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这里最早叫中国!山西夏县地名渊源&运城自驾游6日行程建议

夏县地名的文化渊源

                                                      

    

夏县地处黄河流域中游,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南接平陆,北邻闻喜、垣曲,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省渑池县相望。夏县古称安邑,因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被称为“华夏第一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使夏县地名拥有了厚重的文化信息。夏县目前有11个乡镇,257个行政村,607个自然村,其中镇6个:瑶峰、庙前、裴介、水头、埝掌、泗交;乡5个:胡张、尉郭、禹王、南大里、祁家河。本文所使用的地名来自《夏县志(1991-2007)》(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2013年版),包括乡镇名、村名,行政区划名采用现行通用名。

一、反映历史文化、神话传说

1.反映历史及传说事件

夏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而五帝最著名的轩辕黄帝,早已在夏县安邑一带活动过,黄帝战蚩尤就是一例,黄帝向嫘祖求婚也是一例,它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可以说夏县地名为我们展示和记录了历史的足迹。

①“其毋村”:母系社会的见证

比如其毋村。其毋村是母系社会时的一个部落。母系社会为群婚制,母亲地位重要,人们都只认识其母亲而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古时“母”、“毋”不分,故名“其毋”。

②与“大禹”有关的地名

远古时期,夏县是大禹生活和治水的地方之一,许多地名反映了这一事件,如:郭道村,原名“过道村”。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为民治水取名“过道村”,后来横洛渠决口,过道村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该村法门寺一姓郭的和尚在关键时刻,将寺门牌取下堵水救灾,被大水冲走而亡,人们为怀念他,故将过道村改为郭道村。东洋桥、西洋桥,古时是一片茫茫大水,后来大禹治水后,洪水归流河道,人们在此搭桥一座,附近村有许多放羊人从此过桥上山放羊,故起名羊桥,后人们觉得羊桥不雅,改为洋桥,住在桥东边的村庄叫东洋桥,住在西边的村叫西洋桥。

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末,舜禅让王位于禹,禹儿子启创建了华夏第一朝,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地名,如:禹王,据《帝王世纪》记载,夏禹建都于此,故名夏王城,后又名禹王城,1980年简称禹王村。据《史记》记载,商、周、秦、汉时期,禹王城相当繁华,与长安、邯郸、淄博齐名,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名城之一。为纪念大禹治水,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五、九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是古庙会。

郭里,因该村处在原禹王城廓以内,得名“廓里”,后简化为郭里。庙后辛庄,在禹王城村北两公里左右,是禹王皇城中的紫禁城,紫禁城中间有一个金殿,俗称“金沟”。据《明嘉靖年间重修禹庙碑》记载,该村原名郭里庄,属郭里派生村,后因人口增多村庄扩大,改为郭里辛庄,后因和郭里闹矛盾又改为辛庄,为区别于县南的几个辛庄村,又因该村位于金沟三官庙后,终定名为庙后辛庄。

 大台,该村原为禹都粮胎(藏粮的地方),后又人家居住在此,取名胎村,后人为趋于雅化,改为台村,由于有一部分人从该村迁走,故改为大台村,迁出的人形成的村庄相对大台村起名小台村。西赵村,当年禹王朝的官员们居住在张南、王村一带,每当天蒙蒙亮时,大家在这里集中一起到禹王城朝拜,于是起名“雾明朝村”,后不了解此背景的人“朝”念cháo还是zhāo,常常就念成了zhāo,这里的方言又把朝(zhāo)与赵(zhào)区分不开,于是就把“雾明朝村”简化演变为赵村,又为和县北赵村区别,就叫成了西赵村。墙下,禹王建都时筑有城墙,该村在城墙外面,且地势较低,故名墙下。

③反映韩、赵、魏三国魏都历史事件的地名

公元前四零三年,晋分韩、赵、魏三国后,开国君主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夏县禹王城)共计七十年,魏都设在此时,为确保都城安全,此地驻有京都中军卫队和哨兵,肩负守卫和保护京都安全之大任,是魏文侯的心腹之师,甚有军威,后在此立村名为中卫村;守卫都城的哨楼即现在的楼底村;下张村为国君出访和迎宾的礼仪之处,当君主或军师出访或出游归来,在此“下旗帐所”,即在这里把旗帜从车上卸下,人在马上下来,迅速搭起帐篷进去休息或暂住,在此建村时,将“下旗帐所”简称“下帐”,后演变为下张村;白张村是当时魏文侯彪悍骑师的驻地,因所住的帐篷全为白色,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很是壮观,建村时遂命名为白帐村,后改为白张村;马村,魏文侯的骑师驻扎在白张,而马厩设于此,这里地势平坦,芳草萋萋,非常适宜战马休息,所以命名为马村,意为养马之地。尉郭村,夏王朝和战国时的魏国建都于禹王城,他们将军们的住地都在城外这一带,“尉”是官名,即“尉官”,“郭”古文指城廓,可知这里是尉官居住的城廓,后来此地形成村庄,命名为尉郭。

