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绿色的田野 | 朱村游记
- wang
- 2023-11-06
- 生活笔记
- 33浏览
- 0评论

向着绿色的田野
朱村游记
PART.
01

对于朱村这个地方,其实早就心向往之,无奈朱村地理位置实在是偏远,去朱村在我口中永远都是“下次一定”于是成功错过了上半年的活动。十月,听闻黄胸鹀已抵达朱村,这次我下定决心要(拉上大佬带带我)去朱村看一次黄胸鹀:让我来看看国一小鸟长什么样。
在群里摇人后,本以为能组织成一次大型团建,但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大一的同学们要考军理,几位佬们又一起去了冠头岭。拉了群之后发现是东校人的大胜利:都是东校的朋友们。

那么六人团是怎么发展成广州各高校的大团建的呢【当然是我们伟大的方社长的功劳!】

随着各位大佬们扫描进群,本网络云观鸟选手惊奇的发现许多b站熟悉的id出现在了本群(小破群突然变得蓬荜生辉)。很好这下不用担心去朱村看不到好鸟了www


PART.
02

时间终于到了约定好的周日,大家来到了集合地点朱村地铁站…开始抠地,来到现场的各位大约人均i人……

(没关系i人们会通过微信来沟通)
等人差不多齐了,朱村观鸟之行正式开始。从地铁站出发,穿过小区楼盘,大片的田野出现在我们眼前,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走走停停,大部队在绿色的大地上穿行着。
田间立了很多高大的电线杆——有概率刷新出有趣的东西。一群人举着望远镜往电线杆看,只听麻师说了声,“好像有个隼!”我举着望远镜向他们描述的方向看去:约莫百米开外的电线上,停了一只芝麻大小的鸟。“??这都看得到?这都看得出来是个隼?”我心想。我跟着全师往电线杆的方向走去,试图离这只隼近一点。前进了二三十米,“芝麻点”在望远镜中变成了“大一点的芝麻点”,但的确能看出一些猛禽的形状了。这时全师的P1000发功了:一张照片放大放大,竟能将这“芝麻点”拍清楚:确实是只隼。但是这是只什么隼呢?“你会认吗?”“我不会认猛…”“我也不会…”所幸队伍中的大佬浓度极高,“红隼!”虽然看得不清楚,但也是加新了,开心!

By Vagari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东亚石䳭、东亚石䳭和东亚石䳭,小小只的它们非常有镜头感,也不大怕人,非常乐于在我们面前展示它们的身姿。于是在看到黄胸鹀的时候我也成功的被它们迷惑带偏注意力,险些看不到黄胸鹀。
走在队伍后面,忽然看到前面的人齐刷刷举起相机对着田埂边的草丛拍了起来。凑过去一问,是黄胸鹀出现了!麻师对着刚拍到的照片给我指黄胸鹀的位置,我举起望远镜看去,扫到了照片中的那丛枯草。这时,一只小鸟飞进了我的视野,我赶忙跟随着它,试图看看它落到哪里。它扑棱扑棱翅膀最后落进了稻田里,看不见了。太遗憾了,完全没有看清。
“啊黄胸鹀飞走了...”“啊?没有啊,还在那里呀”“啊刚刚不是飞走了吗”“我们看的不是同一只吧,刚刚飞的是东亚石䳭”我先是一惊又是一喜,太好了,看来没错过。跟随着身边朋友们的指引,一番寻找,我终于看到了藏身在枯草堆后面的黄胸鹀。它背对着我们,棕色的有些斑驳的背和麻雀是同款配色,光看背好像一团巧克力麻薯。不一会儿,它侧身转了过来,露出了身前的那一抹黄色。这一抹黄色在枯草中极为扎眼,仿佛枯草开出了一朵小黄花。这么可爱的小鸟,看着也没有几两肉,居然被吃成了极危物种...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By Vagari
黄胸鹀没有在我们的视线中停留太久,拍拍翅膀飞进了田中。怀着“黄胸鹀肯定不止一只还会有的”的想法,一行人继续向前走去。
远远的看到几棵桉树,不知听到谁说有黑翅鸢,定睛一看,果然有一只黑翅鸢在树顶悬停,再仔细一看,更高的天空还有一只。来过朱村的朋友们都说这黑翅鸢一家子在朱村很稳,但第一次看到黑翅鸢的我还是异常的兴奋。好美的鸟,飞行的姿态如此轻盈优雅,同时也不失作为一只猛禽应有的霸气。
过了一会,一只黑翅鸢停在了前方不远处的电线杆顶上,大声叫唤了起来。另一只黑翅鸢大约是听到了它的声音,落在了边上的电线上。落在电线上的黑翅鸢不断地向电线杆靠近、靠近、靠近,直到…?!!
众目睽睽之下,两只黑翅鸢在电线杆上为大家现场播放了一部精彩的鸟类爱情动作片。动作片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没来得及打开相机的视频录制,只能以连拍凑数【详情可看冷吃兔老师的视频点击即看两只黑翅鸢世纪大战】。不得不说这两口子可真不把我们当外人啊、、



