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 白石山游记
- wang
- 2023-09-17
- 生活笔记
- 32浏览
- 0评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第646期
2023年9月10日,谋划了很久的白石山一日游终于成行。
早上五点出发时,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荣珍和她老公老安来接我时,我不无担忧地说:“下雨呢,这天气能玩吗?我伞也没带。”
荣珍说:“等咱们到了雨就停了。”
小静说:“我们都带着伞呢,还能淋着你?”
我上了车,一起去龙泉接小娣妹子。
老安把我们四个送上了在人民公园北门等候的大巴。
在此向老安致以真诚地感谢!有了家人不拖后腿又默默无闻地支持,我们才能玩地开心、快乐!
五点半,大巴在黑暗且飘洒着蒙蒙细雨的黎明出发了。
昏黄的路灯安静而柔和,它们伫立在道路的两旁,似乎在祝福我们这些早行的人。
虽然雨丝还在飘,但它根本潮湿不了我们的心情。姐妹们聚在一起是何等地高兴,即将开启的登山之旅是何等地令人兴奋。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我们是四个人呢!
因为是拼团,司机又在保定市接上了张单单导游和游客,一车五十多名游客一起向着快乐出发。
车到了满城,雨已经停了。在这里已有不高的山头不时掠过。生长在平原上的我们,对山的喜欢总是发自心底的。
浓绿如黛堆山头,风如团扇扫清秋。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一涞源世界地质公园,AAAAA景区的白石山。
白石山位于太行山的北端,以太行之首著称。距涞源县城十五公里。战国时度岭分燕赵,一山隔宋辽,魏晋时是隐士修仙炼丹的好去处。白石山以雄、奇、险、幻闻名于世,大自然以十多亿年的精雕细镂,鬼斧神功般的大手为我们呈现了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
东门停车场下了车,随着人流朝景区入口走去。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以它的精致、大气矗立在眼前,上写四个娟秀的大字一一风凉山庄。
进入祥云门索道,刚好有缆车驶来,我们姐儿四个坐进缆车。缆车门缓缓的自动关闭。
第一次坐缆车,我命不由我主宰的莫名恐惧袭上心头。缆车外浓雾弥漫,向上望去山头隐隐可见,向下看云里雾里其深几许?只有近处山头的树尖从脚下向后退去,才知自己非梦非仙尚上人间,真是身上云中飘,魂在身后追。只盼着快到终点落地心安。哪知过了一个山头,还有更高的山头等着。十来分钟的索道,似乎经历了漫长的一个世纪。
未知的世界总是让人着迷,如人的一生,我们并不能预知未来,只能在战战兢兢中前行,只盼渐入佳境。
韭菜园一一索道的终点到了。听这名字这里一定生长着很多的韭菜,就像接下来经过的暴马丁香景点,春天漫山遍野开满淡紫的丁香,香气袭人。一打听果然如此,因为这里生长着大片的野生韭菜,春风一吹绿韭葳蕤,很多人上山采摘韭菜。这让我想起《诗经》里的画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人们呼朋引伴欢快的采摘景象是何等的相似啊!
据说这里的野韭菜生自天然,采山川之甘露,沐日月之精华,韭香醇厚,过食难忘。
这让我在心里又生起与白石山的春天之约。
缆车把我们送上了1600米的平台。这里地势较平坦,有近两千米的甬路才能到达要爬的山脚。虽然有随时可上下的驳车,但我们还是喜欢徒步走过去。走马观花看风景无异于狼吞虎咽,越是细微的情节,才能更让人心动。
你看,路旁山坡上的野草,晶莹的露珠挂满了全身,那弯下的腰身,低到尘埃的草穗,在游人的眼里是那么容易被忽略,并不像那带露的野花让人心生爱怜,而它并不为自己的卑微而自弃,也许就是为了曾经的承诺和责任,毅然守护着那份担当。
白石山景区共有三条游览线路,我们选择的是较为平坦的双雄中线。
拾级而上,与我们伴行的是15亿年前的角砾岩。它们是那样古老而坚硬,穿越15亿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身边。只为见证人类的发展与文明。
穿过滴水的小洞天,眼前豁然开朗,刚才还是云山雾罩的朦朦胧胧,一下子就清澈明亮起来。远处青翠的山峦高低错落,白色的云海魔幻般的飘荡在山谷,忽儿有成堆的白云如开花般涌出来,忽儿又像是谁扯了一片棉絮扔向空中飘远,忽儿天空似乎有一只手撩起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一抹干净而纯粹的碧蓝。
也许只为答谢我们地殷勤,等我们把云海收拾进相机,山谷就昏暗起来,云又变成了雾雨。
沿着栈道我们继续前行。是谁烙的石头千层饼?层层叠叠如此诱人,好想咬上一口尝尝滋味。亦或是哪位大神写就了一部亿年天书,好想翻开一阅,读懂它的前世今生。叠层岩一一造物主的奇思妙想,遗落在人间的哥德巴赫。
一棵树,如果长在路边会成景观树,长在森林会成为有用之材,长在悬崖峭壁它会有什么用途?
