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内容

沿黄游记之二

清晨起来,拉开窗帘,啊,窗外正在上演着一幕黄河晨光情景剧!刚刚冒上东山头的太阳就热情地与西岸山峦打起招呼,西岸山峦也是热情应对,通体透亮,粲然一新;又仿佛害羞似的,扯起一道长长云雾遮住自己的脸庞。谷底的黄河仍波澜不惊地徐徐流过。我们几个大呼小叫地跑出客栈,站立岸边静静地观赏着眼前这一景象┅┅

用过早餐,返回陕西这边的沿黄路继续北行。路过壶口瀑布,那道被全国网友广为吐槽的遮挡墙不见了,但挨挨挤挤的侧柏挡住了视线,仍难窥见瀑布的影子。不过,壶口瀑布的雄姿已数次领略,这次就不必讨扰了。

刚过壶口瀑布,沿黄路就盘旋上了原上。此后150多公里的路程离开了黄河,一直在残塬、梁峁、沟壑间穿行,如同一叶扁舟起伏蜿蜒于高原的波峰浪谷之间。沿途所见尽是黄土风情、高原景象。齐刷刷的窑洞、红彤彤的苹果、红艳艳的大枣,成了所经之地——延长和延川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风物。

这样的路径,虽没有放飞的感觉,却多了份悠闲。四五个小时后到达乾坤湾景区,在此与黄河重新会面。只是这次会面,黄河变得让人惊讶,如同夜里突然划破长空的一道闪电。

当我们伫立于岸边的乾坤亭极目远眺时,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千山万壑间奔腾不息,一个弯度达320度的“S”形大转弯赫然在目,弯道形成的太极八卦造像尽收眼底,阴阳鱼眼山脉若隐若现,母亲河宏伟壮丽的景观一览无余。

尽管看得真切,还欲近前观看。别急,亭外就是一段下行的石阶,可沿阶下到距谷底更近的观景台。这儿基本处在S形上弯最凹处,视线随黄河从远处收回,乍看平缓宽阔的河流不动,凝目细看,才看清流动的微波细浪,听到黄河的低吟细语。对岸河洲,已是山西,可望见那里的窑洞、梯田、弯曲的道路。说是个村子,名为河怀村,倒也贴切。再看黄河凹面的峭壁,灰色层岩堆砌,如斧凿般齐整;上覆浅草,似条绒橫挂,甚是奇妙。这样的观景台还有三四处,我们都一一抵临,静心观望,自是不同,各有妙趣。

天高云淡,山远水阔,万千气象,因了这神奇的一弯,顿显无穷奥妙,顿增无穷遐想——像母亲温暖的臂弯,像蜿蜒跃动的虬龙,像舞动大地的银练,像行云流水的笔势,像敦煌飞天裙袂飘然的曲线┅┅无怪乎伏羲氏在这里感受天象地理,创立了太极八卦,一大批摄影爱好者、美术家、文人墨客不辞劳苦、不远千里来这里采风。

其实,黄河在流经秦晋峡谷延川段时,形成的S形大转弯除了乾坤湾,还有漩涡湾、延水湾、盘龙湾和清水湾,它们共同构成了“黄河蛇曲地质公园”。不过,乾坤湾最为恢弘壮观,有“天下黄河第一湾”之称。

下一站去清水湾和会峰寨——它们是乾坤湾景区的组成部分,只不过互不相连,需要分别抵达。

清水湾距离乾坤湾6公里许,黄河流经此处,直接回转305度。高崖之上有梯形栈道可通谷底清水关古渡码头。我们顺梯而下,俯瞰河谷,黄河之水从天边涌来,绕一个C形大弯后,又缓缓流去。清水湾中间的小山包就像是一顶盖在黄河上的大草帽。相比较乾坤湾而言,清水湾的弧度更显得圆润饱满。尽管谷底的古渡口和清水街清晰可见,尽管那儿可触向历史深处,但看到栈道陡峭,尚需时段,下到三分之二处时就返回了。

当来到会峰寨时已是夕阳西照,山寨笼罩在金灿灿的余辉中。257个下行台阶和傍山临谷而筑的栈道将我们引至古寨之中。山寨东临黄河天堑,西南两侧濒临寨河深谷,四面悬崖突兀,峭壁嶙峋,仅西北有条狭隘的崾岘为径与山寨相通。其巍峨险峻,奇石危崖令人叹为观止。

伫立山寨,举目远眺,徐徐西坠的落日正在向千山万壑和汤汤黄河吻别,只是这深情地一吻,吻得远山含黛,吻得河岸鹅黄,吻得河水碧蓝,哦,连近旁的几棵枣树叶子也被吻得一片明亮。

黄河,以晨光相迎,以夕阳相送。

往期部分文章链接:

沿黄游记之一

又进秦岭

秦岭深深(上)

秦岭深深(下)

玉华宫的雨

风光旖旎官鹅沟

人间仙境扎尕那

梦幻花湖

甘南草原:一幅烟雨氤氲的水墨画

北京纪事

喜欢上李娟

贵州走笔之千户苗寨

贵州走笔之百里杜鹃

贵州走笔之梵净山

贵州走笔之黄果树瀑布

贵州走笔之小七孔

走,咱俩攫苜蓿去

老子的另类

何不晒晒太阳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