④与韩信有关的地名

韩信娴熟兵法,善于用兵,是一位著名军事家。刘邦派韩信王前往这里围剿魏豹,韩信率三军来此驻营,三军各驻一方,一军驻偏北高台上,称上北师;一军驻于偏北较平坦的地方,在高台之下,称为下北师;一军驻于偏南方,称为南师,后建村分别成了上北师村、下北师村、南师村,沿用至今。全村,韩信在此屯兵习武,围剿魏豹,将军灶设于此,后建村时,为铭记该地这一段历史,便取名为“爨”村,即烧火煮饭之地。因“爨”字书写笔画较多,难写易错,人们编了个顺口溜:将改字分解开记,“兴”字头,“林”字腰,“大”字沟(屁股),用“火”烧。解放后,人们觉得它笔画繁稠,书写麻烦,于1981年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将“爨”改写为“全”,就成了现在的全村。后韩信灭魏战争取得胜利后班师回朝,但军中一些老弱病残者无力回府,便将他们就地安置,百姓为纪念韩信,在此处建了一个韩王庙,因留下的人都是韩信的部下,就在他们姓氏后面加上“韩王”二字,成为村庄名,如:陈乔村(陈韩王、乔韩王)、双庙村(双庙韩王)、樊韩王村等,由此可知这些村庄均始于汉代。

⑤与李世民有关的地名

隋朝末年,李世民打天下时率部从潼关、芮城过黄河,一路夺关斩将,直逼夏县境内讨伐叛逆,叛军败北,李世民穷追不舍,直逼中条腹地唐回一带,发觉追捕路线有误,即刻勒马回头朝太宽河方向追去,因唐军在此掉回头,固有“唐回”之称,时因唐军驻守两地,所以从唐回河上游调头的称上唐回,从唐回河下游调头的称下唐回;秦军从唐回调头追至太宽河马排沟附近,与叛军相遇,战斗激烈,秦军战死将士很多,战马不忍离去,誓与主人共存亡,战斗结束后,秦军清理战场时,也将战马集中清点和抚慰,因此此处成为“马排沟村”;当时一支先锋军和大部队失去联系,在深山老林里,深怕有叛军伏击,所以不敢怠慢,积极习武练箭,展示军威,后来人们把这练箭之地叫“武箭坪”,当地方言“箭”“家”发音相似,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武家坪”;探马沟村是李世民定河东时,驻扎在此的探马队被隋朝官军所杀,后来唐太宗为纪念探马队而定名的。

2.纪念历史名人

夏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明源远流长,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夏县的许多地名,就是为了纪念这些历史人物。

①纪念巫咸、巫贤父子的地名 
北山底是巫咸故里。史载商代有巫咸、巫贤父子二人,精通阴阳八卦,熟悉风水地理,后二人都在商朝做了大官。县志记载,巫咸是商第九代帝王太戊时官至左丞相,巫贤是十三代帝王祖乙时官至右丞相,巫咸巫贤父子住过的地方称巫咸里,父子作丞相后,改为商相坊,清朝又叫南商里,因位于瑶台北葫芦山下,所以俗称北山底,久而久之,就以北山底代替南商里。

②纪念晁错的地名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颖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他主张纳粟受爵,建议募民充实塞下,以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但这些政策伤害到各诸侯的利益,受到奸臣诬告,被贬到夏县,后来全家被斩,株连九族。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盖了一座晁错庙,并把他所在的村子叫做“上晁村”,因庙南北各有一村落并立,所以分为南上晁村和北上晁村;西下晁村因晁错曾在这里居住过,且该村地处夏县西部低洼之地而得名;如意下晁、如意上晁皆因晁错死后葬于此地得名,位于墓下边的村取名如意下晁,位于墓上边的村取名如意上晁。

③纪念介子推的地名

裴介是介子推故里。春秋时期,此地为杏花庄、梁家庄,隶属晋国。春秋时各诸侯争霸,晋献公一死,宫中混乱,公子重耳为避杀害,四处逃亡,途中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救了公子,流亡十九年后接替王位,即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封赏侍臣,却忘了介子推,后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便亲自去请,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后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与其母被烧死于大树下。介子推死后,介公一族将其遗骨从绵山迁回故里。晋文公为缅怀“割股奉君”的介子推,遂将杏花庄、梁家庄并为一村,赐名“陪介”,后又取“陪”字谐音“裴”作为村名,改为裴介村。

