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湘贵渝”自驾游纪实之十—— 武隆天生桥

      7月29日早上,在仙女山镇,吃了一碗重庆小面加一根久违的油条,带上两个白水煮蛋,酒店的老板将我们送到仙女山游客中心,坐旅游观光车,前往武隆天生三桥。


      武隆天生三桥位于重庆武隆区仙女山镇,分别是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

     到天生三桥,我们兵分两路,逍遥哥、嫂子和李姐选择步行,其余七人选择排队坐观光梯。

 

      排队的空隙,我们在旁边标志性的建筑物拍照留影,缓解等待的枯燥。


     天龙桥是峡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桥,高235米,厚150米,远看犹如飞龙在天,而得名“天龙”。

     走进天生三桥景区,这里树林茂密,空气清新,乘坐80余米高的观光电梯,耗时40秒,直达谷底。

  

       青龙桥是峡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桥,高281米,厚168米,因雨后飞瀑从桥面倾泻成雾,就像是一条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

​     黑龙桥是峡谷最下游的天生桥,高223米,厚107米,由于这里的拱洞幽深暗黑,像是有一条黑龙蜿蜒在洞顶而得名。

      站在这个偌大的洞内,我仰望苍穹,更感人之渺小,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敬意。

      有句话说,即使身处低谷,也要记得仰望星空。

      生活不易,人生多艰,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因为当你熬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天生三桥因三座壮丽宏达的石桥得名,每一座石桥都十分壮观,这里被誉为“地球遗产”,“世界奇观”。这里是张艺谋拍摄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唯一外景地,迈克尔贝拍摄影片《变形金刚4》的唯一自然景观拍摄地。

       整个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处于南国草原仙女山和武隆县城之间,景区以山、水、瀑、峡、桥、坑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

       天生桥,从地理学上给出的定义为:地下河与溶洞的顶板崩塌后,横跨河谷的残留部分,其两端与地面连接,中间悬空而呈桥状。在喀斯特地区,因地下暗河长期侵蚀岩层,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地下洞穴,并因溶蚀发展,洞穴扩大,终于导致洞穴顶部发生串珠状的塌陷。

      在洞顶塌陷的地段,形成巨大的天坑,地下暗河暴露成了地表河。而在相连的天坑之间未塌陷的横跨两边岩墙的岩体或石块残留,便形成了喀斯特天生桥,它是地下水精工雕刻而成的地质“艺术品”。

       三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天生石桥与天坑最具吸引力,石桥平均高300米以上,桥面跨度在500米以上,在一公里距离内就有如此高大的三座天生石桥,为世界独有。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此处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喀斯特峡谷地貌奇观。

        我们七人小组没有去地缝景区,大家游完直接回酒店大厅休闲等待。这几天的游玩,日程满满,每天早出晚归,景点与景点之间路途遥远,少则几十公里,多则几百公里,没有自驾游的轻松自在。

       疲惫之后,大家开始意见不一,开心果和兔子因肠胃不适,想回家了。我们3点50分,踏上返程之旅,原计划途中在恩施和巴东的野三关停留一晚,第二天游玩半天再回。

       但一旦拨动回家这根弦,原本不想回的人也开始归心似箭了。在野三关吃完石锅鱼,喝点离别的酒,大家兴奋又失落,难免还有些伤感,趁着酒劲,互诉衷肠,表达来日方长,后会有期的美好愿望!

       高速途中突遇特大暴雨,能见度不到10米,为安全起见,我们在宜昌服务区避雨1小时,大家早已疲惫不堪,东倒西歪地坐在服务区的长凳上打瞌睡,任凭眼前的狂风暴雨夹着冷风吹在身上也无动于衷。

       到达京山南已是凌晨3点半了,苍狼整整开了12个小时车,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沉稳的车技,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山哥早早就开车在京山南等着接我们,圆满结束了本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上一篇:安徽自驾游 (2023-08-15)
下一篇:武当山自驾游攻略 (2023-08-15)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