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杭州游记(五)

如果说唐代白居易之于杭州是西湖山水千古有幸,那么,那一条把西湖一分为二造福万民的白沙堤,便是白居易为西湖留下的千古文章。

理,如果说北宋苏东坡前后两次主政杭州造了西湖锦绣湖山的话,那么那一条美的让人窒息的苏堤,便是西湖万世醉美的化身。

名而来,芳心荡漾,我和家人兴高采烈旋即踏足西湖,环游梦寐神交的苏堤,一日坐花车环岛游览,途中湖光山色人文景观目不暇给,翌日再度光顾,干脆弃车行走,左顾右盼,流连忘返,整日喜不自禁!
苏堤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面积比约为1:5)。
堤上有6桥相接,堤长2797米,堤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有北宋所建的六座单孔半圆石拱桥,自南而北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属于闻名于世的西湖十大美景之“六桥烟柳”。
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每当寒冬一过,春风吹拂,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堤上还广栽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冬去春来,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当地人骄傲地称之为“苏堤春晓”。

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雀鸣,报道苏堤春早;秋月之夜,满湖银波粼粼,阵降微风,送来桂子飘香;盛夏,绿树交柯,近听鸣蝉噪鼓;寒冬,瑞雪霏霏,远眺玉树琼林。
这人间天堂的美好景致,一切都源于北宋那个杭州知州(通判)苏东坡大学士。
公元1071年和公元1089年,苏东坡两次入杭,第一次任职通判,第二次则是完全主政。上天属意杭州,委派了才华横溢的谪仙人苏东坡,而杭州亦终于因为苏轼的到来插上了天使般翅膀,羽化登仙,成就享誉世间的人间天堂。
苏大才子,不光有才,而且悲天悯人,他关心百姓疾苦,修六井排解百姓吃水问题,修桥建医院惠普人民,遇荒年上书朝廷为民请命减免赋税……
公元1090年,西湖广为淤塞,旱时湖水干涸,良田得不到灌溉,遇连绵大雨则钱塘江两岸几成泽国,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苏东坡上书宋哲宗力主治理西湖,写下历史性的《乞开杭州西湖状》:“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苏东坡用朝廷赠予的100道真人度牒换成17000贯钱,亲自募捐作画义卖筹款,动用20万民工,从夏时干到秋季,终于把西湖治理完毕,终于修出杭州之眉。
苏东坡真不愧是富有天才创意的大文豪,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竟将多余出来的淤泥和葑草在西湖上构筑了一条横亘南北的堤坝。沿堤修建六座拱桥,不仅横贯了南北交通,而且创造了一种诗意的大美。
苏东坡亦不免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纵歌:“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风。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此堤一旦建成便与白堤双璧映衬,形成西湖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据说大堤修好之后,杭州百姓杀猪宰羊,纷纷送予苏东坡。东坡又一次大发诗人灵感,吩咐厨子将牛羊做成香喷喷红烧肉,送到大堤上,让杭州百姓来一次真正的全民大会餐。
咿呀,那真是奇妙无比的大食会,苏堤和东坡肉与西湖水乳交融,幻化为杭州史上最幸福的蟠桃大会,坐实了人间天堂的旷世美誉。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

是的,西子湖与苏堤,苏轼以大政治家与大文的大手笔,书写了一首特大号象征杭州最美山水的七绝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从此以后,西湖作为美女西子的象征,传播于天下,西湖有它最美的爱称:"西子湖”。苏堤一条。吟诗千首,从苏东坡的时代开始,杭州展现了天堂愿景,而西湖也才开始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人间天堂。
今日下笔之际,离开杭州已是多时,我的心却依旧驻留在醉美的西湖,我的步履仿佛依然徜徉在桃柳成荫的苏公堤上,而苏堤上那醉人美景和东波肉香弥漫了我的脑际与眼帘,实在难以忘怀……

大卫安娜原创作品,欢迎朋友圈分享和转载, 长按二维码可加关注, 微信号:qiulew871670882

上一篇:【游记】长春博物馆 (2023-09-19)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