④纪念司马光的地名

三贤庄是后人为纪念司马光、归旸、张谦三位贤人而得名。司马光是宋朝宰相,著有《资治通鉴》,死后归葬于故里。元朝翰林直学士河南人归旸辞官后,因平生羡慕司马光,便居住于司马光祖坟附近,至老年得病,宗人迎其回故乡,他执意不回去,死后葬于司马光墓北半华里处。后来,山东临朐人张谦精于理学,仰慕归旸,于明洪武初年来夏县,任教谕之职,死后葬归旸墓旁,三贤庄因此三贤人而得名;司马村原是司马光的故里,在明嘉靖年间名司马里,后改为司马村。

⑤纪念其他名人的村名

曹张村相传是三国时期曹操和大将张郃在此驻兵屯田,操练兵马而得名。这里曾是一座非常繁华、富甲一方的文化商业古镇,城内商业之兴隆,古建之宏伟,庙宇之繁多,文化之深厚,街市之规模,在晋南一带赫赫有名,屈指可数,堪称“河东第一镇”。

姚村是为纪念舜帝而得名。村内有一舜帝庙,因舜帝姓姚名重华,故把村名改为姚村。朱吕、大吕、小吕村都是为纪念姜太公而得名,姜太公姓吕名尚,因辅佐周武王灭商兴周,建有奇功,死后被封为“神”,朱吕村为求神灵保佑在村口建了座吕尚庙,朱吕、大吕、小吕三村相邻,所以都以吕尚庙的“吕”,取名为朱吕村、大吕村、小吕村。

3.反映神话传说的地名

西阴村是中华名族之祖轩辕帝爱妃嫘祖的故乡,也是我国植桑养蚕的发祥地。传说远古时候,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桑树林,因桑园茂密,遮阳成荫,故名阴村,因该村在桑园西边,故为西阴村,东阴村位于桑园的东边,比之桑园西边的阴村早见阳光,名为阳村,后阴村改为西阴村,阳村改为东阴村。师村、辕村原为一个村,据传宋元祐年间,发了一次大洪水,水从村中穿过,将村庄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曾是战国时期魏国官员子弟上学的地方,故称作师村;西段为黄帝战蚩尤时,黄帝轩辕氏曾在这一带集中兵力与蚩尤激战,获得全胜后,百姓为纪念轩辕黄帝为民除害,在这里修了一座轩辕庙,依此称为辕村。

二、反映地形地貌特征

夏县东有中条山,西有稷王山,鸣条岗横卧其中。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高西低,中间平,分为山区、丘陵、平川三个区域。自古以来,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中条山贯穿夏县的东北部,沟壑纵横,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河流水系,境内有涑水河等河流,白沙河从城南流过,红沙河环绕城北,夏县地名也反映了这种地形地貌特征。

1.与山有关的地名

夏县地名中与山有关的,如:北山底,因位于瑶台峰北侧,村后紧靠中条山,故名北山底;南山底因位于中条山前沿瑶台峰及白沙河以南的山脚下而得名;八峪因村子位于中条山前沿第八条沟沿,故名为八峪;西山头因村居祁家河西高山处而得名;西沟村处山沟,依据当地方位取名西沟;文德村村址在中条山根,因郭姓人始居,取名郭家山底,后又有“门底下”俗称。清末民初村民讲究道德,崇尚文化,借“门底”之谐音,将村名改为文德村;王峪口原叫峪口,因位于中条山的一个大谷口前而得名,后相传乾隆皇帝在此转危为安,给峪口村名前赐以“王”,从此更名为王峪口。另还有其它词语如“埝”、“峪”、“坪”、“岭”、“坡”等来表现地貌。“埝”指挡水的堤堰,夏县地名中的高家埝因地处姚暹渠东侧河埝旁而得名,毛家埝因村北有姚暹渠埝而得名;“峪”指山谷;“坪”指地势平坦的地方;“岭”指周边陡峭而孤立的山;“坡”指倾斜的走道。带有明显“山”迹的地名大都分布在地处中条山南麓冲击扇区的瑶峰镇;地势呈“山、埝、川”,地处中条山南麓的庙前镇;东靠中条山与泗交镇相连的南大里乡;位于中条山腹地的泗交镇、祁家河乡。

