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北京、北海
- wang
- 2024-02-19
- 生活笔记
- 23浏览
- 0评论

太液池
前三海

推荐指数:★★★
游玩时间:2.5小时
北京城内有六海,以北海北门为界,分为前三海与后三海。自北向南依次是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
前三海,即原太液池(元代为北海、中海范围,明代扩至南海),现今城内的北海、中海、南海。
后三海,即原积水潭(元代因前海、后海周围寺庙多,二海合称什刹海;西海即积水潭),现今城外西北向的西海、后海、前海。
清末,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但仍居紫禁城,成为民国总统的袁世凯只能退居中南海,自此,“中南海”开始成为政治符号。

| 北海 · 北门
北海公园的游览路线是北进北出,途中经过其他进出口,但以免坐地铁不方便,故原路返回。
北海公园东门出口处即景山公园,可将此处两个公园串联游玩。北海的老柳河流和什刹海有相似之处,看游玩路线而定,可只选其一处。

| 北海 · 一隅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这是宋朝贺铸悼念亡妻之作。
但鸳鸯一生并非只一个伴侣,伴侣死后,鸳鸯会有另一位伴侣相伴,只是鸳鸯经常双双出现,毛色形状上难以相区别,故而被认为是忠贞之鸟。

| 北海 · 小憩的鸳鸯
“你要写什么,就不能只写什么”,网络曾风靡一时的话题。也可以说是诗经中“兴”的手法,借它物以衬所咏之物。现今的事可通过往昔寻到踪迹,概是日光底下无新事。
游北海那天的风很大,吹皱湖面,锤弯老柳,也未得青鸟殷勤。世间之事,坚持大都也还是没有结果,并没有“蓬莱枯死三千树,为君重满碧桃花”那般柳暗花明的结局。

| 北海 · 狂吹的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晚秋的北海,半池枯荷秋恨。
若盛夏时节,蜻蜓误入藕花深处,估计会流连其中,了不知南北,不知从何处来,亦不知到何处去。

| 北海 · 半池枯荷
北京不少景点都种了柿子,据说种柿子人家,会留下一些顶头的柿子不摘,留作鸟类过冬之食。
在其他平台看过别人的分享,雪后,一只鸟儿在吃柿子树上的柿子,镜头语言下,天然去雕饰的画作已成。
不过也有故意在树丫上插上果实,长枪短炮等着鸟儿来吃的人造之景。

| 北海 · 柿子树
沿着北海的海,由远及近可以看见一座白塔,登琼华岛顶后,白塔近在眼前。
白塔建于清顺治年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白塔正在修建封闭状态,未得见其内里面貌。


| 北海 · 白塔
光影,从来都是最好的创作者。绿树、红墙、光影,成就了一幅画。
北京很多景点历史太长,总有很多猫和乌鸦,留意到这幅红墙,是因为北海的一只胖猫,蜷在红墙前的草地晒太阳,有人走过,远远眯着眼,又继续闭目养神。

| 北海 · 红墙
影壁,又称照墙、照壁,即中国传统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影壁一词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以后就惯称影壁。
龙壁属于影壁的一种,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宫殿正门的地方,在故宫也可以看见九龙壁。

| 北海 · 九龙壁
九龙壁旁,是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始建于明朝,为喇嘛庙,清乾隆年间扩建,改名为西天梵境。
西天梵境坐北朝南,前设四柱七楼琉璃牌坊,南临太液池。南向额提为“华藏界”,北向额提为“须弥春”。
从华藏界牌楼穿过,意即进入佛门。反面匾额须弥春的言外之意即到了须弥山,这个佛家最神圣的境界。

| 北海 · 西天梵境
游完西天梵境后,自北门出,一别北海狂风,发挥干饭人特能吃的特长,结束当天的行程。

| 北海 · 闲适的白鸭与黑鸭
北京行系列链接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游记 | 北京、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