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里自驾游后记
- wang
- 2023-08-20
- 生活笔记
- 31浏览
- 0评论
路上两万里 防晒需神器
二十多天一万多公里自驾归来后,感觉像做了一场美梦,再不情愿也得醒来。越往东走越潮热,回到家的头几天简直没有勇气出门,一刻也不想离开空调房。好消息是潮湿的环境更滋养皮肤。
这一路,车上幸好有套自驾神器:随时可以在车窗装上取下的防晒隔热遮阳网,可以有效帮助车里遮阳降温,加上我和孩儿一路主要“住在”了专业防晒衣和防晒裤里,除了手,整体没怎么晒黑。回来在桑拿环境里再蒸一蒸,开学以后不必再像以前一样人见人夸变黑了吧?
都要进入八月下旬了,徐州的夏天好像就是不想走,可是秋季开学的脚步却急匆匆要赶来了!唉,生活里80%的痛苦来自于工作,但如果不工作,就会有100%的痛苦来自于没钱。于是,打起精神告诉自己: 旅行再开心,回头也是岸;好好学习,努力挣钱,加油!

简单生活 生活简单
每次从辽阔的大西北回到家冲入眼帘的就是满当当的屋子。衣架衣柜床头柜,我怎么会有那么多衣服呢?一直觉得自己算不爱购物不爱囤积东西的人,每次装修房子为了不让自己塞满屋子都坚决不打很大很多的柜子,只买现成的家具。床也不喜欢买带床箱的,这样每次打扫都可以把床底拖干净,可东西还是越积越多。
我们三个人都觉得这样不行,必须趁开学前赶紧整理分类,该送人的送人,该扔的扔。于是各司其职把自己不再需要或者极少需要的挑出来,只待过两天集中处理。这些看似“实在”的东西现在对我来说反而变成了“虚”的存在。
生活中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还是简单点儿好,可以省去很多选择、寻找、做决定的时间。就像每次自驾游,带的一箱子衣服最终有些一直也没穿到,尤其是这次。以后接受教训,行李可以再精简一些。
人生苦短 体验为贵
旅行归家后,恢复最快的一件事是画画。最近与家人聊到我自学画画坚持了一年半,大家觉得我进步明显,孩子也夸我可能真的有点儿天赋。我从一大口袋画里翻出当初画的第一幅丑画,这叫什么“天赋“,哈哈!我只不过是不想太多,也没心理包袱,先行动再说,开心就好。以前曾经想得太多,徒增烦恼,结果压根不可能有结果。于是心里“苦”啊: 我这辈子都没希望实现画家梦了。
最近这两年是真的明白了,人生就是个体验,管它什么结果呢,沉浸式体验了过程就是没白活。就像只设大方向的旅行,每次都会留下些难忘的回忆和深刻的感受。这些好像是“虚”的东西都慢慢沉淀成了“实在”的财富。

在佛学里,“苦”的真实原因是:“爱与欲相应,心恒染着” ;是对世间真相的迷惑无知。
我们想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就开始追求不舍,永不停歇,可一旦没达到预期目标、心力交瘁,又开始失去希望,否定目标,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游戏。
在佛学的视野里,解决人生之苦的核心,其实在于“执着”(染着),而要不被“执着”所困,就要跳脱“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
比如说,我想要完成一幅画,我当然是有目标有期望的,但是如果我赋予这幅画以更多的要求,什么“我一定要画出特别棒的画”,或者是“我要画出能卖出去的作品”,那在画的过程中,首先我会瞻前顾后不敢画,越是小心翼翼越容易画得扭扭捏捏,其次我心里还时刻去拿预期的标准来反观这幅画,随着失误和瑕疵不断出现,我更加感觉离预定的自我要求越来越远。于是烦恼升起,焦躁不安,甚至最后虎头蛇尾,草草结束,扔了画笔。

如果以佛学的逻辑而言,当画一幅画时,只需要按照当下的状态和条件去努力完成,别去刻意要求达成设想的目标,只是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认真地投入,最后这幅画自然会完成,而它最终是否打动人、是否被人喜欢,则是它未来自然呈现出来的结果,与我现在的设想无关。此时的“我”少了一些执着,收获的却是画画过程中的自由与快乐。

策略在手 结果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