2.与水有关的地名

夏县地名中与水有关的,如:上留村,地处中条山下,白沙河上游,每逢白沙河洪水冲下时,泥沙滞留于此,故名上留村。中留、下留位于白沙河出峪口的中游和下游,每逢发洪水,白沙河溢流,泥沙淤积滞留于此,分别得名中留和下留;下埝底因位于赤峪河下游,地势低洼,每逢暴雨,上游泥沙随洪水冲下而沉积于此,故名下埝底村;石桥村原址在中留水库中白沙河北侧,因村南有白沙河大石桥一座,故名石桥村;湾里原名王保庄,因青龙河从村东绕弯而过,遂改为湾里村;涧底河因该村两侧是山,村处峡谷,白沙河从村边流过而得名;西浒村以前有古运粮河、青龙河、白沙河从村边流过,在北汇集成一个池泊,该村在池泊以西,故为西浒,东浒因地处湖泊以东而得名;水头因位于涑水河旁而得名;水南因位于涑水河以南而得名;太宽河是黄河的一条小支流,其发源地由好多条小泉溪汇集而成,该行政村所辖21个自然村均分布于太宽河小流域谷地一带,故称太宽河;沙流村位于涑水河畔,河西有一因河水淤积留下的大沙丘;泗交因四条溪水(窑头河、王家河、南河、法河)在这里交汇而得名;大洋村古时为一草原盆地,居民以牧羊为业,起名大羊村,后来地下水上涨,形成一片汪洋,遂改名大洋。当然好多村名中直接就有“水”的足迹,如崔家河村、王家河村、上秦涧村、下秦涧村等。当然,随着气候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现在有的河流已不存在,但地名却沿用至今。

3.反映地形地貌的地名

夏县地名中反映地形地貌的,如:马蹄古垛因该村所处山沟,其形似马蹄状而得名;井曹村因该村南面沟深似井,井顺山势蔓延成沟槽,故名井曹;圪塔村村西、村北由青龙河绕行而过,村东是一条五十米宽的大深沟,整体地形是四周低而中间似一枣核形的土丘,当地称是“土圪塔”,村庄就建在这个土圪塔上,所以叫圪塔村;埝掌因该村三面均有大埝环绕,好似人的手掌,村址位于手掌中心,故起名埝掌。

4.与植物有关的地名

夏县地名与植物有关的,如:梨树坪,传说很久前,这里是一片荒原,后有人家路过此地,看到这里地平草盛,土地肥沃,种植梨树,几年后,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黄梨,香甜可口,远近闻名,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梨树坪”;桑村因有一棵大桑树长在村边而得名;枣园村旧址在西沟里,因沟崖上枣树多且茂盛,整个村庄似枣园一样,故名枣园村,后迁居岭下,仍名枣园;麻岔村处泗交河与小沟河汇合地,村民有种麻传统,故名麻岔村;架桑村从前生长着很多桑树,其中村边有一棵特别大的桑树,从根部分为两股,且夹在一起,因此人们把村子叫做架桑村。苗村传说过去一片荒芜,无人居住,后胡人进入,需要马场放牧战马,便试着在此种植草木,结果发芽成苗,郁郁葱葱,慢慢地此地就有人住下种植庄稼,形成村庄,故名苗村。

5.其他

夏县地名还有以动物名称命名的,如虎庙、龙卧、五龙庙、卧牛滩、牛家凹等。另外,夏县地名中有许多以地理方位和面积命名的,如“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大小”,大多成对出现,体现地名的相对性。以东西对应的村庄如东阴、西阴;东浒、西浒;东洋桥、西洋桥等;以南北对应的村庄如南卫、北卫;南山底、北山底;南大里、北大里等;以中对应的村庄如中晋、西晋;中秦、西秦;中其里、西其里等;以上下对应的村庄如上牛、下牛;上留、中留、下留;上北师、下北师等;以前后对应的村庄如前葫芦沟、后葫芦沟等;以大小对应的村庄如大侯、小侯;大台、小台;大吕、小吕等。这些规律表现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特征:讲究中正、对应。

三、反映社会文化信息

1.反映了重宗族的社会心理

汉族人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往往同姓同宗的人聚居在一起,这样就出现了以姓氏来作为村落的名字。夏县有很多以首居者姓氏命名的,如:赵村、王村、南卫、北卫、张郭店、常村、马乔、东张南、西张南等;还有很多依据首居者的姓氏和地理位置来命名,如:樊家峪、张家峪、韩家峪,尚家坪等。众多的姓氏命名,反映了人们的重宗族、重血缘的社会心理。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一些地名已名不副实,如:董村由开始由董姓人居住,后来村落不断发展,他姓渐盛,董姓不是主姓,分别以郭、尉、贾、张四个姓居多;司马村主姓也不是司马,而是姓卢为主。

