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熟悉的地方,我将去远方,第一站便是安徽宏村。宏村,古称弘村,始建于南宋,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文绉绉的也不太懂,我愿称之“美曰宏村”。

到达宏村已是下午四点,天气尚可,就是看起来人有点多。进村后先去办理入住。这次的民宿和以往的有些不一样,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宿。老板一家就住在里面,大堂、厨房、四合院都是日常生活的样子,墙上的挂画、奖状、照片以及屋内的各类陈设满满都是岁月的痕迹。这种感觉很好,像是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老板家还有一只“社牛”小猫咪,一身高冷的黑色皮毛,性格却很好,自打我们一进来就跟我们友好互动,还赖在我们房间里不肯出去。

卸下行李,简单收拾,开启游走模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湖风景。只见远处青山为屏,近处屋舍俨然,路旁古树参天,湖面浮光倒影,湖中画桥生辉,又逢盛夏时节,主打一个苍翠欲滴,水天一色。别忘了走一走《威虎藏龙》里李慕白牵马走过的画桥。





宏村最吸引人的是徽派建筑。对徽派建筑的最初记忆始于小学美术课本,看那雾气氤氲,看那白墙黛瓦,看那马头墙错落有致,好一幅泼墨写意似的田园画卷。据了解,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既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享有如此盛名,值得一看。






深入了解才知道,宏村原为汪姓聚居地,特色在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绝”。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山为牛首,古木为牛角,民居群为牛躯,水渠九曲十弯,蓄成斗月形池塘,为牛肠和牛胃,村南湖泊为牛肚,四座桥梁为牛腿。这样的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还能调节气温,实现“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在我们游览过程中,还见到多户人家在水渠里清洗碗筷和食材。

宏村的特色还有建筑。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皆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美轮美奂。承志堂就是其中代表。承志堂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其住宅之大,有9个天井,60间房,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另有保镖房和男、女佣人房。其住宅之巧,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时足不出屋。其住宅之精,遍布砖、石、木雕装饰,精雕细镂、飞金重彩、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闲庭信步其间,处处是景,步步如画。转眼华灯初上,红彤彤的灯笼为村子涂上了暖暖的色调。虽然成熟景区总免不了被人贴上“商业化太重”的标签,但是用心感受,总能找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份静谧的美好。平滑似镜的月沼,幽深的小巷,古朴的店铺,探过墙头的青藤,随处可见的名人故居和名人题字匾额,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次日清晨,为了拍到无人的巷弄,我们下了很大决心,才在五点爬起来。没想到等我们到达月沼旁,已经有几批游客早到了。咔嚓一顿狂拍,然后尝了尝本地特色毛豆腐等。想要跟小黑告别,却没看见它。等我习惯性爬上顶楼环顾四周时,看见小黑悠悠然躺在院子里。我伸手招呼它,它竟默契地回头张望,留下一张心仪的照片。随后,民宿老板骑上三轮送我们去了车站,我们将奔赴下一站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