By Vagari
吃过午饭,我们向罗波头进发,继续去寻找黄胸鹀。虽然是午后,但阳光并不酷烈,天气堪称舒适。黑领椋鸟电子音一般的鸣声响彻四野,为淳朴的田园风光增添一丝科幻色彩。

小合照 by 欠锅
若是以寻常的游玩心情走在田间的水泥路上,极目四望,满眼都是碧绿的稻叶。但若将大脑调整成观鸟模式,双眼便能轻易发现,面对面站在田间灌溉设备上、却转过头去不看彼此的小身影是东亚石䳭和棕背伯劳;路中间快步通过的,是我们的老朋友白鹡鸰;把头钻进木瓜里大吃果肉、木瓜汁染黄了头的,是无处不在的黑领椋鸟;稻田中央抓住稻穗荡秋千的是棕扇尾莺,它的体重令稻杆垂头,于观鸟人来说亦是一种收获。

棕扇尾莺Cisticola juncidis by 荣生
一路看到许多普通型的棕背伯劳,我们一边走一边念叨着黑伯劳,期待它出现。没过多久,大家便发现电线杆连接地面的钢缆上站着一只灰黑色的鸟——真是说什么来什么。这只黑伯劳羽毛蓬松,双眼有神,如同一位侠士。我们观察了一会儿,又继续向前走去。

黑色型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by 企鹅
向农田深处走去,稻田中渐渐出现了积水。沙锥、鹬之类的水鸟,在稻叶间时隐时现。它们走在植物稀疏的地方或者惊飞时,我们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在一个小水塘边缘,三只林鹬乖巧地站立。不久后,它们似乎发现了这群人类的存在,一同飞过我们的头顶,向远处的稻田去了。

请从图中找到三只林鹬Tringa glareola by 企鹅
就在林鹬曾停留的田隔壁,另一片稻田上空,大群燕子以矫健的身姿飞翔。我只看出有金腰燕,便想当然地认为其他的应当是家燕,而同行的人却辨认出燕群中更多的是烟腹毛脚燕。它们飞得太快,相机镜头已经很难把握住燕子的身形,只有举起望远镜用双眼追随它们飞行的方向,才能看清模样。望远镜举了许久,手有些疲劳,只能捕捉到它们翅膀内侧是灰黑色,而胸腹部接近灰白——于是在我的眼中它们仿佛变成了飞在天上的企鹅。
回来看图鉴,发现它说烟腹毛脚燕上体是钢蓝色的。在田里时没有留意,看群里大家发的照片,发现果然有金属一般的光泽,令人联想到钢笔彩墨的sheen。


左:烟腹毛脚燕Delichon dasypus by 月鸢
右:烟腹毛脚燕成群飞行 by Michael
突然,荣生在群里召唤:

一部分人仍在原地看烟腹毛脚燕,另一部分人走过去寻找沙锥。沙锥时而飞起,时而隐没田中,即使看清了模样,也难以辨认,荣生甚至当场掏出一本图鉴,立刻查询,最后确定了是扇尾沙锥。