2.反映当地的宗教信仰

在早期,人们修神盖庙,寄盼神灵保佑来年有个好收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们都认为求神拜佛等可以祈福避祸,保佑平安,夏县地名中就有许多通过“寺”“庙”“神”等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来命名。西关(丁社西)、韩、杨、裴四社西因村址在社稷坛以西,并以居住者姓氏分别划分为四个社西;任寺后、车寺后、秦寺后都因村居县城西南石佛寺背后而得名;大庙因此地原有一座土地庙而得名;神头岭因该村西岭上原有山神庙,庙内有神头像,路人经此必跪拜祈祷,以图吉利,故取名神头岭;佛峪因村所居深山峡谷中,有石洞,洞中有石佛,名老君洞,昔日乡人多登临拜佛,以求平安,故名佛峪;阴庄,传说古时候,禹王城的北关建有城隍庙,因在当时人们观念中,城隍庙属阴曹地府一类,后此地住有人家,形成村庄,故名为阴庄村。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许多寺庙都已不存在,但地名为我们真实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

3.寄托人们美好愿望

人们都希望过上一种幸福美好、安居乐业的生活,夏县地名中用幸福吉祥的词语来充分体现人们的这种美好追求。文德村体现了村民讲究道德,崇尚文化;四辛庄建村时,人们都辛勤劳作,并以此为乐为荣,且希望后代永传辛勤之风,故命名辛庄,因四姓(卫、张、任、秦)分别居住,取名四辛庄村;兴隆、兴郎、兴南、永兴都寄托了人们希望能兴隆、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西晋,相传以前此地经济发达、闻名远近,有“西晋楼底下,全县头一家”,人们取“晋”寓意提升进取。

 

地名就是人类文化和活动的独特见证符号,夏县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地名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丰富足迹,真实地反映了地域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又再现了夏县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心理及信仰。通过对夏县地名的考察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探源夏县地名中蕴含的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可了解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当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有的地名已经名不副实,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考证研究。


运城 6日自驾游行程安排


Travel season
自驾游


运城介绍








































黄河在运城九十度大转弯,经过运城八个县市,运城是被黄河母亲揽在臂弯里的孩子。运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成 807 公里,满目皆绿,生态优美,春游百花浪漫,夏游荷塘荡漾,秋游红叶满山,冬游天鹅为伴。
车在河边走,人在画中游。串起一路风景,承载一脉文化,尽显黄河风情,盛迎八方来宾。



最佳行程路线








































河津黄河大梯子崖→河津龙门景区→万荣后土祠→万荣黄河农耕文化雕塑博览园→万荣李家大院→临猗临晋县衙→临猗傅作义故居→永济鹳雀楼→永济蒲津渡遗址→梦境西厢记→芮城西侯度遗址→芮城永乐宫→芮城大禹渡→芮城圣天湖→张村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平陆东坪头村地窨院→平陆茅津渡→夏县堆云洞→夏县司马光祠→夏县格瑞特庄园→夏县介子推文化产业园→夏县瑶台山→垣曲历山景区→垣曲古城黄河湿地公园→垣曲望仙大峡谷


温馨提示








































五千余年华夏文明史,八百公里黄河旅游路。
黄河在运城九十度大转弯,经过运城八个县市,运城是被黄河母亲揽在臂弯里的孩子。一半是风景,一半是故事,放慢你的脚步,用心去感悟。
因舜王坪海拔较高,温度较低,游垣曲历山舜王坪需带外套。因游客游览舜王坪时间无法统一,午餐自理,带好零食和水。

第一天

行程安排:河津黄河大梯子崖→河津龙门景区→万荣后土祠→万荣黄河农耕文化雕塑博览园→李家大院
今日亮点:
登梯子崖需要胆量,一边是悬崖,一边是绝壁,脚下是滔滔黄河,四五尺宽的石阶仿佛悬在空中,常常让人后脊梁直浸冷汗。
大梯子崖景区还有一个桃花谷,粉色的山桃花,紫色的丁香花,红色的黄栌叶,随着季节的变换次第登场,五彩缤纷。
黄河大梯子崖

黄河大梯子崖北瞰石门急浪,南眺龙门飞鲤,东仰瑰丽天庭,西扼黄河天堑。之所以被称作大梯子,是因为垂直陡峭,形若通向九霄云间的梯子。这原是一条在悬崖边依地势人工开凿的之字形古栈道,由365个台阶组成,垂直高度约120米,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门票:旺季60元 淡季50元

河津龙门

位于清涧街道龙门村,是“禹凿龙门”的发生地,也是“鲤鱼跃龙门”的传奇之地。该景区发挥“黄河龙门”文化品牌优势,打造集研学文化旅游、高空景观、明清小吃街、沿黄自驾游、峡谷观光运动、综合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景区。

