,驱车直奔北大山。有相当一段路程是重复的,路边景致激发不出什么新鲜感,一门心思念想着远处的北大山,以及那神奇的阿斯哈图。还在乌兰布统的时候,远方朋友听说要去看石林很是惊奇,北方居然还有石林?

此前,也不知道北方还有石林。印象里的石林,远在云南,至今还未去过。赤峰的朋友帮忙安排行程时,特意提醒赤峰旅游的重点应该放在克什克腾旗,不仅有久负盛名的温泉,更有达里诺尔和阿斯哈图,那可是一定要去游览的。

网上查阅方知,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山脉南缘以及浑善达克沙地东端三大地貌区结合部的克什克腾旗,有“塞上金三角”之称。在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种自然景观,乃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而那片石林,则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以及冰川融化时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驱车经过达里诺尔附近那一片平坦的草原,进入贡格尔草原深处的丘陵地带。起伏不平的草原,犹如铺天盖地的绿色毯子,悠闲的牛羊自在地啃草,与蓝天白云相辉映,飞驰的车子如同在毯子上跳跃,心旷神怡的感觉难用文字来形容。按捺不住激动之情,驶离公路沿着牧民打草的车道冲进了草丛,在越野车接近极限的山坡上停下来,撒腿继续往上跑。

远看并不显眼的山坡,攀爬时才发现其实很陡峭,手脚并用拨草前行,爬到山顶时不仅汗流浃背,而且气喘吁吁。山顶有个敖包,没有太多的石头,插着一束干枯的树枝,拉着几条五颜六色的神幡。或许,爬到此处绕圈、添石、许愿者不是很多,其规模根本无法与大路边那些硕大的敖包相比。即便如此,那种神圣感依然在脑海里翻腾。

环顾四周,一望无际,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之中,悬浮着白云的蓝天像只硕大锅盖扣在了上边。荀子曰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倘若他来到此地,会不会感慨曰:不来草原,不知地之广袤,不知天之辽阔?遥望远方,北大山尚无踪影,不敢多耽搁时间,便恋恋不舍地下山驱车继续前行。

神奇的阿斯哈图也未脱俗,景区被圈了起来。来往车辆可以穿越景区,但不得停车游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驶出关卡。否则,将有比门票更贵的罚款。只能遵从规矩,留下司机和车子,先乘坐景区的大巴上山,待时间差不多了再把车开上去会合。下车时被告知,可乘坐电瓶车往返于分布在5平方公里的各景点,也可以任意乘坐大巴下山去。

正值内地的酷夏时节,而莽莽北大山上则是凉风习习,是那种深秋的感觉。道路的两边,亭亭白桦成片成林,花花草草争奇斗艳。只要发现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游客跳进花丛里,不管是拍照还是采花,便有保安大声吆喝着给呼唤出来。仰头望天,抬腕看表,此地已经容不得停留太久,便就近走向那峥嵘高耸的石林。

毕竟在网上饱览过图片,走近石林时便没有了丝毫的新奇。举目纵览,一时半会儿找不见传说中的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还有那泰山之雄奇。山山不同,峰峰各异,倒是真真切切。千层饼般堆积起来的花岗岩石林,巍然矗立在天高云淡的高原之上,其色调便随阳光照射和视角不同始终处在变化之中,阳光下是斑斓之色,背阴处却是中性的灰褐,构成一幅幅如梦如幻的地貌景观和人间仙境。

只可惜,一个匆匆过客,不能留下来细细地观摩,把这万千变化看个尽兴。忽然觉得,网络时代的人,已经把旅游折腾成极度的无聊,当你真正身临其境时,才发现长途跋涉而来的结果,不过是简单地证明曾经光临过,也就是传说中的打个卡留个影。甚至,还会为没有见到先行者拍摄出的绝妙光影而遗憾或懊恼。

在北大山上屹立了亿万年的阿斯哈图,还未被外界广为传颂时,就被本地人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凭借对先祖和圣灵的敬畏与怀念,浑厚粗犷的石林中便有了成吉思汗拴马桩、神剑石、南天门、神女石和姐妹石等名称。当然,更多的名谓或传说其实是景区打造者编撰的。成吉思汗及其追随者跃马扬鞭驰骋高原时,肯定也见过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应该不会想到后世将他们与石林联系在一起吧?

旅游开发者似乎更为理性些,给阿斯哈图的定性是地质公园,明确宣示此处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据地质学者考察,这些石林花了1.5亿年初成坯胎,此后经历了800万年的哺育,期间又在260万年前被冰川打散,在经历了1.8亿年时光的聚散离合之后,才猛然撞进我们的视线。它们曾与恐龙愉快地朝夕相处,却在恐龙已经灭绝很久之后,顽强地挺立在大兴安岭的脊背上。

大自然以如此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大手笔,鬼斧神工般地造就出千姿百态的阿斯哈图,令朝拜者尽展想象的翅膀,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倒也其乐无穷。当然,导游词里的名谓还算比较中性,比如石柱、石丛、石笋、石塔、石墙,还有秀女望月、比萨斜塔等,还不至于束缚游人的思维,能够多一些科学见识,而少一些不着边际的玄学迷信。

故乡那边也有一些冰川遗迹,只可惜始终没有去看过。小时候还听说,某处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少黑黢黢的大石头,都是朝一个方向倾斜。传说,这是当年修都江堰的时候,工地上需要大量的石头,神仙匠人就把开采出来的石头变成猪,用撵猪的方式往四川搬运。后来,都江堰修好不需要石头了,这些猪就地变回成石头留在了山坡上。估摸着,那些石头应该是冰川运动形成的。

赤峰那边的朋友在催促,太阳偏西快要落山了,在等车的地方见识了一个规规整整的敖包,绕着转悠了一番。暗自思忖,这也许是本次草原行所见的最后一个敖包了。出景区下山途中,斜阳下的草原、白桦林,还有成群的牛羊,也深深地扎根于脑海里……

[游记] 达里诺尔

[游记] 神泉圣水

[游记] 乌兰布统

[游记] 木兰围场

[游记] 避暑山庄

[游记] 敕勒川有个哈素海

[游记] 康巴什,一座美丽的鬼城

[游记] 成吉思汗,谜一样的盖世巨人

[游记] 说不尽的成吉思汗

[游记] 在博物院里阅读内蒙古

[游记] 大召寺与满蒙一家亲

[游记]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

[游记] 昭君出塞,中原王朝的万般无奈

[游记] 呼伦贝尔印象:达赉湖的旅游很原始

[游记] 呼伦贝尔印象:满洲里风情万种

[游记] 呼伦贝尔印象:一方红色旅游胜地

[游记] 呼伦贝尔印象:博大的不仅仅是草原

[游记] 呼伦贝尔印象:最美草原的代名词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