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2023年跨省自驾游(一)边城

2023年6月15日上午10点从广州出发,开启了一车二人两狗的跨省自驾游之旅。


第一站就直奔湖南、重庆、贵州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首选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10个半小时的车程,两个人轮流开车,也不觉得累,晚上10点多终于到达湖南境内的边城茶峒。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一脚踏三省的边城,原名茶峒,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闻名,是渝湘贵三省交界之地!
“由四川过湖南去(今属重庆),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沈从文《边城》的开首语,文中提到的小山城茶峒,就是现在湘西花垣县的边城镇,这名字是2005年改的,可这里的人们仍习惯叫它边城茶峒。


在边城茶峒,可以享受“一天游三省”的乐趣,品尝“一口吃三省”的美食。

一声鸡鸣唤醒两岸三省的清晨!次日早上,牵上两只小狗,在边城茶峒慢慢悠悠地闲逛。

茶峒镇不大,单纯逛的话连带河对面重庆的洪安古城半天即可走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热闹,也不需要门票,特别的安静,非节假日的时间,边城的游客很少,这里居民的生活也很悠闲自在,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沈从文先生曾两次旅居茶峒,感于该地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也因此有了后来的《边城》。典型的湘西民居,古朴的吊脚楼,让边城的人间烟火与文学大师在这里时空交织。

拉拉渡是湘西一种独特的过渡方式,一根横跨江面的铁丝,连接湖南边城镇和重庆洪安镇,不靠划桨,不靠撑篙,全凭一只带凹口的木棒在一条贯通两岸的铁丝上一来一回就可以把一船的乘客送达彼岸。边城古镇最有味道的要算这个
拉拉渡了,来边城一定要体验一下!(坐一次2元/每人)。

波光粼粼的清水江上,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洪茶渡口,一艘拉拉渡船依然保持着《边城》书中的模样(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载着游客缓缓前进。

拉拉渡口千百年来运载了无数的渝湘黔边民,还有来边城经商、旅游的客人。

我们从湖南的茶峒渡口上船。河对岸便是重庆的洪安古城。


“一脚踏三省,三峰标楚蜀,一水隔川黔”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边城的文化、习俗、生活都是多元融合化的。

到达重庆这边上岸,逛一下重庆的洪安老街。码头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醒目的语录塔,保存了那个年代的标语。

相较于其他古城,这里更多了些小镇应有的朴素和安静。

据说当年的洪安集镇,商贾云集,繁华兴盛。到21世纪,洪安集镇的商贸活动依旧频繁如初,包括湖南、贵州的边民们都来这里进行交易活动。每逢镇上赶集,只见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剃头补锅、算命占卜……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生意兴隆,热闹非凡。


房屋两旁均有高大结实的封火筒子,其造型独特,高过房顶数米,防火性能强,无论其中的哪一座房屋不慎失火,火势都不会向两旁继续延伸,充分体现了洪安先民聪明机智的自救能力。





在洪安老街里还有不少“红色遗迹”。



当年的戏台。



“三不管岛”最初得名于当地的一座无名小岛。解放前,这座岛屿既不属于湖南,也不属于贵州和当时的四川(今属重庆),每当群众矛盾冲突激烈时,他们便相约到岛上械斗或决斗,三方官府则概不过问。久而久之,该岛成了远近闻名的“三不管”岛。



过去了断是非恩怨的三不管岛,如今已变成渝、湘、黔边区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娱乐、民族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
三不管岛酒店”。

通往酒店的长廊。




码头边停泊着很多乌蓬船,乘坐乌篷船游清水江,每人20元。
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缓缓前行,艄公会细细的讲述着《边城》“翠翠的故事”,带着客人游遍渝、湘、黔!


“等一城烟雨,渡一世情缘”。



我们游完了洪安古街,天开始下雨,于是
沿着河边栈道走走停停!


在重庆和湖南的界河清水江上,渝湘大桥横跨其间。桥的中央便是重庆和湖南的分界线,由此出入省界,易若举手抬足。


巍然耸立在洪安这边桥头上的牌坊,就是渝东南第一门。大门建于重庆直辖之后,为渝东南门户的标志性建筑。上方的横梁上,前书“渝东南第一门”字样,代表着直辖后新重庆的形象。




后书“欢迎您再来重庆”,以此向从这
往的客商表达重庆人民好客的热情。树于大门右侧的石碑,由当时所属的四川所立,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后,属重庆管辖。上书“川湘黔边城”字样,附有“苗汉土家共襄大业,洪茶更始齐建小康”的自勉。碑座的四周则刻有时任领导的题词和记事性文字。


石碑后书“四川东南门户”几个大字,并配“车行万里今登天府,足下咫尺先入秀山”的对联。

沿大桥左侧的洪茶码头下去,穿过桥洞,即可走进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鸡鸣三省亭”。

所谓“一脚踏三省”,指的是亭子建立的地方,就是三省交界的交点,其中既有重庆的土地,也有湖南和贵州的土地。站在亭子里,不仅可以一脚踏及三个不同省份的土地,就连从三个不同省份里传来的鸡叫声都能听到,这就是“鸡鸣三省亭”的由来。更为奇怪的是,就连手机在这里都能收到来自三个不同省份里的信号。


贵州、湖南与重庆的这座“三省界碑”是来了的游客都必打卡的一处地方,只需要一脚,就可以任意切换去三个省区。



清水江上游的青山绿水便是贵州。





通过洪茶大桥我们由重庆又回到了湖南!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可以一脚跨三省的城市,早上在重庆吃火锅,中午可以在湖南吃麻辣小龙虾,下午可以去贵州吃酸汤鱼。


在茶峒的边城楼旁边,我们品尝“一锅煮三省”。

“一锅煮三省”--集重庆、湖南、贵州三地菜品精华烹制而成。湖南的鱼、贵州的豆腐和重庆的腌菜。通过本地师傅的精心烹调,浓缩为一锅美味的腌菜豆腐鱼,人称“一锅煮三省”,是体现三地“和谐”的美味佳肴。

漫步边城,寻找“翠翠”的爱情;坐“拉拉渡”,观“语录塔”,登“三不管岛”,看“二野司令部旧址”,吃“一锅煮三省”,享三地风情!在这里,说不出有什么惊艳的东西,但是却让人感到舒服!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