门票:免费

午餐:河津龙门景区明清一条街



后土祠

自汉武帝至宋真宗,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祭祀。汉武帝刘彻一生曾6次祭祀后土,创作了千古绝赋《秋风辞》。唐玄宗于开元年间2次来此祭祀。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四年来此祭祀,御制御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现存祠中。主要建筑秋风楼,凭河而立,崇峻壮丽,因三层藏有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镌刻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
门票:20元

黄河农耕文化雕塑博览园

农耕文明主题园位于寨子沟,以农耕文明的肇始萌发、蓬勃发展和远景展望为线索,分万物萌生(农耕文明之肇始)、万象争荣(农耕景象之繁荣)、万民欢庆(农耕文化之丰富)、万事繁荣(农耕未来之憧憬)4大板块,布展大禹治水、二十四节气、生命的种子等23组雕塑,生动讲述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历史,承载了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传达了以文化滋养生活的美好愿望。逡巡其中,赏艺术风采,品农耕文化,必将带给你文化与美学碰撞的奇妙体验!

门票:免费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年的时间,是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慈善世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院落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砖雕、石雕、木雕等饰品美轮美奂,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

门票:60元

晚餐:吃万荣美食


第二天

行程安排:临猗临晋县衙→临猗傅作义故居→永济鹳雀楼→永济蒲津渡遗址→梦境西厢记 
今日亮点:
鹳雀楼立晋望秦,坐落在黄河与落日的交汇点上,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因时有鹳雀栖于其上,故名鹳雀楼。
回首唐朝,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朝代,也是一个诗的盛世的朝代,而今人只知鹳雀楼因诗得名,却很少知道它最早只是个军事建筑。 
临晋县衙

临晋元代县衙有着丰富的官德文化、廉政文化、楹联文化,在开衙之际,临猗眉户剧团推出丰富多彩的实景剧、眉户戏、沉浸式表演等节目,如今临晋元代县衙已成为广大游客深情体验县衙文化、游览观光的打卡地。
门票:35元
傅作义故居

傅作义故居,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经过三次修复,仍保持原状。2012年开始,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旅游文化园为目标,对傅作义故居和 1957 年 4 月傅作义回家乡吃住在堂弟傅作维家的旧住屋进行保护性修复, 对“仁义巷”、“铜铸像”、“报国树”、“傅家园”、“荷花池”等景点进行了开发,并创建了“傅作义生平”展室。
门票:免费

午餐:黄河家宴

鹳雀楼

雀楼又名鹳鹊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曾经是一座军事碉楼。鹳雀楼坐落在黄河与落日的交汇点,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为中华四大名楼之首,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因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而闻名全国。

门票:旺季54元 淡季45元


蒲津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旅游景区。四尊铁牛,是至今我国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份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浮桥铁牛,是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发现。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我国桥梁史、冶炼铸造工艺、黄河故道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门票:免费

晚餐:到西厢街上用餐



梦境西厢记

每年5月至10月推出大型沉浸式夜游剧目《梦境西厢记》演艺活动,身临其境带给你穿越的感觉。

门票:原价228元   优惠价160元



第三天

行程安排:芮城西侯度遗址→芮城永乐宫→芮城大禹渡→芮城圣天湖
今日亮点:
永乐宫与北京白云观、陕西终南山重阳宫并称为全真教的三大祖庭,集道教建筑、风水、绘画、书法、经典、诗词、医学于一体。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处于淹没区。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决定搬迁复原永乐宫。
西侯度遗址

2019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在西侯度遗址进行了圣火采集仪式。当现代体育之火承继人类文明古老之火,电光石火迸发间,西侯度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西侯度遗址建在当年考古遗址“6053”发掘点旁边,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侯度遗址,是远古人类留给中国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发现最早的人类脚踏地。”

门票:20元

午餐:印象风陵(芮城特色宴)
永乐宫

永乐宫是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修建的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群,始建于元代1957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由永乐镇搬迁到芮城县城永乐北路。宫内现存1000余平方米的壁画,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堪称东方艺术瑰宝。
门票:旺季60元,淡季50元

宫内现存五座元代建筑和精美的元代壁画,素有“东方艺术画廊”之美誉。其中《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所在,敷色瑰丽,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铁画银钩遗犹在,纯阳千载赏清风。”朱墙上的壁画,对神态刻画恰如其分,活现于壁上,让元代壁画的仙风道骨得以流芳百世。

