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第1164篇.老挝游记(八)在万象看僧侣化缘

来到老挝后,如果想要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小乘佛教文化,除了参观一些有代表性寺庙和佛塔之外,还一定要去亲身感受一下当地最有特色的布施文化。布施原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以食物、福利、财物等施与他人。僧侣向施主化缘,信众向僧侣布施,这也是小乘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

在老挝,每天清晨,你都可以看到身着橙红色僧袍的僧侣从各个寺院出来,组团沿街化缘,成了这个国家的一大奇特景观,延续了一千多年,现在也成为最受游客们喜爱的一个观光项目。

在老挝首都万象以及琅勃拉邦等城市中,有种特别的景观,就是僧侣们在清晨时的沿街化缘。身穿橙红色僧袍的和尚们,有老有少,手里拿着食钵,光着脚排成一列行走于宁静的大街小巷,接受早已蹲在家门口或路旁的民众布施米饭、水果、饮料等。

在一些固定的街道上,这种景象甚至可以说是壮观。每天早晨5点多,在朦胧的晨曦里,准备布施的男女信徒们就沿街排列开来,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坐在小凳上,将准备布施的食物放在身前,等待各寺庙的和尚到来领取。

正在等待僧侣们过来的布施者。

不一会儿,由数十个僧侣组成的化缘队伍就到了。僧侣们按照年长的在前、年少的在后的顺序排成一列,依次走过布施者领取食物。

这是几位布施者。对于将佛教作为国教的老挝人来说,布施不仅是帮助他人,行善积德,也是他们能和佛门结缘的重要途径,潜移默化地让人心存善念。因此,布施也成了很多老挝当地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布施的时候,僧侣们会光着脚会按照长幼顺序依次排队经过每个布施者的面前,方便接受他们的布施。对于僧侣来说,接受布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途径因为老挝的佛寺里面没有厨房,从不生火,每日接收布施带回来的食物就是他们一天的伙食。寺庙的和尚每天只能吃2顿饭,过午不食。他们不能用寺庙内信徒捐赠的钱来购买食物

这是布施者为僧侣们准备的食物。一般来说,大都是糯米饭、粽子等抗饿的食物,因为老挝的僧侣至今仍遵循过午不食的规定。当然,也有些布施者会提供一些饼干等包装食物和饮料。而所有的僧侣都是不会挑剔的,他们会接受一切的布施。

信众们在布施的时候,也会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僧侣,确保不漏“施”。

僧侣们过来后,参与布施的人们,男的可以站着给僧侣食物,女的则必须跪在地上送上食物

对于老挝男人来说,无论是否结婚,一生中至少都要经历一次出家剃度。他们认为,父母在世一生,难免会给世俗惹尘埃,而剃度出家就是在替父母赎罪,也是为自己修行。因此,出家的缘故多种多样,有虔心向佛者,有循规蹈矩者,也有逃避现实的困顿者。但是,这并不影响民众对僧侣的尊敬。

僧侣在接受布施的食物后,有时还会念诵一段经文进行回礼,感谢布施者的善心。

这些僧侣看起来都很年轻。在老挝人民的心中,僧侣不仅是修行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老挝是一个教育资源落后的国家,直到1902年法国殖民后才建立了第一所小学。在那之前,老挝的佛寺几乎承担了普通民众的教育任务,和尚是老百姓的恩师。时至今日,老挝教育不再局限于佛寺教育,但是对偏远地区的村庄来说,佛教教育仍然是老挝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老挝的民众来说,佛寺和僧侣不仅是他们深入骨髓骨的信仰化身,也是教育他们读书识字,承担社会责任的指引者。正因为如此,僧侣对于老挝人民来说才如此重要,才值得老挝人民的尊重和敬仰。

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布施的食物也很简单,塑料袋子中装的是布施者自己加工制作的食物,此外还有从商店买来的饼干等袋装食物和饮料等。

女性布施者需要跪着给僧侣们提供食物,但男性布施者可以站着或坐着。

我注意到,这些参与布施的中老年妇女大都有一张圆脸,看起来面慈目善,这让我想到了“相由心生”的这种说法,积年累月的虔心向佛,也许让她们有了这样的面容?

如果有兴趣,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即买一份食品(有商店卖的带包装的食品,也有挑着担子卖的糯米饭),加入到施舍的人群中,实际参与布施过程──脱掉鞋子、以低于僧侣的跪姿,用手抓一点糯米饭或拿起包装食物,分给前来化缘的僧侣。

以前仅曾在旅游杂志里面看见的老挝僧侣化缘场面,现在终于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样的画面,有一种触动内心柔软之处的魅力.....。

我注意到僧侣们也有纹身的,从露出的纹身来看,纹的是寺庙图案,不知未看见的部位是否还有其他的图案?这样的纹身有何讲究?

橙红色的僧袍在晨曦中飘动,随着太阳的升起逐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此壮观的僧侣化缘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布施结束之后,太阳也快要出来了,天也越来越亮了,无论是僧侣还是信众,又要回归平凡生活,开始一天的忙碌了。

布施结束,布施者收拾好器皿回家,第二天她又会用这些器皿装着食物出现在布施者队伍中。

一些专门做布施生意的商贩,也收拾自己的工具,准备回家了。明天凌晨,他们还依然会用这样小竹盒准备好糯米饭,卖给专程来体验布施的游客们。我看到的布施仪式虽然增加了一些旅游的元素在里面,但是这依然是一个延续千年传统仪式,一场虔诚的佛教信仰活动。


“共享多彩世界”运营者信息:李毅军,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视觉中国和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教授级高工,注册咨询师,有丰富游历经验的资深自助游驴友,游历了四十多个国家,写作出版有《西域光影》《天路胜景》《旅途撷趣》《仔细打量这多彩的世界》四本行摄图记书籍(在当当网、京东商城上均有发售,进入后搜索书名即可找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上百篇游历方面的散文,数十幅摄影作品被报刊杂志、网站和影展采用,现居北京。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