扇尾沙锥Gallinago gallinago by 荣生

扇尾沙锥飞行 by Michael


当场查看图鉴 by Michael(左)水青冈(右)
接着我们还看到林鹬在泥地里边走边摇摆、理氏鹨淡定过路、远处辨识度极高的池鹭和枯草尖端小小的棕扇尾莺。在它们之后,勾起大家热情的是覆满枯草的田埂上蹲着的黄鹡鸰。它鲜艳的黄色十分醒目,即使与我们之间隔了层层杂草,也能被一眼发现。黄鹡鸰所在的田埂上,不远处,一只林鹬乖巧地站立。它颜色较深,我们一开始甚至怀疑它是别的鹬。

黄鹡鸰Motacilla tschutschensis by Vagari

林鹬 by Vagari
田边的小水塘中,四只白眉鸭浮在水面;仔细观察,竟发现旁边还有林鹬探出头来。这么一看,林鹬好像无处不在诶。

白眉鸭Spatula querquedula by Vagari
→欲知鹬在何处,请看兔老师视频
来到一座水闸边,我们向一旁水量丰沛的溪流望去。只见溪中突起的石头上,一只灰鹡鸰正轻轻摇摆着身子。它饱满而流畅的体型与黄色的羽毛一道让人联想起柠檬,但某位群友因为它背部是灰色,将其残忍称为发霉小柠檬。……别说,还真的很传神。

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 by Vagari
溪流上游的凸岸,一只褐翅鸦鹃在草丛中快步行走,身影很快没入竹林。转过竹丛,在背后的树上,先头部队发现了北灰鹟,但当大部队到来时,它已经消隐无踪。我们走入一片疏于打理的田地,道旁肆意生长的白花鬼针草给每个人都留下纪念;盖着细网疑似试验田的那片地,不知为何已经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草。一只棕背伯劳蹲在网上,不知它又在等待什么。
越来越多背着望远镜、端着长焦相机的人映入眼中,我们知道这便是容易发现黄胸鹀的地方了。一位阿姨告诉我们,刚才在这里看到了黄胸鹀,但它已经飞进田里。我们便在田边等待,百无聊赖地举起望远镜搜索,看到几只斑文鸟正饱餐谷粒。有人说远处竹子搭成的架上曾发现过黄胸鹀,不过现在看来架子上似乎只有麻雀——很多很多的麻雀。

结麻雀的架子 by Vagari
大家也有些累了,三三两两聊起天来。我们坐在稻田边垂下双腿,摘下几颗稻粒用手揉搓,又把它放进嘴里,尝出独特的甘甜。与鸟儿同食朱村的丝苗米,听上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夕阳在山,暮色四合。田埂上,观鸟的人们仍在守候。即使停留再久,来自城市的人也注定只能短暂停驻,这片田野始终属于自然的朋友。是时候作别朱村,我们登车离去。

PART.
03

走进田野,是很容易的。地铁一个半小时,走路十分钟。但是走出田野——只要你走进过一片田野,往后的日子里你将永远携带着一小片田野行走在你的路上。像顽固地缠结在裤腿上的白花鬼针草种子。像久久萦绕耳边的黑领椋鸟鸣声。
或许以后你将遇到很多粗钝的、坚硬的事物,或许你的“自我”会为之妥协甚至摧折,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你曾用脚步丈量过的这片田野仍然会在心中安稳地存在,提示着你为什么而来。那片小小的田野,让你仍能想起那个心无杂念的晚晴天,那座人和鸟的关系仿佛童话的村庄,和那些怀着同样的心聚在一起的人。
又:我们离开后,在地铁上收到荣生的消息,他说在等黄胸鹀的时候眯了一会儿,醒来发现大家全都走了。

文案:企鹅&水里兑汤
排版:昭昭
摄影:Vagari、欠锅、荣生
企鹅、月鸢、Michael、水青冈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 纵马网 » 生活笔记 » 向着绿色的田野 | 朱村游记