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游记 || 传承文化 探秘“李渔和他的芥子园”——金华市李渔小学2023学年三年级秋季研学活动
- wang
- 2023-10-28
- 生活笔记
- 31浏览
- 0评论
芥子园对李渔而言,不仅是私家宅院,也是园林设计、戏剧创作、演出会友、编辑出版、印刷销售的场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亲临其境并细细探寻。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李渔和芥子园关联的文化,我校组织三年级的同学们前往兰溪芥子园和夏李村进行2023学年秋季研学活动。
改造后的兰溪芥子园,增设建筑游廊,叠山理水、移植花木,园林中的大多细节均取自李渔《闲情偶寄》和《芥子园画传》之意境。
秋光明媚的天气,同学们身处芥子园,走过葫芦形、芭蕉形、茶壶形等形状各异的门洞,透过“便面窗”和“无心画”这两大类设计别具新意的漏窗看见如画的园林风景,脚步走过水仙、兰花、梅花、荷花、海棠花等元素的地砖,移步换景邂逅散落各处的叠石……他们仔细寻找《闲情偶寄》中李渔造园理念在芥子园景观中的点滴体现,品味李渔对生活创造的雅趣和巧思。
“燕又堂”展示的是李渔的生平、成就和诸多风雅趣事,其中包括经典的声韵启蒙读物《笠翁对韵》、特色美食“八珍面”的食材和制作介绍,同学们看得别提多认真了。
研学手册上的十处“寻宝”任务在身,同学们在园中游览时可完全没法闲着,他们打起十分精神来,对照着手册上的提示,边走边观察,即时记录,芥子园里留下了他们好奇专注研学的身影。
李渔主编的《芥子园画传》,是中国画技法图谱,从宫府门第到山石泉瀑,从茂林修竹到桃红柳绿,画工精细,是绘画的特殊造型艺术结晶,焕发着艺术美的光辉。
这样一本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的画谱也成为本次研学的重点,并且采用橡皮章刻制这样别具一格的学习方式。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用橡皮章刻制《芥子园画传》中的画作,每位同学刻制不同的其中一幅图,印制成册,合力编辑一本自己的“芥子园画传”。
他们感受着李渔主编的过程,体会李渔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感悟蕴含画谱中丰富的人生哲理。当集合成册的“芥子园画传”传到手中,满满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在夏李村,李渔为此亭命名为且停亭,并留下一幅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净且停停”。他的人生也如亭名,功名不遂,便将庙堂之险换江湖之乐,在夏李村隐居长达十年,写诗词歌赋,创剧本训戏班,成就卓越。
听一段李渔和且停亭的文化往事,观察且停亭的特点,手绘且停亭,用心体悟,李渔潇洒豁达、浩然正气的人生态度自然而然浸润心间。
在教官的带领下,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活力展开,同学们在游戏中锻炼了体魄,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李渔文化的熏陶下,同学们穿越古今,学习李渔的传统建筑文化,以一册亲自刻制印刷的画传向李渔致敬,在且停亭下品味李渔的人生哲学,短短一日研学充实而丰富,学有所得,心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