大禹渡

在这里可以倾听大禹治水的动人传说,可以目睹现代化的扬水工程,乘坐豪华旅游气垫船,不但可以体验到滚滚黄河的壮阔雄姿,还可以饱览黄河两岸的古朴风貌。

门票:旺季48元    淡季40元

圣天湖

圣天湖湿地生态休闲度假区,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位于芮城县东20公里处陌南镇南的黄河岸边。美丽的圣天湖与函谷关隔河相望,岸高湖阔,水天一色,被誉为山西河流湿地的典范、“中原黄河湿地的明珠”。夏日湖中荷花争艳,荡舟赏荷其间,好像到了瑶池天界,悠哉悠哉其乐无穷。冬季上万只白天鹅憩息湖中,或簇拥而歇,或嬉戏追逐,或振翅高飞,给人以无限遐想。“夏赏荷花,冬观天鹅”,已成为圣天湖的独特风景。

门票:50元

晚餐:圣天湖(黄河鱼宴) 散客可点餐


第四天

行程安排:张村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东坪头村地窨院→茅津渡→堆云洞→司马光祠→格瑞特庄园→介子推文化产业园
今日亮点:
《墨子·上贤》载曰:昔者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言之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傅说之所以被称之为“圣人”,其伟大之处除了在哲学方面、为相治国方面的成就外,还在于他发明了版筑之术。被称为建筑之祖。
张村镇现代农业示范园

平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位于沿黄1号旅游公路的张村镇后地村,项目占地118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24个(高标准温室大棚22栋,海容模块大棚2栋),项目总造价916.58万元(国机集团帮扶资金316.58万元,县配套资金600万元)。建筑面积39396.84m2,展棚2个168m2,以及道路、公厕、大门等基础配套设施。

门票:免费

东坪头村地窨院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民谣中所传唱的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今天,我带大家去杜马东坪头“黄河谣”农耕民俗文化园看一看。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都是用砖一层一层地从地上盖起来的,但有一种房子却是从地面往下挖进去的,这种特色民居就叫做“地窨院”。
门票:免费


茅津渡

春秋时期,晋国重臣先轸为晋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晋文公于是把他的弟弟先茅封为大夫,封地在“先茅之县”即现在的茅津渡。公元前627年3月,晋国与白翟在箕地作战,元帅先轸、先茅及儿子不幸战死,晋文公遂将先茅封地赏给荐贤有功的胥臣。胥臣为纪念他敬重的先茅,便将封地改称为茅城,其渡口便叫做“茅津渡”。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提到:“陕城北对茅城,故名茅亭,茅戎邑也,津亦取名。”这便是“茅津渡”的由来。
门票:免费

堆云洞

1926年,革命先烈嘉康杰在堆云洞创办“平民中学”,宣传新思想、传播新火种。该校特聘辛亥革命家、民主革命先驱景梅九为首任校长。1928年河东特委在平民中学诞生,并以此作为党的秘密活动中心,至今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在长达十余年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被誉为“晋南革命摇篮”。嘉康杰被刘少奇称赞为河东“群众领袖”。
1985年,山西省政府将这里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0月,又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门票:30元 

司马温公祠

司马温公祠位于小晃村北峨眉岭上,其代表性建筑当属“神道碑”,又称“杏花碑”,坐北朝南,高大绝伦、碑耸千秋,雄风浩气、高山仰止,为“华夏巨碑”。该碑外有“高颜值”,内有“文化芯”,在考证历史之事实、补正史籍之阙载、纠正史籍之舛误、佐证史籍之记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门票:30元


格瑞特庄园

格瑞特生态园位于县城西向25公里鸣条岗上,以万亩葡萄种植园为背景,以葡萄酒庄园建设为重点,以葡萄酒文化的构建为内涵,以格瑞特酒品牌的建设为目标,以生态与酒文化体验为主要形式,与宇达工业园区的艺术文化体验形成互动,已形成文化休闲型生态园区。

门票:免费

介子推文化产业园

介子推文化产业园位于裴介镇裴介村,总占地面积49268.02㎡(约73.9亩),总投资4千余万元,打造瞻仰、祭奠历史名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休闲、游览的公共活动场所。忠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被誉为“华夏忠孝第一人”的介子推,就是忠孝德行的杰出代表人物,建设介子推文化产业园,其目的就在于搭建平台、提供场所,讲好夏都故事,弘扬忠孝文化,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门票:免费

晚餐:夏县瑶池温泉山庄吃饭


第五天

行程安排:瑶台山→垣曲历山(舜王坪、猕猴源、皇姑幔)
今日亮点:
历山是一座美丽而多情的山,在百余平方公里境内,奇峰高耸,峡谷清幽,高山苍劲,草甸肥美,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绮丽风光和“云山”“雾海”“草绿”“花艳”的自然景色。
瑶台山