一抬头,我发了它,那棵树斜长在无法攀援的山腰,正迎着风一身傲骨,倔强不屈。它是一棵什么树我不知道,它有什么用途也没人想过。它最初的原始状态只不过是一粒小小的或是风吹来,或是鸟衔来的种子。命运之神把它安放在了那里,从此生命便在贫瘠里孕育,困苦在四季里供给它滋养它,于是它便长成了我看到时的样子,不为别的,寒来暑往只为活着,活成一棵树的样子。
路越来越陡,半山坡时是最考验人的时侯。体力消耗也已过半,气喘吁吁腿酸脚软。进亦难退亦难,望着近乎垂直的阶梯,能支撑躯壳的也只有信念。
这一段条石铺成的路,不平且没有栏杆。左边是崖壁,右边是长满野草的深谷。
我说:“我们学猴子吧,爬着上山。”
说完我便手脚并用往上爬。
小娣也学我的样子爬起来。“敏姐,这法好,腿不酸了。”
师法自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两座青山相对出,云雾飘然涧边生。
双雄山是哪座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眼里自有对山的构想,然后陶醉在心之所属的意境。
这里是豁然崖吗?我们站在两座山裂开的中间,高举起握在一起的手,庄重的表达我们对山的敬仰。山,真是用来仰望的,因为它的高,我们看它时必须仰起头颅。
天衣有缝,可以有万道光芒从缝隙洒落,有鸟儿可以驭风而行,有冬雪可以来相互问侯,更有人来惊叹造物主的神奇。正是那道裂缝让我窥到了不完美中的完美。
在距佛光顶两百多米的平台稍事休息。这里有石桌石凳,还有长条的水泥打造的椅子。游客们有的在拍照;有的放飞无人机给佛光顶及峡谷录像;有的在吃东西补充体力,好冲刺佛光顶。在这平台一端,一块巨石突兀的立在这里,像是佛光的守护神,很有点尉迟敬德的神韵。
有人从佛光顶下来,我们问她:“好走吗?”
她笑笑说:“还行,有点陡。”
不是有点陡是相当陡,有的地方近乎垂直。于是我和小娣又开始手脚并用师法自然。有的游客冲我们笑,我想这笑里绝对没有看不起的嘲笑,他们的笑一定是善意的理解和鼓励。
不知道在怎样的气象条件下才会有佛光出现。
上到山顶,伴随的云雾突然散去,天地澄明。有风从天际而来,一扫满身的疲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这正是登山者的乐趣所在。
把足迹留在山顶,总会被佛光照耀。
旅游是行走的阅读。司马迁用行走成就了《史记》;李白仗剑出川,才有了脍炙人口的《蜀道难》;苏轼在一贬再贬的历练中,吟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豁达。
从佛光顶下来,碰到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他拄着一根木棍问我们是否登上了佛光顶。我们说:是。他神情沮丧地说:“我有恐高症。”唉,半山腰的遗憾总是有的,知难而退何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早就听说白石山的玻璃栈道是国内最宽最长的。虽然留给我们返程的时间不多了,可我们还是决定去挑战一下胆量。
从佛光顶到玻璃栈道还有一段路,但这段路是人工在绝壁上搭建的栈道相对平坦,几乎没有多少阶梯攀爬,这省了我们不少力气。
栈道呈U字形,从这山弯到那座山。绝壁陡峭像用刀自上而下砍削而成,深不见底的峡谷让人眩晕。栈道就修建在这样的石壁上,难以想像是怎样的一群人,用什么样的胆量才能完成这么艰巨的工程。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此时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份量。
走上玻璃栈道,刚开始并不觉得害怕,没走几步,突然有一块玻璃呈现碎裂的样子。不知是真的碎了,还是用来试胆的,反正我是胆战心惊。用手抓牢崖壁突出的棱角,紧贴崖壁慢慢挨过去。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狂跳的心。荣珍、小静、小娣都走过去了。我很想追上她们,可眼前的玻璃上又汪着一片水,而且还有水从崖壁滴下来。我突然想我的鞋子会不会打滑?再透过玻璃向下望去,山谷没底心里更没底。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恐惧如老虎真的会吃人。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荣珍大声的唱起来。她们三个都站在玻璃栈道的尽头给我鼓励,为我加油。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没有一个懦夫不是自戕的结果,只有一颗勇敢的心才能无往不胜。
不信你看我们在“太行之首”那气定神闲的剪影,就是这次白石山之游的最好注脚。
九月份作业主题
天边那轮月
“月有阴晴圆缺”“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轮明月挂长空,自古悲欢各不同”……
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惹动多少情思,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文章,期待着你的美文!
插播一条广告
一个有文学情怀的建材商人

铁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二十多年间专注于建筑材料销售,主营水泥、沙子、钢材、瓷砖、白灰等优质建筑材料。
地址:高阳县庞口镇白家庄村
电话:18733856110(同微信) 0312-6855636
公众号:村庄的乡愁
抖音号:TQ6855636
欢迎您投稿
关注我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一叶知秋 | 白石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