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谷游记
- wang
- 2023-10-27
- 生活笔记
- 30浏览
- 0评论
虽说一拃长的距离,可第一次领他去还是在他6岁的时候。那次去玩,其中有一项“空中飞龙”的水上项目有身高限制,得1.3米以上的人才能参加。娃当时特别的失落,我许诺他说等以后个头长高了一定带他再去玩。没想到,这一等,8年就过去了。娃心里应该一直埋着这个念想的,所以才跟他一提,就高兴得像个孩子似地手舞足蹈了。呃,错!他原本就还只是一个孩子嘛。只不过个子比我高出了大半个头,才会让我常常有一种他已是个大小伙子的错觉。
8年的时光,上下嘴皮一碰,就没了。但拿照片一对比,就变得相当具体了。8年前,那时的娃还会摆出各种pose来配合你360度无死角的拍。8年后的今天,能抓拍到一张他的背影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得冒着被他发现后一脸嫌弃的风险。更别提想要和他合影了,门都没有!嗯,中年老母的失落,就是从不能和娃随心所欲合影那一刻开始的。那天,碰见一个小孩给长辈拍照。啧,啧!那专注程度不亚于一个摄像师。先是觉得长辈离得太远,于是挥动小手示意他们挨近一点。看看镜头,发现他们表情不够到位,又让他们说着“茄子”才按下手机拍照键的。小小年龄就有如此构图意识,前途不可估量啊!桥的尽头,拱顶之上站着一只飞鸟雕塑,下面写着几个大大的彝文。虽然不知何意,但深表理解:身为彝州,不出现几个彝文,能说得过去吗?就像恐龙谷,说的就是恐龙的事情。所以景区随处可见关于恐龙的种种。比如,池塘边的恐龙雕像。别看这两小只个头儿长得矮小,人家摆个姿势往高处一站,瞬间就能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傲视感。与游人互动的恐龙人偶。看上去确实很逼真,会走,会摆尾巴,还会“嗷-嗷”地发出叫声。但大太阳的,藏个人在里面,全身被包裹得密不透风,唯一有缝隙的地方就是恐龙嘴巴那儿,想想就替里面的人辛苦。反差萌的恐龙头雕塑。发现越凶残的外表越能激起人的征服欲。人的征服欲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哪怕他还只是一个孩子。野兽与美女?哦,不,应该说恐龙与美女。不知想要表达什么?被驯化?还是万物共生?不管是哪种,寓意都挺不错。只不过当目光掠过恐龙嘴巴时,还是不由得为美女那脱颖而出的胸部暗暗捏一把汗。趁着娃打电玩的空隙,一个人跑去小圆帐篷里又看一场小记录片,抓拍了短片的某个瞬间。特别想赞许一下的是那个4D电影。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卡通动画片,但将震动、喷水、吹风,烟雾等效果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装备,完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等我想想要如何来给你们描述?这么说吧,看着花朵一片一片缓缓向自己飘落,明明知道不是真的,但还是忍不住会伸出手去想要抓住的那种感觉。对,没错,就是这样的。但能体现出恐龙谷内涵的远非这些表象的东西,真正有灵魂的是那一具具恐龙化石骨架。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绕了一圈,手机也没法拍出那种震憾的视觉效果,但还是很想拿出来炫耀一番。这些早已在几千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的物种,并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的文字来描绘它们的日子。而我们通过化石所了解的恐龙,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但仅凭这一点,也足以令人对恐龙的浮光掠影产生兴趣了。
所以会在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恐龙,曾经作为一个时代的主宰存在着,但到最后也逃不过灰飞烟灭的命运。那么,世间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呢?在娃眼里,永不永恒的那有这么重要嘛,重要的是可以抓住当下的瞬间,尽情地玩、耍。这样想也没啥毛病,人生在世不过四字—活在当下。参观完恐龙博物馆,去了游乐园。我们原本买的是含参观恐龙遗址公园和时空乐园的套票,结果到了那儿,有些游乐项目是要额外收费的。比如山地卡丁车,60元玩10分钟。刚开始觉得贵,但架不住买票大叔一番痛心疾首的劝说:“还嫌贵?!想想过年那会,多少人排着、拿着钱,想开都开不着呢!”再看娃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于是心一横,开吧,开吧!坐上车的娃只适应了分把钟就已经开得很麻溜了。时间都到了,见娃依旧开得风生水起,那大叔多半也不忍心扫兴,于是又额外开恩让娃多开了5分钟。还花钱走了玻璃桥和坐了一趟玻璃滑道。走玻璃桥,目光平视,不往下看就没啥可怕的。但玩璃滑道心里就没底了。先担心水溅,用雨衣、帽子全副武装将自己包裹得密密实实。后又担心弯道过多,于是全程紧抓皮艇把手,松都不敢松一下。结果滑完下来,内心大失所望:这.....这建得也太过于平凡无奇了吧。刺激度不够也就算了,还短。感觉才刚开始,结果“嗖,嗖”几下就到底了。滑完正脱着雨衣,便听见紧跟我们其后的两个大妈大爷在那里吐槽:“完全不如易门花果山玻璃水滑道刺激嘛。”有人过来问我们要不要照片,20元一张。哟,我还暗自纳闷滑道沿途的摄像头装那么多干嘛,原来是为了拍游客照。虽然没强迫要,但毕竟是自己的照片。结果过去一看,整个人被雨衣、帽儿捂得没鼻子没脸的,于是果断拒绝。惊险点的是“围捕猎龙岛”—水上过山车,就是娃心念念的那个8年前没玩成的游乐项目。不过这个是升级版的,加长、升高了很多。高度25米,想想心里就有点发怵。本不想玩的,但那句旅游名言不是说了嘛:“来都来了......”虽说如此,内心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又特意跑去问了刚玩下来的两个小朋友,见他们虽然淋得跟个落汤鸡似的,但却一脸的轻松。心想,总不至于连小朋友都比不过吧。
刚开始的速度,慢慢吞吞的。上坡也是,就那么咣当咣当悠哉悠哉地爬。但一点都不觉得轻松。缓慢,其实是一个酝酿恐惧感的漫长过程。当过山车呈90度上升,达到最高点后俯冲下坠,那加速度、那离心力,强烈的推背感让人觉得心脏快从嗓子眼里掉出来了。
当车体落地,巨大的浪花飞溅而起,排山倒海的窒息感瞬间消失,世界不再坍塌,周围的空气变得安静了起来。睁眼,环顾四周,恍如隔世。这边我吓飞的魂儿都还没有捉回来,那边的我娃却觉得意犹未尽,又开始踏上了第二次冲浪之旅。
之后又玩了绕圈的过山小火车,一趟觉得不够,玩了两趟。第二趟玩到一半的时候,直接被飞甩得恶心、想吐。那一分钟巴不得自己脚下有一个刹车,一脚踩停,起身走人。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选择的,就是吐也要吐着将它玩完。两趟下来,胃翻江倒海,难受了半天。
别问我为什么不适可而止,谁见过吃自助餐的人优雅地在吃?自助的东西,总让人有一种想把老本捞回来的冲动。原本人家完全没有开屏的欲望,结果娃在那里“唧咕、唧咕”叫半天,嗨!这一叫,居然把它引诱得徐徐开屏了。
虽然样子有些差强人意,但还是为它拍照留念一张,也不枉费人家开屏一场。没问过娃下次还想不想再来,也没许诺什么时候再带他来玩。毕竟兑现第一个承诺就用了8年,那么第二个呢?会是3年?5年?还是又一个8年?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恐龙谷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