瑶台山,位于夏县县城以东2公里的白沙河畔,峰顶原建有“太虚观”“镇方塔”“望月台”,相传夏桀王和宠妃妹嬉每逢中秋便到此玩景赏月。瑶台意指琼宫瑶台,古人认为美好的愿望能够由此上达天界。明清时期,这里庙宇林立,为游人拜谒游赏的最佳去处,中秋尤盛。明代建塔于山顶,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清末名士杨守献曾为瑶台撰写一副楹联,上联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下联为“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因而“瑶台月夜”也成了夏县的古八景之首。
门票:20元

历山

垣曲历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辖舜王坪、猕猴源和皇姑幔三个分景区。是华北最大的生态旅游基地,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植被茂密,草甸广袤,奇峰叠嶂,泉水飞溅,美不胜收。野生动物繁多,有天然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是登山、探险、科研的旅游胜地。

门票:舜王坪60元 猕猴园30元 皇姑幔48元



第六天

行程安排:垣曲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望仙大峡谷

今日亮点

这里曾经是重要的黄河水陆码头,也是一座具有1400年吏治历史的古老县城。1958年,垣曲县城搬迁到中条山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所在地附近,古城镇就由县城变成了镇。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成为黄河小浪底水库最大的蓄水区,整个古城淹没在了水下,从此只留在人们依稀的记忆里了。
垣曲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古城湿地公园、黄河水上观光一日游,主要核心景观有湿地公园宣教大厅、观鸟台、观赏植物园、热带植物园、网红步道、黄河库区水上游等,适合水上观光游乐、中小学科普研学等。
门票:免费


望仙大峡谷

主要核心景观有黑龙潭瀑布、三潭瀑布群、望仙湖、望仙楼等,景区内有玻璃栈道、高空漂流、空中漫步等多个网红游乐项目。

门票:旺季 60元 淡季50元


自驾须知

一、
长途自驾前准备


1.检查车辆油、水、电、灯光、轮胎刹车片是否正常、无故障;

2.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其它有效证件,现金、银行卡及目的地地图册;

3.必要的随车工具及救援装备和急救药品、御寒衣物、防蚊、防晒用品;

4.摄录设备手机、充电器及手电筒;

5.够三天左右的食品和饮用水 ;

6.长途驾车最好有两名司机替换驾驶;

7.越野车无所谓何种路况一般都能应付,家用轿车最好选择铺装路面出行。

二、自驾必须装备


1. 车上常备充气泵:用于车胎出现气压不足时充气,车胎被扎破漏气时可以临时跑一段不必换备胎;

2. 截好段的小块道木:用于支撑千斤顶,在很多地方当你需要支撑换胎时只有千斤顶是不能完成的,除非是在平坦的马路上;

3. 拖车绳:用于临时拖车脱困。

三、自驾注意事项


1. 开高速一定不要超速,不要频繁变道,注意不要跟随大车,也不要被大车跟随,车辆比较密集时要注意保持车距,长下坡路面时要注意观察后面车辆特别是大车。

2. 开山路过弯时要严格走已方行车道不要越线,过弯路视线不清时要鸣笛提醒对面可能来车。山路超车时要选在视线好的直线段,过山坡路段时要走已方道路,严禁跨线行驶。雨天行驶山区路是还要注意观察是否会有落石出现对于这些路段要尽可能快速通过,山路停车时要避开可能落石地点,临时停车要停在山路的直线段,并打开双闪。

3. 开烂路时要注意判断前面路面状况,并控制好车速,尽量避开破损路坑过车辙泥路时,尽可能一侧轮胎沿高面行驶,防止托底。

4. 暴雨天行车要把稳方向盘,过有积水路面时要控制好车速,防止一侧轮胎过积水路面时产生侧滑失控现象(车辆带有 ESP 会好些)。

5. 雪中行路时最好有防滑链或雪地胎,车速要控制好,注意保持好车距。

6. 以上所有行车过程中当你不踩油门时,一定要将脚放置到刹车位置以防突然事件时随时可以制动。良好的开车习惯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

四、行前准备


车检:检查灯光、轮胎及备胎胎压和磨损、检查机油、冷却液、助力油玻璃水的情况 ; 该换的换、该加的加,到修理厂上举升机检查底盘、拉杆等情况 ; 用计算机检查发动机、刹车、电路情况,完毕加满燃油 ;

工具:千斤顶和更换轮胎工具、螺丝刀、手钳、扳手、牵引绳、手电筒 启 动 电 源、 充 气 泵、 补 胎 锥 和 塞条、油筒电源搭线、灭火器、警示牌;

物品 : 钱、各种证件、应急药品、急救包、衣物、地图、针线包 、电源逆变器、各种充电器、充足应急食物和水、防身用品。

来源:运城自驾游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